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大陆,历时 22 周年,是近代中国兴办新学以来最长

的时期。其间学制虽承袭 1922 年的新制没有变动,但中小学地理教育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发展,兹概括如下:

小学方面,为减少教学科目,地理与其他科目合并设置是适宜的。低中年级的国语或常识,高年级的社会,地理常识均占有一定的份量和课时。当时人士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只认为整个常识课程标准曾一度目标悬得太高, 内容多而深,形式过于繁复。教材的编制,体现了多种结构,初小国语常识课本采用配合编制,是一种划时代的创作。高小社会教材,有时采混合制, 有时采分科制。应该说,用混合制才名符其实,否则科目上名叫“社会”, 而实际上教材分科编辑,分科教学,就呈现了貌合神离的现象,就分科编辑来说,部编《高小地理课本》,采用游记体配合其他方式,编得活泼,避免呆板叙述的弊端。

中学地理情况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下列几点:

1、在中学课程标准教学科目及其教学时数总表上,地理一科的设置逐渐扩大,尤其是高中,由原没有定位的选修范围进入必修范围,由必修一年改为必修三年。从 1932 年正式标准起,初高中各年级开设地理,每周 2 小时, 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行将告终,没有变动。课时比重保持 6%—6.5%。这种长期稳定的局面,在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上仅见于此时。

2、部颁纲领性文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经过一再修订,逐渐提高了质量。知识、能力、思想等目标愈趋全面而切当;尤其教材大纲方面,删除残余的非地理项目,加强本国地理分区的地理原则,增补必要的国防地理内容,调整外国地理的范围和顺序等,均符地理教育的主旨,有利于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问题在于初高中均授本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尽管课程标准规定各有侧重,教材编辑人员也注意衔接,但难免不必要的重复。

3、地理教材内容上,虽渗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尤其《实业计划》始终构成本国地理的内涵,但近代地理科学性大为加强,而且越来越显著,

科学的地理教育确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地理教材编制体例上,地方志千篇一律的老套头虽仍占优势,也出现重点组合、突出地区个性的办法。课文中插入提问属另一创举。原在小学地理课本中采用的分课制,此时中学地理课本也有采用。

这一较长时期,中小学地理教育取得进步和成绩,除上层领导重视(如确认地理课程设置,并定为抗战建国的中心科目)这一因素外,有赖于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尤得力于许多受过国内外地理专业训练的专家、教授的倡导和参与,在发展地理教育事业的同时,呈现地理教育思想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

不良现象主要是:学校领导大都轻视地理科目,把它当搭头货,可有可无;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差;一些粗制滥造、未经审定的地理教科书流行于国内,对地理教育也直接产生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