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四二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同年五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座谈会从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开始,五月二十三日结束。参加会议的约七、八十人。座谈会前,毛泽东曾找文艺界的同志详细了解情况,然后确定了他在座谈会上讲话的内容。座谈会的全体会议一共开了三次。第一次是五月二日,毛泽东作了启发性的讲话,这就是《讲话》的“引言”部分。第二次是五月八日,毛泽东参加会议,认真听取了大家的讨论,并记下了发言的重点和问题。第三次是五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在座谈会上作了结论性的报告。“引言”和“结论”合起来就构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讲话》在《解放日报》正式发表。

《讲话》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在这部著作里,毛泽东全面地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 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思想,回答了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讲话》着重论述了:人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生活可以从不同的立场去反映;革命作家必须解决为人民服务的立场问题,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要用文艺作品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讲话》的这些基本精神,教育和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使他们走上了与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的广阔道路,把“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讲话》同时也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文献之一。《讲话》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论述;关于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的论述;关于知识分子必须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在实际斗争中改造世界观的论述,对于党的建设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讲话》也有某些不确切和不正确的观点。例如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政治观点、政治倾向性,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等等。这些也对后来的文艺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