第二十八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军事进攻的重点逐渐转向占领区,并在长期争夺、逐步巩固的目标下,于 1941 年起把单纯的军事进攻扩大力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全面的殖民统治。经过几年的反复争夺和经营,日军在华北、华中等占领区内,修筑了许多交通线、封锁线和据点, 增强了日伪军的军事控制。对抗日游击区,日军采取渐进的“蚕食”手段, 不断扩展军事力量,将伪组织的统治逐步从边沿向前推进。对抗日根据地, 日军则以军事“扫荡”、“清剿”为主,实行毁灭性的“三光”政策,大肆摧残抗日根据地赖以持久坚持的人力、物力。

此外,随着日军对正面战场压力的逐渐减轻,国民党在对日作战方面日趋消极,而反共活动却日趋活跃。从 1940 年 11 月起,国民政府军政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井继续以凡十万军队对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实行包围和封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从 1940 年冬开始出现困难局面,加之各地连续发生自然灾害,1941 年至 1942 年华北敌后根据地物质困难达到极其严重的地步。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3 年仍处于严重困难之

中。频繁不断的战斗使部队损失严重,到 1942 年,八路军、新四军由 50 万

人减为约 40 万人。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 1

亿减至 5000 万以下。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

为了克服严重困难,坚持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不仅从军事上加强对敌斗争,而且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以此指导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