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种类及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种类。有检查旧知识的提问,有讲授新知识的提问,有巩固新知识的提问等等。由于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问题的设计也各有不同的特点。

  1. 讲授新知识过程中的提问及设计。讲新课过程中的提问,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弄懂、弄明白所学的新知识的内容。讲授新知识时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一是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多侧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灵活的迁移能力。如讲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可设问“交响乐中有没有矛盾”这可以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世界充满矛盾的共性知识分析交响乐这个具体事物,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和理解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二是要有定向作用。所谓定向作用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及问题涉及的内容要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有制约作用。因为,课堂不是茶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处于漫无边际的状况,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导向作用,思维活动要围绕着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三是有反馈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反映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态和接受新讲知识的程度、困难及尚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使讲课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当堂所学的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当然,教师设计问题时,除注意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学习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潜伏的学习动机,设计的问题可起到破坏原有的心理平衡,造成新的不平衡,从而达到激发潜伏动机的目的。比如,讲授“政治常识”课本中关于政党的产生问题, 学生一般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一产生,政党就存在了,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学生容易形成这种心理定势。当教师提出“阶级一产生政党就存在了吗”的问题后,学生的学习心理平衡会失调,他会反问自己, 政党的产生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必须认真思考一下。这种发问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这种提问设计教师要注意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吃透教材内容,缕请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接受的难易程度;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是要了解学生。由于人的思维品质是有差别的,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上都各不相同,由于学生原有思维结构水平不同, 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同一教学内容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用以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对从心理学角度所提出的超常、正常、低常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要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 检查旧知识、巩固新知识的提问及设计。检查已学过的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往往在讲授新课前提出问题检查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在讲授新课后提出问题,用以巩固当堂学习的知识。教师对复习检查的问题设计,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它的作用只能使学生对已学过的旧知识的把握只停留在机械重复和机械记忆的水平上。教材中的各种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讲过的旧知识和要学的新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若在复习检查提问时,能做到以旧知识导出新知识,这对学生上好新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施这种设计,教师必须对本学科全部中学教材,特别是所教年级教材的全部知识内容的掌握达到纯熟的程度。教师要能做到,在讲教材前几课时,为教材的后几课内容打下基础;讲教材后几课内容时,用以前几课的知识为基础,把整本教材溶为一体,使新旧知识之间交相辉映。

教师对巩固新知识的提问也不能简单从事,否则也会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注重灵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已学过的新知识,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才最有实效,才能达到真正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