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不是说不需要 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我们所讲的还要“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是具有不同含义的两个概念。

通常所说的“革命”这个概念,具有多种含义。人们往往从不同的含义上使用它。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含义混淆起来,势必造成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混乱。要澄清这种混乱,就必须严格地区分各种不同的含义。具体他说,至少要区分下列几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是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全面的历史变革,即通常所说的政治革命。这是革命的原义。早在一八四四年马克思就指出:“一般的革命—

—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是政治行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 488 页)这里所说的“一般的革命”,就是指革命的原来意义。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这种革命发生的条件、内容和方法,他说:“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乔治·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第 198 页)列宁也十分明确地区分了革命的不同含义,并对原来含义上的革命作了具体阐述。他说,“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列宁选集》第 3 卷第 25 页)又说:“就革命这个词的狭隘的原意说,革命正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创造历史的方法和形式是“人民夺取政治自由”; “人民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人民用暴力对付”敌人,“解除他们的武装, 使他们不能再为非作歹”(《列宁全集》第 31 卷第 318—319 页)。毛泽东下面一段话,最清楚不过说明了革命这个概念的原义:“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由此可见,原来意义上的革命,是指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政权由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阶级用强力推翻另一个阶级都可称之为革命。如果反动阶级反对进步阶级而进行暴动,或者过去占统治地位的反动阶级通过暴力重新夺得政权,那不是革命,而是反革命。至于同一阶级内部,为了更换政府中的要人或集团,搞“官廷政变”、“骚动”之类,那也是与革命根本不相干的。

第二,是指组织和建设新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所特有的内容,是革命这个概念的深化和最直接的延伸。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对于从封建制度中生长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还在旧制度内部,新的经济组织就逐渐形成起来,它逐渐改变着封建社会的一切方面。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社会主义革命却处在完全另外一种情况中。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里除破坏任务以外,还加上一些空前困难的新任务,即组织任务。”(《列宁选集》第 3 卷第 454 页)因此,资产阶级革命通常以夺取政权而宣告结束;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只是它的开始,只是“万里长

征的第一步”,往后的任务更艰巨、更伟大,因为它不但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重大的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这个革命,虽然是革命这个概念的延伸,但却是“无产阶级革命”这个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决议》所说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就是指的这种革命。

第三,是指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革命精神”。它是同墨守成规、萎靡不振和苟安偷生相对立的意义上说的。在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阶级特别是它的代表人物,在推翻旧社会的斗争中,都曾表现出一定的革命精神。但是,唯有无产阶级才具有这种革命的本性,能够保持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不仅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能够表现出最高的革命英雄主义,而且在革命胜利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更加可贵的、最持久的、最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任何剥削阶级难以与之伦比的。

第四,是指社会生活某一领域中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例如,英国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各主要工业部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伟大变革,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又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物理学经历了革命。现在,科学和技术的许多部门,都经历着革命。但是,这些是从广义上使用革命这个概念,并不是它的严格的本义,也就是说是转义,或者说是泛化了的意义。

由此可见,“革命”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以上例举的各种含义中,除政治革命是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以外,其他有的是在转义上使用的, 有的是这个概念的延伸。

有的同志会问,社会革命是什么意义上的革命呢?其实,社会革命这一概念同样也是多义的。有时,社会革命是指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2—83 页)这就是说,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都叫做社会革命。这种社会革命, 既包括经济基础的变更,也包括上层建筑的变革,因而比政治革命的概念更广泛。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更来说,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更替,并没有都经过政治革命。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更替, 一般都经过政治革命。这段历史更替的特点是,经济基础的变更先于政治革命。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更替,则必须经过政治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不同,这段历史更替的特点是,政治革命先于经济基础的变更。

有时,社会革命指的就是政治革命。这是为了强调政治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马克思在评论“具有政治精神的社会革命”的提法时说, 如果把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对立起来,这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这个提法“只不过是从前人们所谓的‘政治革命”或‘革命’的同义语。每一次革命都破坏旧社会,所以它是社会的。每一次革命都推翻旧政权,所以它具有政治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488 页)恩格斯说:“任何一个

真正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阶级占居统治地位并且让它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620 页)列宁也很明确他说:“任何一次政治变革,只要不是军阀集团的更替,都是社会革命。问题只在于是哪个阶级的社会革命。”(《列宁全集》第 24 卷第 408 页)应当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当论及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时,往往把社会革命用来说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把资产阶级革命仅仅叫做政治革命。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自发发展着的市场来解决。而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觉的革命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所要解决的任务,是要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建成共产主义。这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恩格斯说:“社会革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政治革命,它的矛头不是对着垄断权的所有,而是对着所有权的垄断;社会革命是穷人反对富人的公开的战争。⋯⋯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将以共产主义原则的实现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624—625 页)

各种不同含义的革命,都有特定的内容和方法。例如,政治革命就是指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政治行为,其基本标志是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其方法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必然要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来实现。如果把这些搬用到转义的或延伸了的各种革命上去,在实践上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革命的原义和转义混为一谈,在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完成以后,还去搞“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结果,不仅没有使“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反而使“天下大乱”持续了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历史决议》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指出,今后还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这个革命斗争任务,包括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逐步消灭一切主要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而造成的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进行这样的革命不仅在内容上同过去的政治革命有根本的区别,而且所采取的方法也根本不同。它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是我国和平发展时期革命的新特点。只有认清这个革命的特点,才能正确地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当然,进行这样的革命也是非常艰巨的,仍然需要我们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坚持不懈,严守纪律,英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