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学地理教学用书的编印
(甲)概况
国立编译馆教学用书编辑组主任陆殿扬,在 1947 年 1 月《中华教育界》复刊①一卷一期里发表一篇长文,题为《中小学国定教科书编纂之经过及其现状》,内容包括名称的研究、部编教科书的动机、历史、过程、已出版及已编成的教科书种类、结论等共 7 部分。在动机部分,说明部编教科书实在是当时②出于不得已的应急措施,并不是象目前一般人所悬想的“统治思想”或“与民争利”。在内容探讨部分,说明内容编制极为郑重,其特点约有五端:
(1)适合国策;(2)注重创作;(3)资料正确;(4)修订便利;(5)全国统《中华教育界》编者在复刊一卷二期教育论坛里,即主张“教科书应该开放”,理由是“我国自有学校以来,教科书的编印,向由各书局根据部颁课程标准自编自印自销,由于自由企业的竞争性,所以内容务求其精采,外表务求其美观,售价务求其低廉,而从事教育的人,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自从抗战期中规定由教育部控制统编统印统销以后,不仅售价高昂,使学生增加负担,而且印得一塌糊涂,有碍学生视力;至于内容,尤有不免有类《圣谕广训》①主张偏颇。有时甚至不惜歪曲历史事实,其不宜于民主思想澎湃之
① 该刊物创刊于民国元年一月,1937 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被迫停刊 10 年,社长舒新城,中华书局印行,与《教育杂志》同为国内教育性权威刊物。
② 指抗战期间 1938~41 年后方各省普遍发生书荒时期。
① 满清政府对于汉族的教育,以养成“忠臣清官”为宗旨,对于地方儒学的学规,亦不外乎这一教义。康熙三十九年所颁的“圣谕”十六条,至雍正即位时,又特别申述了一道,谓之《圣谕广训》。这一部书, 从此以后,就成了清朝的圣经,教育上训练的标准,全国臣民思想的重心。
今天,彰彰明甚。夫统治思想,非但不必要,亦且不可能。生于二十世纪的中国人,自有适合此时此地生存条件的意识。过去部编教科书之所以为一般人所诟病,不在于部编不部编,而在于内容之过度的党化。”在此舆论压力之下,教育部旋即决定:原由“七联”承办印行的国定教科书,自本年 3 月起实行开放版权;同时举行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会议,分别决定了几个要点,着重科目和教学时数的减少,及课程内容的简化与调整;颁布《审查学校教科书规程》,恢复“审定制”。继续使用的部编课本,经过修订,改由各书局印行,封底上改称为国立编译馆主编,署列编者姓名,标出教部“审定”字样。
抗战胜利后,未见有新编的初小国语常识和高小地理课本问世。上期教部自编的《初级小学国语常识》暂行本,至 48 年修订过 5 次,成为标准本, 由中华书局印行,编者列有吴织云、祁致贤、李伯棠等九名。教部征编的《高级小学地理》暂行本,到 47 年 12 月,由世界书局印行第一次修订本第一版, 编辑者为王毓梅、陈定年、赵廷鉴,校阅者为任美锷、李旭旦、胡焕庸、黄国璋、叶汇。修订的具体内容,未曾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