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学地理教科书

清末开创新学有三难:一曰经费难,二曰师资难,三曰教科图书难。教师是以粗具旧学的人充任,并开办各级师范培养新的师资予以补充。这里对教科书的编审情况作较详细的介绍。

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有一册《学务纲要》,总括说明此时开办各项学堂设教之宗旨,立法之要义。其中指出“官编教科书未出版之前,应准各

学堂自编讲义,果能合法,即准作为暂时通用之本。其私家编纂之课本,呈由学务大臣审定,如确合教科程度者,亦可采用。”各学堂自编讲义或私家编纂课本的依据是什么?——《教授详细节目》。后者又是怎样制订出来的呢?——由京外各学堂择科学教员之学望素著者,按照要求编成目录,由学务大臣审定,颁发各省应用,但实际上并未见问世。

在学部未成立以前,中央教育行政最高机关,属于京师大学堂,实为学部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鉴于各地学堂采用书籍,初无别择知识,而稍偏远的外府州县,则连书名亦不得而知。乃于 1903 年刊行《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一书,其中中外舆地列有《本国初等地理教科书》、《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

《地理问答》、《世界地理志》、《世界地理学》、《地理学讲义》、《大地平方图》、《皇朝统一总图》、《五大洲总图》等数种。地质及矿物学列入《地学须知》、《地学稽古论》、《地理启蒙》、《地学指略》、《地学启蒙》、《地学浅释》、《矿学须知》、《金石略辨》、《金石识别》、《宝藏兴焉》等数种。

1904 年,大学堂提议编译中西课本,是为我国中央政府编纂教科图书的第一声。大学堂附设编译书局,对于西学各项课本,归译书局办理,译成之书中有《中等矿物学教科书》,同时发表《大学堂编书处章程》,以编纂普通课本为原则,其中规定:“编纂课本,拟按照中小学课本目录分类编纂。地理课本,拟区分行省、府、厅、州、县。凡经纬度数、山川形势、户口丁漕、驿传道路、关榷税款、物产工艺,备载大略。惟地图一门,率多旧制, 绝少采择。除参用洋图外,拟俟将来各州县学堂遍设之后,略取冯氏《抗议》绘图之法,由各本地学堂悉绘图之人分别详昭,以备肄业之用”。实际上, 大学堂未编出地理课本,但审定了中等课本舆地全图,统一了外国地名译音, 利于各家采用。值得特别提出的:大学堂工作人员邹代钧①,运用圆锥投影, 以晕渲法、晕滃法表示地势和山脉,编制了我国最早的地图册——《中外舆地全图》,共 68 幅。

1905 年 12 月学部成立。次年 7 月,内设编译图书局,编辑员有高步瀛、刘福桃、王国维①等。该局制定《编辑章程》9 条,前 4 条如下:

  1. 编辑教科书,初等小学最先,高等小学次之,中学与初级师范又次之。

  2. 编纂教科书,宜恪遵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宗旨,以实行国民教育。

  3. 每编一本教科书,须兼编教授书。

  4. 凡编一书,须先拟定年限钟点。

同时公布《第一次审查初高小学暂用教科书凡例》。其要点有:(1)为一学制,正宗旨,在学部所编教科书未出之前,采各家之著述先行审定,以备学堂之用。(2)图书皆须有著者姓名、出版年月、价值、印刷发行所,方加审定。(3)审定的图书,属于初小者准通用 5 年,属于高小者准通用 4 年。通用期满后再行发良,仍可呈部再行审定。(4)审定的图书,准标明学部审定字样,未经审定伪托者,应行查办。(5)纸质须坚韧,字形须清朗。

① 邹代钧,湖南新化县人。1855 年随刘瑞芬出使英、俄等国,在国外学习了绘图的先进技术,翻译国外地图千余幅。回国后,参加《大清会典图》的编制;在武昌创办“舆地学会”,编印了许多中外地图;其子永修和永煊,又创办了“亚新地学社”,为后来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前身。

① 王氏为图书局中人才之最,编定中小学教科书、教授书及大学以次参考书,并译印《亚洲地志》等外籍。

根据《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小地理课程的体系,一、二年级教本乡地理,这只能由各地小学堂自编教材。即三年级本县本府本省地理,也只好由地方政府组织力量编写。这些低年级地理教材,未见有公诸于世。四、五年级的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课本,却有多套出版发行。如 1906 年经学部第一次审定作为初等小学暂用的地理课本有:《蒙学中国地理教科书》、《蒙学简明中国地理》、《蒙学外国地理教科书》、《蒙学简明外国地理》各一册, 均文明书局印刷,南洋公学发行;还有《最新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4 册, 商务印书馆印刷,也由南洋公学发行;1907 年学部审定《初等小学最新中外地理教科书》第一、二、三、四册,《初等小学简明中国地理教科书》两册; 此外,还有姚明晖编《小学本国地理教科书》、周世裳编《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等等。上列诸书,均未见原本,具体内容和编写方式,无从介绍。

高等小学地理课本,徒知书名的有:杜芝庭、经家龄、张国维各编、但都叫《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国民教育社编《高等小学中外地理》、学部审定《高等小学最新中外地理教科书》4 册、《小学外国地理新编》1 册。见到原著的有下列两家:

谢洪赉:《最新地理教科书》(4)①商务 1905、2 初版 1906、5、6 初版

学部编书局:《地理志略》(4)武昌刻本 1908

谢本前有“编辑大意”9 条,说明编辑的指导思想和有关事项,具有重

要意义,特录于下:

一、是书为高等小学堂四年之用,分四卷,卷四十课。前二卷论本国,后二卷论外国。每一年,约得四十星期,每一星期,教授一课。

一、儿童肄习地埋,以略知世界大势,激发国家思想为宗旨,故是书提纲挈领,力求简易。一、学生在初等小学堂,已略习地理。是书为进步计,故于五洲诸国,靡不粗具规模。庶

儿童研习之后,即不复入中学,亦于舆地一门,不至范无头绪。

一、吾国旧有地志诸书,大率为专家研究之需,非为初学教科之计。近年国人始注意普通教育,渐有编辑地理教科书者,草创之初,难求美备。此编酌依日本地理教科之条目,兼参群书,以求无大谬误。

一、本书每及各处名胜,多插鲜明图画,藉博儿童之兴味,即所以增强记忆之能力。一(此条前句因原本烂失而脱漏),无不随时称述,以期唤起儿童爱国之精神。

一、读地志不可无参考地图。兹特制简明彩色地图一册,与本书相辅而行。然我国字体, 难于缩写,书中所有地名,断难悉载。本馆别编详细地图,能兼购参阅,尤为便益。

一、外国地名,译音每多歧异。是编所用名目,多准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舆地全科,间有节其冗长者。

一、以地理教授儿童,得力于书册者少,得力于口授者多。一切材料,看似板滞,一经善为指示,顿化活泼。故别编地理教授法一帙,采东西诸国已有成效之法,为小学教员举一返三之助,当于教学两有裨益也。

部本无“编辑大意”,不悉编辑意图和有关事项。

① ()内数字,指全书册数,下同。

② ②③一书有两个出版年月者,后一年月,为所见版本,如②;如只有一个年月,即为初版,亦即所见版本,如③,下同。

两套课本均先本国地理,后外国地理,纠正了《章程》所定课程的不妥。本国部分都包括全国和分区,但内容体系显著不同。谢本采取总论——分论

——总论的编排体制,前总讲全国疆域、区画、地势、土脉(注:指我国土地,分为山地、邱陵、原野、沙漠四类)、山脉、江河、湖泊、海岸、气候等项,后总讲全国人民、政治、军政、财政、外交、教育、物产、工艺、商业、道路、铁路、航路、邮政、电报等项。部本则采取先总论(总志),后分论(地方志),无后总。总论分上下,上总项目是全国位置、疆域、地势、山脉、海岸、半岛、岛、河流、湖泊、气候,下总项目是区划、人种、人口、宗教、物产、商业、道路。从此可以看出,下总设有谢本后总溢出地理范围的政治、军政、财政、外交、教育等项,这是部本一大优点。顺便指出总—

—分——总和总——分两种编排方式,是后来编中国地理教科书都采用的。两套课本讲分区,都是 22 个行省和 3 个外藩,不过编排顺序有所不同。

外国部分的内容体系大同小异,都包括通论、各洲总论、各洲邦土(分国)志。谢本通论包括地之形状、地球之运转、经纬线、五带、陆、水、人种、文化、宗教、政治、风俗生业。部本包括绪言(地理学之定义和分类), 数学地理(太阳系、地球之形状及大小、地动之关系、经纬度之理、五带), 自然地理(陆界、水界、气候、风、雨、物产、人种、人口),政治地理(国民之生业、民品之等差、语言之别、文字之别、宗教、政体)。

两套课本另外主要不同点:(1)同一课题,内容出入很大,尤其本国分区地理。例如课题为湖南省,部本讲其沿革,上起夏代,下迄清朝,用了 345 字,而谢本完全未讲。又如部本讲全省区划:九府、四直隶州、五直隶厅, 大字(正文)加小字(夹注),有 460 多字,没讲全省城市;而谢本恰恰相

反,讲了 3 个府城,没讲全省区划。因此,部本地名堆砌,臃肿难读;谢本简明扼要,易于掌握。(2)编辑体例,谢本采分课制(未分章),部本采分章制(未分课)。(3)谢本特制彩色地图一册,与课本相辅而行;另编《地理教授法》一帙,帮助小学教师开展教学,而部本未提这些工具。

为了进一步明了谢本非地理内容和部本沿革地理的材料,特各取一例, 照录全文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