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中敌后军民反“清乡”、反“清剿”斗争
(一)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斗争
1941 年至 1942 年,日军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除进行频紧的“扫荡” 外,还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乡”。“清乡”,是日伪军运用其“总力战”来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种办法。它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企图以点线的占领,扩大到面的占领,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 全面建立伪政权,最大限度地掠夺人力、物力,以支持其“大东亚战争”。
1941 年 5 月,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了“清乡委员会”,汪精卫任委员长,
周佛海、陈公博任副委员长,李士群任秘书长,掌管实权。随后,日军第 13 集团军由参谋长负责“清乡”,并成立该集团军“清乡”指挥所及“清乡” 特务机关,直接指挥日伪的“清乡”活动。“清乡”,表面以汪伪政权及伪军为主,一切行政、治安、经济方面,多由汪伪方面出面,而实以日军武力配合与推动。日伪特别重视所谓”政治清乡”,提出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日伪在华中进行的“清乡”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清乡”
前,首先在政治上实行动员,进行各种欺骗宣传,以扩大“清乡”的影响, 动摇抗日军民反“清乡”的决心;在组织上,训练特务、行政、警察、保甲、宣传、税收等各种专门的“清乡”人员,并在一些城市中进行“清乡”演习; 在军事上,调集强大兵力,在“清乡”区外围地区增设据点,筑碉堡、修公路,以河流、公路、铁路为依托构成大包围圈,封锁、隔绝“清乡’区与外界的联系。
日伪“清乡”的种类繁多,其一曰“军事清乡”,以强大的兵力寻找新四军主力决战,对根据地人民进行血腥镇压;二曰“政治清乡”,重点是摧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其他抗战组织、团体,建立日伪保甲制度,严查居民及行人;三曰“经济清乡”,抽田亩捐,整理赋税,统制货物进出,严格控制经济;四曰“思想清乡”,宣传“大东亚新秩序”和“中日亲善”, 推行奴化教育,提倡复古读经,以封建迷信、颓废文学麻醉广大群众。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 1941 年 2 月 17 日下达的《昭和十六年以后现地长期战政略指导》中提出,对政治上与军事上的重要地区,应确立高度的治安。随着地方的安定和实力的加强,逐步将治安与行政交汪政权管理, 做为基础地盘。为此,先从长江下游的小地区开始,取得成绩后逐步扩大。根据这一方针,日军第 13 集团军与汪伪政权几经策划,决定在华中实行“清乡”,分期分区进行,计划在苏南进行三期“清乡”,达到逐步消灭抗日力量,摧毁抗日根据地的目的,其具体步骤是先以日军为主,在“清乡”地区周围建立封锁线,切断新四军和根据地的内外联系,进而反复“扫荡”,尔后以伪军、伪组织为主,进行政治、经济“清乡”,建立伪政权。日伪在江南第一期“清乡”的目标是苏常大地区,为此,首先在苏常太抗日根据地周围集结兵力,并依托城镇据点、铁路、公路和河流,利用汽车、摩托车和汽艇等进行巡逻,控制水陆交通,建立封锁线,构成包围圈、切断了苏常太抗日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联系。
战斗在苏常太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第 6 师第 18 旅,将日伪这一动向误判为一般性“扫荡”,遂决定以游击战就地坚持斗争。
7 月 1 日,日军独立混成第 11 旅及伪军一部共 1.5 万余人,按预定计划开始对苏南的苏常太抗日根据地进行“清乡”。日伪军首先采取分进合击和梳篦式“清剿”,寻歼新四军第 6 师第 18 旅主力及党政机关。继之,大量增设据点,并在据点之间以铁丝网、电网、竹篱笆等将根据地分割成若干小块, 然后进行分区“清剿”,同时派出大量“清乡”人员,逐乡编组保甲,建立伪政权。
日伪“清乡”开始后,新四军第 6 师第 18 旅鉴于内线活动地区狭小,周旋困难,遂以主力直逼江阴、无锡和苏州近郊,袭击日伪军据点,企图调动“清一”之敌回援,但未达到目的,而留在内线坚持斗争的部队和党政机关, 虽经英勇奋战,终因力量悬殊,伤亡很大,仅部分突出重围。8 月下旬,第18 旅一部奉命渡江转移到苏中地区。
9 月初,日伪军集中 4000 余人的兵力,转向澄锡虞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二期“清乡”。日伪这次“清乡”,强调“政治清乡”,并把“清乡”地区划分 3 种区域,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留在苏南坚持斗争的新四军第 6 师第 18 旅部队,接受苏常太地区反“清乡”的经验教训,采取以隐蔽斗争为主的方针,主力部队适时转至外线澄西地区,以少数地方武装,依靠群众掩护,坚持了原地斗争。至 12 月中旬,第 18 旅全部奉命转移到苏中江(都)高(邮)
宝(应)地区。
在新四军第 6 师第 18 旅进行反“清乡”斗争过程中,第 16 旅在苏南茅
山地区对敌发动攻势,连克延陵镇和九里铺等日伪据点 30 余处,恢复和扩大
了金(坛)丹(阳)武(进)抗日游击根据地。11 月 28 日,日军第 15 师及
伪军各一部共 3000 亲人,由金坛,薛埠等据点出动,“扫荡”溧阳地区。第
16 旅旅部在塘马由于对敌情不明,遭敌合击,虽奋战竟日,反复冲杀,毙敌
数百人,但除一部突围外,第 6 师参谋长兼第 16 旅旅长罗忠毅、第 16 旅政
治委员廖海涛以下 270 余人壮烈牺牲。塘马战斗后,第 16 旅进行了整顿,继续坚持以茅山地区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日军继 1941 年对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常太、澄锡虞地区进行的第一、第二
期“清乡”后,于 1942 年春,以其第 15 师一部,对京沪路以北澄西地区实施第三期“清乡”;同时,对京沪路以南茅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批毁苏南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 16 旅。
根据新四军军部指示,第 16 旅在亨沪路以北,采取以隐蔽斗争为主,组织精干的便衣武装,打击小股敌人,坚持澄西地区的斗争;在京沪路以南, 采取以地方武装、民兵为骨干,开展广泛的游击战,粉碎敌之“扫荡”,旅主力则分别向丹(阳)金(坛)武(进)、太(湖)隔(湖)、横山、大官圩等地分散游击,恢复了这四块游击根据地。由于反“清乡”、反“扫荡” 相互配合,粉碎了日伪军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