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对日宣战,出兵消灭关东军主力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辰高战争指导会议于 1945 年 7 月 27 日开会, 讨论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调停的问题。以军部阿南惟几陆相、梅津美冶郎参谋总长等主战派以种种条件为理由主张全面拒绝波茨坦公告;以东乡外相等人则认为:苏联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名,因此苏联对日本仍然保持着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国对过去所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缓和,所以应当先看一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7 月 28 日,铃木首相屈服于军部首脑的强烈要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明说: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
《开罗宣言》的“旧调重谈”,“政府认为(公告)并无任何重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①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急欲想单独迫使日本投降,以便获得在战后同苏联对抗的有利战略地位,遂于 8 月 6 日抢在苏联出兵之前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9 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的两次轰炸,使日本两个城市遭到空前灾难。当日,广岛市民死伤 17 万人,长崎居民死伤 6. 6 万人。由于日本统治集固执意拒降和顽抗。致使日本国民遭受了灾害。美国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迅速投降。
8 月 8 日 17 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滕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当面宣布,苏联从 8 月 9 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书的具体内容如下: “在希特勒德国失败与投降后,日本是依然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美、
英、中三大强国今年 7 月 26 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拒绝,因此日本政府要求苏联调解远东战争的建议已失去了一切根据。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盟国建议苏联政府参加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这样使战争结束的时间更加接近、减少牺牲者的数目,并加速一般和平的最早恢复。苏联政府忠实于其对盟国的义务,接受了盟国的建议,并参加盟国今年 7 月 26 日的公告。苏联政府认为苏联政策的这一方针,是能使和平更加接近,解除各国人民进一步的牺牲和苦难,并使日本人民避免德国在其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那些危险与毁灭的唯一方法。由于上述各点,苏联政府宣布:从明天即 8 月 9 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1945 年 8 月
8 日。”与此同时,苏联驻东京大使马立克将苏联政府这一宣言通知日本政府。
①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发全史》,原书房,1970 年版 ,第 920 页。
苏联对日作战,既是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承担的在德国投降后两或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义务,也是苏日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联对日宣战,大出日本意料之外。日军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体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 1946 年春,最早也要在 1945 年 9 月上旬;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关东军根据这一判断,把防御重点定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8 月 9 日零时,苏军发起对日作战,到 9 月 2 日日本投降,历时 24 天, 战斗行动约占其一半时间。
关东军的防御计划和兵力部署
1945 年 7 月 5 日,日军大本营确定关东军的对苏作战方针是:“利用满洲广阔地域粉碎敌之进攻;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长春——大连线以东、长春
—图们线以南要地,坚持长期作战,以利于遂行大东亚战争。指导要点:1. 尽晕利用北朝鲜东部山地、牡丹江流域西侧山地、大小兴安岭和四平——齐齐哈尔线外沿地区的地形和工事,力争粉碎敌人;为阻滞敌人进攻,预期以一部兵力玉碎。2.尔后,利用满洲广阔地域和地形,阻敌进攻,以期持久, 同时广泛开始游击战。3.关东军主力适时集中在长大线以东、长图线南山地, 诱歼进攻之敌;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通化、临江周围要地,以图长期坚持。”
①
关东军辖第 1、3 两个方面军,6 个集团军和第 2 航空集团军,计 24 个师又 12 旅,70 余万人;伪满、伪蒙军 8 个师又 12 个旅,约 20 余万人;日
伪军总兵力近 100 万人。作战飞机 150 架(另有可用于作战的教练机约 500
架),坦克 160 辆,②各种火炮 5000 门。此时的关东军绝大部分是刚组建的新部队,其装备和战斗力已远非当年的面貌。由于在中国关内作战和太平洋方面的消耗,其精锐的部队大部已不复存在。为了应急,关东军于 1944 年新
编 4 个师,1945 年 2 月新编 8 个师,在 7 月的“全体动员”中,又新编成 8
个师另 7 个旅,使关东军迅速膨胀,达到上述师,旅的总数。
关东军的部署如下:第 1 方面军担任东部正面防御,主力集中在牡丹
江、延吉一线,司令部设在牡丹江;第 3 方面军担任西部正面和南满的防御,
司令部设在沈阳,其 44 集团军配置在阿尔山、洮南、通辽地区,第 30 集团
军配置在长大线以东地区;第 4 集团军担任北部正面防御,司令部设在齐齐
哈尔。第 34 集团军为关东军的预备队,配置在朝鲜咸兴地区。
关东军的防御由三道防御地带组成。第一道,由边境筑垒地域及二线主阵地组成;第二道,沿长大和长图线设置,成据点式防御;第三道,以通化为中心,沿中朝边境山区设置,是最后抵抗地域,纵深工事在开战前刚刚动工。
苏军的进攻企图和兵力部署
1945 年 4 月,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开始制订对日作战计划。并确定了进攻关东军的方案。其总的企图是:以三个方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东西对进,以西为主,北面为辅助进攻方向,切断东北日军与华北、朝鲜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主力于中满地区。苏军统帅部在训令中强调:“尽
① 〔日〕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关东军》(2),朝云新闻社,1969 年版,第 368 页。
② 〔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中译本第 170 页。
速夺取胜利,避免与日军在满洲陷入持久作战。”①
为实行统一的指挥,在伯力成立了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希金上将为军事委员,斯·帕·伊凡诺夫上将为参谋长,并赋予全权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下辖三个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共有 11 个合成集团军、 1 个坦克集团军、 1 个骑兵机械化集群、3 个航空兵集团军、3 个防空集团军。计陆军 80 个师(其中 6 个骑兵师、2 个坦克师),火炮 2.6 万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 550O 余辆,作战飞机 3800 余架,海军各种舰船 500 余艘, 海军航空兵飞机 1500 余架。总兵力达 150 余万人。确定战役部署如下:
后贝加尔方面军:辖 1 个坦克集团军、4 个合成集团军、1 个骑兵机械化集群、l 个航空兵集团军和 1 个防空集团军,约 65 万人。任务是分割围歼关
东军第 3 方面军主力于长春、沈阳地区,切断关东军与华北的联系。主突集团从外蒙古的塔木察格布拉克向长春、沈阳方向实施主要进攻,左翼集团军向海拉尔、齐齐哈尔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右翼机械化集群向承德、张家口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当前任务是越过大兴安岭,前出至索伦、突泉、鲁北一线, 尔后向氏春、沈阳进攻。
远东第 1 方面军:辖 4 个合成集团军、1 个战役集群(辖 2 个师)、1
个航空兵集团军和 1 个防空集团军,约 58 万人。任务是在太平洋舰队的配
合下,分割围歼关东军第 1 方面军于牡丹江、敦化地区,切断关东军同朝鲜和日本的联系,尔后向哈尔滨、吉林、长春进攻。主突集团向壮丹江方向实施主要进攻;左翼集团军从向汪清、延吉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右翼集团军向密山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当前任务是突破日军边境筑垒地带,前出至牡丹江、汪清一线,尔后向哈尔滨、吉林进攻。
远东第 2 方面军:辖 3 个合成集团军、 1 个航空兵集团军和 1 个防空集
团军,约 33 万人。任务是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歼灭日军第 4 军。以主力沿松花江向佳木斯、哈尔滨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另一部分别从右翼向齐齐哈尔实施辅助进攻;从左翼向宝清实施辅助进攻。以 1 个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协同下,于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施登陆作战。
太平洋舰队:以潜艇和航空兵在日本海域行动,切断关东军与日本本土驻军的联系;支援地面部队的濒海翼侧防御;协同陆军在北朝鲜东岸诸港口、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登陆作战。
战役经过
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8 月 9 日至 14 日),苏军突破日军边境防御,前出到东北平原。
8 月 8 日夜,苏军三十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的部队占领进攻出发地域(阵位)。9 日零时,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拂晓,主力先后发起进攻,航空兵分两批袭击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沈阳,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行动。
在西线,后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利用夜暗,同时在所有方向越过国境。4 时 30 分,方面军主力开始进攻,基本未遇日军抵抗。坦克第 6 集团军
在相隔 70 多公里的两个方向上成两路以疏开队形快速前进,战役第一天前进
150 公里。10 日下午,又前进 100 多公里。坦克第 5 军当夜登上大兴安岭,
① 弗诺特钦科:《远东的胜利》(中译本)第 39 页。
占领了台日黑达坝。8 月 12 日,坦克集团军全部越过大兴安岭,其先遣支队已于 11 日占鲁北,12 日占突泉。左翼第 36 集团军于 11 日攻克满洲里筑垒地域,坦克部队在海拉尔筑垒地域,遭日军顽抗,主力实施迂回。右翼骑兵机械化集群分两路开进,一路 14 日攻占多伦,另一路 15 日占领张北。
在东线,远东第 1 方面军先遣支队于 9 日 1 时偷渡乌苏里江,袭击日军
边境筑垒地域。8 时半,主力发起进攻,左翼第 25 集团军和右翼第 35 集团军分别遭到日军东宁、虎头筑垒地域的顽抗,主力被迫迂回,留一部兵力继续攻击。第 5 集团军以先遣支队消灭日军火力点后,主力迅速前进,于战役
第 2 天攻占绥芬河,14 日攻入牡丹江市区,与第 1 集团军协同,同日军展开巷战,并以主要力量从牡丹江市南面迂回,直插吉林。
在北线,远东第 2 集团方面军于 9 日 1 时发起进攻,独立第 5 军强渡乌苏里江,14 日占宝清。第 15 集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 于 14 日经激战攻占富锦筑垒地域,打通了去佳木斯的道路。第 2 集团军先担任黑龙江北岸海兰泡沿线的防御,11 日转入进攻,于 14 日包围了孙吴和爱辉筑垒地域。
经战役第一阶段的 6 天交战,后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大兴安岭,前进 450
至 500 公里,前出到东北平原;远东第 1 方面军前进 150 至 200 公里,前出
到牡丹江平原;远东第 2 方面前进 50 至 100 公里,前出到佳木斯的接近地; 太平洋舰队协同陆战队,占领了北朝 鲜雄基、罗津等港口,切断了日军从海上的退路。关东军的部署被割裂、打乱,失去统一指挥,只有部分兵力仍在牡丹江市和海拉尔、孙吴、虎头等筑垒地域继续抵抗。
第二阶段(8 月 15 日至 9 日 2 日),苏军继续进攻,关东军投降。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苏军继续进攻。后贝加尔方面军于 16、17 日相继攻占扎兰屯、洮南、通辽、赤峰、张北等地。由于道路泥泞,坦克集团军只能沿铁路路基运动,每昼夜前进速度平均 40
至 50 公里,主力在先遣支队后面跟进,没有进行战斗。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海拉尔筑垒地域。
远东第一方面军的第 1 和第 5 集团军于 17 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军 4
万余人。当日,方面军右翼第 35 集团军进占勃利,左翼第 25 集团军进占图们,并向北朝鲜推进。部分兵力仍在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同日守军进行激烈争夺战。
远东第 2 方面军的第 15 集团军于 17 日攻占佳木斯后,沿松花江追击退
却之敌。第 2 集团军在航空乓和炮兵支援下,对孙吴筑垒地域展开猛烈攻击。
8 月 17 日,关东军下令停止抵抗,日军开始投降。鉴于各兵团离战役目
标尚远,华西列夫斯基要求关东军从 8 月 20 日 12 时起停止一切作战行动,
并于 18 日命令各方面军派出快速支队,迅速进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从
18 日起,苏军以临时编组的小分队,先后在 13 个重要城市(内有朝鲜 4 个) 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市区重要目标,接受日军投降。
20、21 日,东西对进的苏军快速支队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会合。驻守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的日军,直到 8 月 26 日才停止抵抗。
与此同时,8 月 11 日至 25 日,苏军第 16 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部分兵力
的协同下,实施了南库页岛进攻战役;8 月 18 日至 9 月 1 日,远东第 2 方面
军一部在第 16 集团军一部和太平洋舰队的编队协问卜,实施了千岛群岛登陆战役。
远东战役,苏军歼灭关东军、伪满军和伪蒙军的全部,日军损失官兵约70 万人,其中 8.3 万人被击毙,60.9 万人被俘。苏军伤亡 3.2 万余人。
苏军发动远东战役,不仅是正义之师,而且是胜利之师,士气高昂,兵力雄厚,与日军相比,占有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全面优势, 运用了他们在苏德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导致对日作战的迅速胜利。
日本关东军迅速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深陷于中国 14 年的长期战争中,在东北军民和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打击、消耗下,不断死伤,不断补充, 老部队基本消耗殆尽。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已使它疲惫不堪,经不起多少打击。对于关东军当时的屠弱情况,服部卓四郎写道,“关东军的兵员又膨胀起来,拥有以 24 个师、9 个独立混成旅为基干的约 75 万人的兵力。可是,
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怎样呢?即使是最老的师,也只有昭和 19 年(1944 年)5 月编成的第 107 师。其他都是在那以后新建的兵团,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在 7 月份的彻底总动员中,人员勉强补充够了,但
武器很缺,计缺:野炮 400 门,机枪 236 挺,掷弹筒 4900 个,刺刀约 10 万支。”“如果把拥有 24 个师、9 个混成旅的关东军的实际战斗力,换算成过去的驻满常备师,实际上仅为 8 个半师。所以关东军的增强,可以说是一种表面膨胀而内容空虚的浮肿。”关东军仍然“果敢地挥起它的螳螂之臂来面对最后的血战,⋯⋯实在不无悲怆之感。”①具有如此实力的关东军,在整个法西斯轴心土崩瓦解的总形势下,在苏军强大攻势的打击下,一周多时间即告覆灭是不足为奇的。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而发起的远东战役,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缩短了盟国对日作战时间。
①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 年版,第 8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