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结构的衔接

课堂结构的衔接是指把教学中各个内容层次联结起来,使之具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由于课堂结构的节奏需要适时地变换所授内容,因而也就容易使课堂结构显得零散。衔接是对结构松紧、疏密的一种弥补,它使各个内容、层次的变换更为巧妙和自然。

课堂结构衔接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与两段内容、层次有联系的过渡段或过渡句。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衔接部分是十分鲜明地直接地反映出某一种形势或是将要注及的问题。这一部分必须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过渡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环节之间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穿针引线的作用。过渡得好,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脉胳贯通,浑然一体,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反之,使人感到思路跳宕,杂乱无章,影响教学效果。其艺术的主要特性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

我是这样完成由旧到新课的衔接的:讲高一思想政治第二课时,我讲: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理论,初步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即要了解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是谁的劳动创造的,从而进一步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以及资本家致富的源泉,现在我们就学习第二课《资本家靠剥削致富》”这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两课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此外,运用过渡也可以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不同框题的衔接,不同知识点的衔接,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等等。

课堂结构的衔接不仅仅表现为一般的逻辑过渡,它所衔接的内容层次往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演讲结构的衔接应该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一是逻辑性。在承接转换时,要注意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关系, 要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才有助于理清学生听课的思路,对后面学习的内容

有思想准备,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是巧妙性。巧妙的过渡不仅起到承上启下作用,还能引人入胜地创设意境,设置悬念,含而不露地积蓄语势,画龙点晴地议论和抒情等等。

三是简明性。课堂结构的衔接是各教学环节承接转换的关节处,它虽重要,但毕竟不是教学重点所在,因此,过渡时不能喋喋不休地大作文章,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以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