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敌后战场举行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实际上即是中国敌后战场的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 1944 年豫湘桂作战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着政治、经济危机。1945 年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摆脱困境,决定“开始使用中国战区内所有之陆军空军及后勤机构, 对在华之日军予以强烈紧密之进攻。”企图切断在华日军“与越南及其以南地区之陆上交通线,并夺取中国西南海岸之港口,以增加中国战区陆空军之物资供应”。①中国国民政府判断日军随时有投降的可能,因此准备在日军投降时,速派军队先行占领上海、大沽、广州、青岛、汉口等地。但是,当时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大多偏处西南各省。上述战略要地非唾手可得。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远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预计快得多。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处于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

1945 年春夏期间,日军大本营为坚持所谓“本土决战”,被迫在中国战场采取战略收缩,放弃湘桂铁路及粤汉铁路大部,将在华南地区的日军主力向华中地区集中,再准备转用于上海、青岛、朝鲜沿海,及用于确保华北、华中和东北;在上海以南沿海,除在广州、香港留置少数日军外,其他日军部队亦同时北调。4 月,广西日军为隐匿撤退企图,采取佯攻掩护撤退的湘桂撤退作战。5 月下旬,中国第 3、第 4 方面军尾追日军收复南宁,6 月底收复柳州。7 月初,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制订了反攻广州的计划,打算“先以有力部队攻略桂林,夺取雷州半岛,再分别攻击衡阳、曲江,井牵制越北之敌, 以主力沿西江流域攻略广州。”②8 月上旬,中国第 2 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梧州以西地区;第 3 方面军进至全县附近:其他参战部队也计划陆续向前推进。然而,没有来得及部署就绪,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定反攻计划未及实施。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敌后战场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抗日武装力量,在苏联红军于 8 月 9 日开始实施远东战役的同时,即将持续近两年之久的局部反攻,发展成为全面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