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罗马的新贵阶层

公民大会的无能使罗马当权的豪门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挑选官吏。

自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允许平民进入元老院和统治阶层以来,平民在政府部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平民弗尔维尔斯和克劳狄·马塞努斯家族与法比乌斯和科尔涅里乌斯等贵族家族分掌军政要职。到了公元前 179 年,平民在元老院中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公元前 172 年,两名执政官又都由平民出任。以后这种状况又经常出现。这样,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在罗马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平民贵族,历史上把它称之为“新贵

(nobiles)”。从原则上讲,任何公民都可以当选为执政官或其它高官,然后晋升为显贵。但实际上这些新贵也学到了那些老父族的排外精神。他们将官职封闭起来,不许后来者再进来。从公元前 264 年到公元前 201 年,得到

执政官职的新人不超过十一人;公元前 200 年至 134 年这 66 年时间里,大约

有 25 个家族把持了几乎所有的执政官职,执政官年表中只有 5 名是新人。凭借他们对高级官职的垄断,新贵控制了元老院。在元老院里,具有执

政官或监察官身份的成员的影响占绝对优势;元老院变成了他们指导罗马政策的工具。由于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是元老院领导罗马人度过了最危难的时刻,战胜了最危险的敌人,所以,元老院在罗马人的心目中享有绝对的权威。随后,罗马成了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把范围广阔、行政复杂的国家管理起来,当时罗马人对这种局面是没有任何准备的, 只有元老院还算具有足够的经验和魄力来担起这付重担。所以官员和公民大会都唯元老院马首是瞻。凡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和设置行省等重大事务都以元老院的法令为准;它控制着行省总督及军事指挥官的任命。此外,元老院还控制着财政,控制着各种赛会的拨款,等等。

总之,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政府实际上又回到了贵族型政体,只不过这时当权者的成份略已改变,他们已不是旧的父族贵族,而是公元前四世纪以后形成的豪门贵族。这些新贵族虽然没有旧父族贵族那样的合法特权,但他们打着为罗马人民服务的旗号,通过贿买选票等不正当的手段垄断高官显位,从而获得在元老院中的优势,再通过元老院的权力控制国家的一切事务。对于这种政体,罗马人虽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因为它已经在布匿战争中经受了考验,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