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获取知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常常是“教师累,学生困。”这主要是未正确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外因,终究外因必须靠内因起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多看、多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探寻规律,获取知识,发展其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45 分钟的课堂效率,具体的做法有:

  1. 直观教具演示。不少平几课可以从模型的演示中得到启发。例如: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在黑板上,学生在纸上各画一个大圆,然后,将手里用硬纸板剪成的一条直线按下图所示位置运动变化。

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获取知 - 图1

观察:直线和圆公共点的个数,得出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再观察几种关系中的数量特征。即圆心到直线距离 d 与半径 r 的关系如何?学生从观察中得出:

  1. 直线l和圆O相离 ⇔ d>r.

  2. 直线l和圆O相切 ⇔ d=r.

  3. 直线l和圆O相交 ⇔ d<r.

  1. 引导探索。例如:在复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我设计了一些判断由不同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钝角、直角或锐角三角形?设三角形的最大边是 c,另两边分别是 a,b.

①若 c2=a2+b2,则该三角形是 Rt△.

  1. 引导思维。例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例题教学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做题能力非常重要。为此,在例题教学时,我重点放在分析例题的条件和要求的结果上。另外,要注意课本例题引申演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九义》几何教材第二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例 4 时,就突出例题解题方法和书中作业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做到一法解多题, 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例 4 已知:如图 AB=AC,AD=AE,∠1=∠2, 求证:△ABD≌△ACE.

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获取知 - 图2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获取知 - 图3证明:

∵∠1=∠2(已知),

∴∠1+∠EAB

=∠2+∠EAB, 即∠DAB=∠EAC.

在△ABD 和△ACE 中,

AB = AE(已知)

∠DAB = ∠EAC(已证)

AD = AE(已知)

∴△ABD≌△ACE(SAS).

本题虽然较简单,但给了我们模型启示,课本中和课外许多题都可用此法解。例如:

  1. 《九义》教材几何第二册 P73A 组第 7 题。已知:如图,△ABD、△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BE=DC.

本题和例 4 相似,仅将∠1=∠2 变换变∠DAB=∠EAC=60°.

  1. 《九义》几何第二册 P46 第 14 题。

已知:如图,AB=AC,AD=AE,AB、DC 相交于点 M,AC、BE 相交于点 N,

∠DAB=∠EAC.

求证:AM=AN.

本题和例 4 完全一样,只不过位置发生了变化。

  1. 已知:如图,以△ABC 的 AB、AC 边向形外分别作正方形 ABDE、ACFG,连结

    CE、BG.

求证:CE=GB.

本题和例 4 类似,只不过将∠1=∠2 变换成∠BAE=∠GAC=90°.

  1. 已知:如图,BE=CE,∠1=∠2,△ABC 是等腰三角形. 求证:EF=EG.

本题与例 4 有区别,△ ABC 是等腰三角形,∴∠B=∠C,再利用角边角证。

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积极思维获取知 - 图4

  1. 已知:如图,BF=CF,AB=AC,BD=CD, 求证:∠BDF=∠CDE.

本题在例 4 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为此,在分析例 4 基础上来讲上面这组题,在教学中就能触类旁通。

  1. 改变条件,注重能力培养。改变问题条件,把一题发散成一系列题, 这样会增强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代数》第一册(上)P229 例 7.要把 30 克含盐 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 0.15%的盐水,应加水多少克?

若改变条件:要用含盐 0.15%的盐水 3200 克,仍用含盐 16%的盐水配

制,要含盐 16%的盐水多少克?

这一变,它和课本 P23411 题数量关系一样,做改变条件的题比做 11 题效果会好些,因从前者更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其实,许多数学知识都可看作是改变某一条件得到的。

例如,《义教》几何第三册第七章《圆》中的把割线定理及推论都可以认为是改变相交弦定理的交点位置,把它从圆内移到圆外得到的。

在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去看待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将会逐步得到提高,能力进一步发展,钻研精神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