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际操作程序及说明
按教学环节中的“读”、“练”、“讲”,提出其程序框图如下:
-
这里的“读”可和“预习过程”揉和在一起,时间安排在每课时的最后 10 分钟至下一课时的开始,这一过程一定要布置预习作业(即试练题目),并使这一作业在下一课时开始之前批完返回。预习作业须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从要求上分为必做与选做。
-
在下一课时再实施“讲”、“练”这两个环节,此时,课堂上的“讲” 一定是在批改完预习作业得到反馈信息之后进行;讲的要“精、透、活”, 要有深度,适当的时候要有外延,时间为 15 分钟;课堂上的“练”是对重点
知识的巩固或加深,一般为 20 分钟。
举例:下给出一个课时的教案,使读者能从其见到贯彻上述教法之一斑。课题:曲线的交点(§2.4);日期:略;内容:P69-70。(这也是上一课最后十分钟读的内容)预习作业:(试练题)
(1)P70 练习题(低) (2)P72.10.P76.5.(中)
- 附加题:求经过点 M(1,5),倾斜角是π/3 的直线被圆:
X2+Y2=16 所截得的弦长(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曲线交点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
通过预习作业的评析,使学生加深对例 1 及例 2 两题实意的理解。
-
通过课堂上的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灵活性。重点:求曲线交点的基本思想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难点:例
1 及例 2 的运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曲线方程的概念,指明:求曲线的交点问题,即是求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问题。
(二)新内容
例 1 求直线 y=x+(3/2)被曲线 y=(1/2)x2 截得的线段的长。
- 提问其解题步骤及解法要点[①组成方程组、②解得交点坐标 A、B、
③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AB|。]
- 对于多数同学未解出的附加题,提问其解法步骤(回答同上);找出解此题受阻的关键所在:计算复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例 1:
由 y=x+(3/2)(1) y=(1/2)x2(2)
如设交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有
y1=x1+(3/2) y2=x2+(3/2)
故|AB| =
= 2| x1 − x2 |
将(1)代入(2)整理得:x2-2x-3=0 由韦达定理:x1+x2=2
x1×x2=-3
又因为(x1-x2)2=(x1+x2)2-4x1×x2=22+12=16
所以|x1 - x2 | = 4|AB| =
- 让学生用此法考察:变 y=(3/2)为 y=kx+b 而得出的结论:
其应推出|AB| = 1+ k 2 |x - x |的结论。
引导学生洞察上式的真谛:
-
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化为点斜式,从而找到 k;
-
只要另一躯线是二次曲线,解方程的过程中总会得到关于 x 的一
元二次方程,从而有x1 + x 2 =
,x1 × x2 =
|x1+x 2|=
即得|AB|= 1 + k 2 |x − x |
-
上式可作为一般性结论,可作为公式使用。
-
利用此公式,让学生做出附加题,并指出此题系课本 P167 页第 6
题,它是曲线的参数方程一节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应用的一个重要课型。(先走这一步也为后面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理解参数的几何意义做了有力的说明,为进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
例 2.已知某圆的方程是 x2+y2=2,当 b 为何值时直线两个交点重合为一
点;没有交点?
提问总结:1.此题给出了用判别式△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
-
给出了一种已知圆的切线的斜率或其在 y 轴上的截距而确定圆的切线的一种方法(预习作业 P76.5)。
-
巩固作业:P80
页题:过点A(0,
10),引圆x 2+y2=5的两条切线,
求它们的方程。
(三)小结:让学生归纳。
(四)读书,(最后 10 分钟)P72-73 例 2。
(五)作业布置:1.预习内容⋯⋯ 2.试练作业⋯⋯(要交)
3.作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