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五十多个民族。除汉族外,其它兄弟民族约有六千七百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习惯上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等十五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上的有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佤族、舍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土族、羌族等十五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下的有景颇族、达斡尔族、仫佬族、布朗族、门巴族、撒拉族、毛难族、仡佬族、锡怕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鄂温克族、崩龙族、基诺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二十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一千三百万人,赫哲族人口最少,只有一千四百多人。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各民族就共同劳动生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在长期的互相交往中,发展了经济上的合作和文化上的交流,并对伟大的统一的祖国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 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在汉族中,既有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经济,又有相当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则还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阶段。解放后,在民主改革前,回族、维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汉族地区大体相同;藏族、傣族等民族的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度;四川、云南交界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 还存在着奴隶制度;独龙族、佤族、傈僳族等,则程度不同地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

解放前,我国是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的。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挑拨,造成了各民族间,尤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各民族间是不平等的,也是不团结的。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一方面, 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各民族的命运密切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共同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进行过殊死的斗争;另一方面,帝国主义者制造民族分裂,也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建国以后,我们党和国家从我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方计和政策,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争取和团结了一切可以争取、团结的民族、宗教上层人士。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稳步地进行了民主改革, 随后又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还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发展农牧业和兴办工业、贸易、交通、医疗、文教等各项事业,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这样,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现在,全国聚居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截至一九八○年,全国建起了五个自治区,二十九个自治州和七十二个自治县,三个自治旗。少数民族干部共有一百多万人,并有了一批优秀领导骨干和一定数量的科学技术干部。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工

农业总产值,一九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八倍多。农业总产值增长接近三倍,工业总产值增长四十三倍,牲畜总头数增长三倍。一九五○年到一九八

○年,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达六百九十一亿元。一九八○年全国各级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九百六十多万人,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五倍多,其中高等学校学生增长十三倍多,中等学校学生增长二十一倍。卫生事业机构,一九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七十一倍多,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九十倍。

当然,自一九五七年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也发生了许多“左” 的错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严重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同汉族人民一样,各少数民族也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民族关系上也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认真总结民族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许多重大战略决策,大力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统一战线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改善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这就使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