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性原则

训练保障是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训练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 要使训练保障与训练的内在结构和客观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就必须十分注重训练保障的科学性,特别是不断提高保障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为此,训练保障需从全局上做到四个同步。一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及时把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引入训练保障领域。比如,早期的训练模拟器材,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局限在“形似”及简单动作阶段,其功能仅仅能够替代实装训练。今天,随着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模拟识别、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激光技术等新技术进入保障领域,模拟器材已有了质的突破,能模拟多变的战场环境和激烈的抗争过程,甚至能模拟指挥员的某种思维职能,其仿真度近似实战。所以,训练保障必须大面积地引进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保障手段的科学程度;二是与受训对象素质的提高同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受训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各国军队的官兵素质较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很大提高。军人素质起点的提高,既对训练保障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训练保障提供了新的条件,使采用先进科技、实施现代化保障成为可能。所以,训练保障必须随着兵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保障手段与方法的科学性;三是与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步。从物质意义上讲,训练保障总是围绕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变化的。武器装备先进了,训练保障也必须随之先进,在保障的手段和方法上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人们及时把握和预测武器装备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新武器

装备对训练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从而适时改进训练保障的手段和方法;四是与训练内容的发展同步。人类战争以科学为杠杆,在不断地进行着演变,从而使得训练的物质条件与训练内容形成了对应关系。在冷兵器时代,军事训练是以练习使用冷兵器进行格斗和演练阵法为主要内容,此时的训练保障只需提供一定的教练兵器和地幅不大的训练场地即可。火器时代出现了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管形火器,训练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射击技术、线式队形等成了当时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保障的任务是为其提供相应的射击训练条件,以及用于骑兵,步兵等不同兵种训练的场地。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军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兵器和新的军兵种,技术训练的核心地位渐渐被战术训练所取代。步炮、步但和陆、海、空协同作战训练的日趋频繁, 对训练保障的要求,不仅是提供数量、品种较多的训练器材和物资,而且需要建立大型的、综合的战术和技术训练场地。今天,军官训练已成为世界各国军事训练的重点,围绕提高各级、各类军官的理论素养、组织指挥能力, 训练保障的器材和手段一方面倾向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浓缩时空,改善军官学习的条件,使之在较小的空间里俯视“广阔”的作战空间。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模拟实战环境,使之受到近似实战的锻炼。

总之,训练保障必须以训练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不断保持其科学性,才能适应军事训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