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经济生活一、罗马农业的变化
就政治上而言,公元前一世纪是罗马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然而, 就经济上而言,它又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时代。
和公元前二世纪一样,农业始终是罗马经济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农业上的任何变化都会给罗马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与上一世纪相比,公元前一世纪的农业具有下述明显的特点:
- 土地占有权转移迅速
在意大利,这种转移开始于格拉古时期,而发展于苏拉之后。据估计, 在苏拉时期,大约有 50,000—120,000 老兵在意大利获取了土地;在恺撤时期,大约有 50,000—80,000 公民(其中包括老兵和贫民)得到了土地;
④ 阿庇安《内战记》,16,2,5。
⑤ 阿庇安《内战记》,17,2,12。
① 阿庇安《内战记》,17,1,1。
② 阿庇安《内战记》,17,8,125—126。
而在奥古斯都时期,获取土地的人则更多,大约为 120,000—170,000 人①。很显然,在这短短的数十年间,使这么多人重新在意大利获取土地,这在罗马史上还是首次。它有力地促进了意大利各地的罗马化和拉丁化进程。以庞培伊城为例:到公元前一世纪,原先在这里一直流行的奥斯其语几乎完全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清一色的拉丁语。同时,这些产业的重新分配又部分地缓解了罗马公民对土地的渴求,促进了意大利中小地产的复兴。但是,就严格的经济观点来看,我们似乎还不能夸大这种所有权改变的重要性。这是因为:(1)在意大利的许多地区,国有土地已不多,要解决部分公民的土地问题,常用的办法是减少或剥夺另一部分公民的土地。我们掌握的有关材料表明:意大利的许多殖民地是在驱逐甚至牺牲其他小土地所有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从本质上讲,这样的土地分配无非就是所有者间的相互变换而已,不可能造就出比原先更多的小农。(2)从政府手中获取殖民资格的大部分都是老兵,他们因为长期从事战争而疏于农事,因此,即使在退役分到土地后,也不愿从事农业劳动。他们或者把这些土地重新租给原先的所有者, 坐收租金;或者干脆把这些土地出卖给正渴望获取土地的富裕商人。所以, 不管共和国末年,土地分配多么频繁,但它始终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经济潮流, 始终不可能改变使田庄归那些从来不住在田庄上的人们所占有的历史趋势。总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内战的进行,即使把土地不时地分给退役军人,经济潮流也并不是愈来愈趋向于新农民设置产业,而是愈来愈趋向于城市居民增置产业。给予退役军人的产业面积之不断增加正可以反映出这一点。因此,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在意大利,退役军人的增加不是增加了农民的人数,而是增加了城市居民的人数;不是增加了劳动阶级的人数,而是增加了寄生阶级的人数。
至于在意大利的大地产,其发展速度则远不如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快。这是因为内战时期土地的多次剥夺,使许多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遭到了分解。而且,就小农自身而言,他们的经济条件也较以前优越,他们既免除了向国家交纳税收的任务,又减去了被强迫征召服军役的负担,生活水平普遍较好。破产被排挤的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多。公元前一世纪 60 年代喀提林在乡村征兵的失败正好证明了这一事实。
在公元前一世纪,应该说,行省中土地占有权的改变比意大利远为重要。虽然在各行省中,除了住在那里的罗马公民之外,没有人积极参加过内战, 但是真正遭受灾难的还是众多的行省居民。他们除了承担这些战争的大量费用之外,还必须给老兵提供大量的土地,供其移居。据记载:马略就曾在阿非利加和那尔旁高卢等地安置过 1 万多自己的老兵。①恺撒在高卢和西班牙行省安插的人数则更多,大约为 8 万人② 。公元前 43 年, L.普拉古斯
(L·Plancus)在元老院的准许下,还在卢图努姆(Lngdunum,现在的里昂) 建立了一个殖民地③。亚克兴之战后,屋大维再次把一大批退役的士兵安置在那尔旁高卢地区。据统计:从公元前 45 年到公元前 8 年这 30 年间,罗马在
海外建立的殖民地就达 100 个。诚然,殖民地中的殖民者并不完全来自意大
① 卡列和斯克莱特《罗马史》第 299 页。
① T·法兰克《古代罗马经济研究》(T·Frank 《Economic Survey of AncientRome》)第 1 卷,第 221 页。
② T·法兰克《古代罗马经济研究》第 1 卷,第 316 页;苏埃托尼乌斯《恺撒传》,42。
③ 卡列和斯克莱特《罗马史》,第 299 页。
利,但其核心还是意大利人,而且成员中的绝大部分也都来自意大利,其数之多不下 25 万成年男性,足足占全部意大利成年男性的 1/5①。那么,在公元前一世纪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向外殖民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意大利的经济状况分不开的。根据马略的建军原则,老兵在退役后,政府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可选择的供养办法。而传统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意大利给老兵分配一份土地。这个政策在土地剩余额相当富裕的情况下尚可实行,但在意大利耕地面积日渐减少的公元前一世纪,就显得相当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要部分地实行这一政策,也得在政治上和财政上付出很高的代价。以下述事件为例,便可看得十分清楚。公元前 41 年,后三头为了在土地已经严重缺乏的意大利安置老兵,被迫对部分意大利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实行了剥夺加掠夺的政策,结果使整个意大利政局动荡、怨声载道;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
吸取了公元前 41 年的教训,采取了以国家出钱给老兵买地的方法,但是仅实
行了两年,国家就花掉了 6 亿塞斯退斯的资金,②其数量相当于维持帝国军队两个年度的开支。由此可见,公元前一世纪对行省的大量移民乃系意大利国有土地匮乏与老兵土地需要量增加这一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行省土地价格的低廉以及这些土地原则上属于罗马公民所有的性质又进一步促进了在行省建立殖民地政策的实行。
当然,在内战中,各行省里并不只有这些经国家安置的殖民者。有许多重要的意大利人团体,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也成批地移居行省。他们以商人、放债者、包税公司代办等身分同移居到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努米底亚等地诸城市的罗马移民以及本地人交际往来。阿非利加和努米底亚许多城镇的历史都反映了这一情况。我们举阿非利加的土加镇和努米底亚的王都塞尔塔城为例,这两个移民区原先都不是老兵殖民地(塞尔塔只有到公元前 44 年才安置了一些老兵),但是,在这两个城市的居民中,罗马公民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毫无疑问,在西班牙南部和高卢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与公元前二世纪相比,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移民在方向上有所变化。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公民的移民方向大多是东方行省,但从米特里达梯在小亚进行大屠杀以来,东方行省的形势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不是外战,就是内争,这种状况严重地威胁了意大利移居者的安全,因此,从这时起,罗马的移居者就开始转向西方。如果说高卢、西班牙和阿非利加在这时多少开始了罗马化的话,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则完全是由于内战期间加紧向这些地区移民的结果。新的资金、新的技术、新的生活习惯都从意大利传到了西方各行省。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些新迁去的人中间究竟有多少人是到行省里去当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但可以肯定,迁往行省的大多数人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佃户和工匠,而是住在城市里的地主,大商贾和一般做买卖的商人。
总之,到共和末年,在行省落户的意大利人已经很众多,以致麦铁路斯·西庇阿竟能在阿非利加、塞克斯图斯·庞培竟能在西班牙大量征集军队与三头进行抗争。这在罗马史上还是没有前例的。
- 农庄的经营方法更趋完善
公元前二世纪末到公元前一世纪中是迦图式庄园在意大利快速发展的时
① 霍布金斯《征服者与奴隶》,第 67 页。
② 李雅书《罗马帝国时期》上册,第 8 页。
期,这种庄园的主要特点是:(1)面积不大,一般为一、二百犹格。(2) 奴隶不多,一般为十几名。迦图认为:240 犹格的橄榄园就只需 13 名奴隶, 而 100 犹格的葡萄园也只需 16 名奴隶。庄园一般由管家管理。平时由庄园的日常生产者奴隶耕作,农忙时则雇佣临近的自由民帮忙。①这种维拉制度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它既克服了因大量劳动力过剩对农庄带来的经济损失,又部分地克服了完全使用奴隶劳动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庄园主随时都可以依据庄园的需要来雇佣劳动力,调整劳动力的需要。所以,这种迦图式庄园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到公元前一世纪,尤其是斯巴达克起义以后,由于大量奴隶死于战争、新奴隶的补充又因对外战争的减少而骤减,①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庄园内部的日常劳动力的获得,给意大利庄园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不使庄园迅速破产,一部分有远见的土地所有者就开始对庄园内部的经营和剥削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他们有的从完善奴隶制关系入手,改善奴隶的生活条件,禁止让奴隶带着脚镣参加劳动,允许部分奴隶嫁娶成家, 以增强奴隶的劳动兴趣。这一措施的实行部分地改变了奴隶的地位,激发了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庄园所面临的劳动力危机。另一些庄园主则干脆改变原先的经营方法,允许一部分自由农民,作为佃农在缴纳一定租金的基础上租种土地。于是,一种新的佃农,或称“科洛尼”(Coloni)制就开始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据记载:喀提林的特殊卫队就是由他的佃户和被释奴隶所组成的。在恺撒和庞培进行决战的关键时刻,道米契乌斯·爱纳鲍巴尔布斯(Domitius Abenobobarbus)还从他的被释奴隶、佃农和奴隶中为庞培征集了数千名士兵。在西塞罗时期,个别自治市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开始把大片土地租与佃农,然后再收其租以维持城市之需。在瓦罗的著作中, 不但多次提到科洛尼,而且还花了一定的篇幅对这种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凡此种种都表明: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尤其是公元前一世纪末叶,科洛尼制在意大利已经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②
当然,共和末年流行的科洛尼制和公元二世纪后期所出现的科洛尼制在其本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所指的科洛尼一般是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指拥有雄厚资金和部分奴隶以经营农业获利的人;另一种是指依靠自己劳动而谋生的人。但不管哪一种,他们都是在经济方面和法律方面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公民。他们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仅仅是租佣关系。而且这一社会阶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古代土地所有制瓦解,城市的兴盛、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则可从科洛尼的按约租佃、以现金支付地租这一事实中看得很清楚。然而,二世纪后期的科洛尼则不同。它产生于城市衰落、商品货币关系萎缩之时,以金钱支付地租的现象越来越少,而以实物为租的现象却日益增多,科洛尼愈来愈被固定在土地之上,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他们已经不是根据租约租种土地的自由公民, 而是在公民权方面受到严重束缚的人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把二者都翻译成隶农是不恰当的。共和末年的科洛尼最多只能算作佃农,而不能象二世纪以后的科洛尼一样译作隶农。
由于共和末年的科洛尼大多是以金钱支付地租,所以,他们必须与市场
① 迦图《论农业》,1;4— 5。
① 据塔西佗记载:内战中抓获的俘虏一般不留作奴隶。《历史》,Ⅱ,4。
② 克劳森《罗马殖民》(Clausing《Roman Colonate》)纽约 1969 年版,第 259 页。
发生联系,采用集约的经营方法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这在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商品货币经济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种制度比较成功地克服了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困难,为意大利土地资源的利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园艺业在公元前二世纪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部分大土地所有者在继续对橄榄、葡萄等园艺作物进行投资的同时, 还不时地改进这些品种的质量,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研究表明:到公元前一世纪末叶,坎佩尼亚已经能够生产出当时最好的葡萄,用它生产的葡萄酒其质量几乎和最上等的希腊酒不相上下。在北部意大利,也培养出了许多优质葡萄,于这里生产的烈性葡萄酒已经远销到高卢和多瑙河地区。同时,随着东方战争的胜利,许多东方出产的水果和植物也被移植于意大利。罗马将军卢库鲁斯( Lucullus)曾声称,他在东方的最大胜利就是从阿美尼亚
(Armenia)引进了食用樱桃和杏。总之,到共和末年,花园和果园已经变成了人们竞相经营的行业。因为经营这样的行业具有赢利可观,发展前途大等特点。当然,这些赢利性较强的行业大多都局限于土地肥沃的地区或城市近郊。远郊地区一般都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法、小农经济在这里始终占着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