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暂行条例期(1928、2~1929、7)

1928 年 2 月,国民党政府大学院①根据三民主义②颁布《小学暂行条例》,

① 源出法国的“大学院”,亦弥“帝国大学”,是拿破伦第三 1866 年颁布的。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而是领导和管理法国教育的最高行政组织,成为法国教育高度中央集权制度。国民党政府采用的“大学院”,具有全国最高学术和教育行政机构双重性质,隶属于行政院,1927 年 7 月成立,28 年10 月,分离改为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1927 年 4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成立国民党政府于南京。10 月 1 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就职。1928 年 4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长刘哲,随奉军出关,北洋政府结束。

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倡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总称。民族主义,一方面抵抗外国的侵略, 使本国民族独立,一方面使境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有属于人民的权,叫政权,包括选举、罢免、创

初小四年,地理单列一科,类似清末《奏定小学堂章程》,但未实施;高小两年,地理仍单设。同年 3 月,颁布《中学暂行条例》,规定高级中学采综合中学制,分设普通、师范、农、工、商、家事等科,普通科仍采文、理分组法,这与《新学制课程纲要》所定无异。初中地理设置如旧,高中普通科无地理。

商务印书馆“为协助贯彻党义教育①起见,编辑新时代教科书一套,材料新颖,宗旨纯正,自小学以至初中,无不具备,均先后经大学院和教育部审定,风行全国”(庄俞:《商务印书馆与三十年之中国教育》)。该馆编印的《新时代初小社会》(8)、《新时代初小常识》(8)、《新时代高小地理》(4),均未入目。所见的,除徐敬修、李乃培在新学制时期合编、重经国民党政府大学院审定的《高小地理课本》以外,还有董文所编、世界书局出版、供高小用的《新主义教科书后期小学地理课本》第一册(1928、5、3 版)和第四册(1929、7、13 版),无大学院审定字样。据该书“编辑大纲” 所载,教材的分配略如下表:

第一册——分述本国情形第一学年

第二册——同第一册

 (1)总述本国大势

第三册

第二学年

(2)分述同洲各国概况及与我国的关系

(1)分述世界各国概况及与我国的关系

第四册

 (2)略叙地文、天文之大要及与人类文化之关系

这一课本的目的,在引起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

观察研究,使明了人生和地理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取材注意两端:

1、民族方面——(1)本国地理,注重外国的侵略与国内民族的提携;

  1. 外国地理,注重列强对弱小民族的侵略与民族的自决。

2、民生方面——(1)本国地理,注重各地出产、交通与全国工商业的影响,并撮要说明中山“实业计划”①(2)外国地理,注重各国实业上之特色,以资借鉴,并说明各国与我国的经济关系。

本书的教材分配、目的和取材,是熔新学制《小学地理课程纲要》与孙中山民族、民生主义的精神于一炉,在编制体例上,我国分述之部采取游记

制、复决四权;有属于政府的权,叫治权,包括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五权。民生主义,在于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具体办法为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① 应为“党化教育”。这一口号是 1926 年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时的广东国民政府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各科课程中加授三民主义,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早在 1924 年 1 月,孙中山改组的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如民族主义,旧的只讲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新的还注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本国民族独立,并扶助世界弱小民族。

① 孙中山所定的“实业计划”,共分六部:(一)开发中国北方,(二)开发中国中部,(三)开发中国南部,(四)建筑铁路,(五)发展各项工业,(六)开发矿物。每一计划拟订了几项,如第二计划包括的项目有:(1)在杭州湾的乍浦港与乍得港之间建筑东方大港,(2)整理杨子江,以利航行,免淤塞,

  1. 建筑内河港埠,(4)创建大水泥厂。

体,打破分省、分区的呆板形式;选课典型、活泼,如“上海与中山计划中的东方大港”、“我国第一大江”、“天府的四川”、“西南边防要地”、“闽粤的租借地和割让地”等等。本书另一特点:每课正文前面提几个问题, 供儿童自动学习。

董文依据自己所编课本,编了供教师教授时参考用的《新主义后期小学地理教授法》,共计四册,世界 1928 年 7 月初版。本书的体例是每一单元分目的、教材、参考资料、教学方法四项:

1、目的分项说明教学本课的目的。

2、教材分问题、课文、插图、教便物四项

3、参考资料是就各种地理图籍及新出版报章杂志博采而得,旨在与现今实际情形吻合,既可作教师参,考又可举示儿童,供儿童的参考。

4、教学方法(简称教法)就是指导儿童学习的方法。有固定的,有随各课性质而分别采用的,并把课文中比较偏僻的辞句,加以注释,附于“形式质疑”后,以便儿童提出质问时,教师照此解释,课前可免翻检辞书、字典的麻烦。

本书各册都附有测验材料,备教师举行测验时采用。说明教学时间,教师可以斟酌情形,随时决定,但当一个学期之始要有一个统计;并说明教法一项,固曾斟酌再三,以期切用,但实际教学时,如认为有变动之必要的, 尽可随意变化,不必拘泥。

本书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阐明如下的原理和步骤: “后期小学儿童,年龄既大①知识程度也逐渐增高,应养成自学自决的习

惯,教师仅可站在指导辅助的地位;又当养成推理与设计的能力,如既已知道‘某地方的情形是这样’,更当进而研究‘某地方的情形为什么会这样’; 既已明白‘某地方的情形现在是这样’,更当进而研究‘今后某地方当怎样谋改进’。所以本书的教学方法,是先求得学习的动机——或自发、或引起

——动机既已得到,便教儿童为观察、参考、调查、检查、记疑等项的自习; 自习之后,再加辅导,为要明白儿童对于本课事实是否明了起见,继续即加以考查;考查而知儿童确已明了,就进而深究,或推理,或设计;深究之后, 再教儿童整理新知,制作成绩。这样,儿童的知识,有系统而又深印脑中, 自然不会忘却,并且能够得到应用了。”

录个实例于下,以明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