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是进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表象既是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的,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它是形象思维形成过程的“细胞”,没有表象的活动就没有形象的思维。所以,正确的、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采用电化教学,将某些数学知识通过图象形象地显示出来,从而使他们逐步掌握其内在联系,形象地理解整体(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问题发生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根据教学目的,主动地去想象去思考,使学生从形象和数量的结合上懂得题意。

  2. 运用学具与教具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通过直接反映的表象形成间接反映的思维。因为感知材料愈丰富,头脑中储存的表象也愈多,想象也就愈丰富。如在教学 10 以内的加减法时,可利用教学挂图或自己搜集、设计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像地上的动物,水中的鲤鱼、金鱼或鹅鸭,树上的果子, 天上的飞鸟,朵朵白云等。这样可以通过学生观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即加以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数和形,再进行讲、算。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利用一些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小玩具,如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小汽车的

四个轮子,小卡车的六个轮子,让学生说一下一共有几个轮子,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形成表象,逐步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1. 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根据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要使学生从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以适应后来学习的需要。然而没有形象记忆就不可能有表象积累,就不能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据笔者观察,有些三四岁的儿童画人像时知道画女的要画长头发或小辫, 画男的要画短头发或胡须。这就是表象积累的形成。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使用学具操作或观察图画之后复述一下操作的情景或画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默画一些较简单的图画,对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2. 联系实际培养空间观念。因为数学是从生产、生活、科研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一门学问,它的本身是具体的,但反映出来又是抽象的。例如物体的形状、长短、大小、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而从它们表现在人脑中的表象,正确地丰富地积累起来的关系、数字、单位等,所形成了空间观念,又是抽象的。它是发展空间观念及想象力的基础,也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而空间观念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时又神秘莫测。所以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就要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如让学生获得长度单位 1 厘米、1 分米、1 米、1 千米⋯⋯,面积单位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等,就需让学生实际进行测量。再如教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书本为实例,先让它们量一下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再让他们结合已学过的长方形周长计算,在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再通过观察讲解,进而掌握面积的意义,还需让他们注意面积和周长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再让学生在书上打上 1 厘米的小方格,请他们数一数小方格的个数,再与长和宽厘米数的乘积相对照,使其更清楚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只要动手,他的大脑思维就会跟着动。这样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看一看、算一算乃至摸一摸,从而达到加深对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掌握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以及求面积和求周长的联系与区别,以形成儿童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