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上海至世界各大都会之孔道

印度洋地中海线北太平洋线南太平洋线西伯利亚线

旧日诸书,均无习题。该书于每章之末,附有习题若干,便于思考和研究,开地理教科书编制习题的先河。

该书被列为混合编辑本,实际上前为人文地理,后为区域地理(天然区域),与王钟麒的混合编辑本截然不同。庄尧年等三人文章中指明王书为分类的混合法,张书为变相的混合法,即自然、人文与地方志的大混合法。

胡焕庸评该书、太多理论,太用归纳法。”(《语出方志》1935,8:6) 诚然,该书内容既多又深,不适于作为初中教本,很少采用,即用之,亦系高中。

有资料载明:“起初采用混合编辑,后因师资难得,又用分科法编辑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以适应分科教授法者采

用。”用分科编制法编纂的地理教材,则有多套。商务出版的有: 王钟麒:《现代教科书初中本国地理》(2)1924、9、

王钟麒: 《现代教科书初中世界地理》(2) 1925、 9、

缪育南:《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地理》(2)1925、1、初版 1926、5、17 版

谭廉、陈铎:《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地理》①(2)1925、 7 中华出版的有:

丁詧盦:《新中华教科书初级本国地理》(2) 1925、8 初版 1929、3、11 版丁詧盦:《新中华教科书初级世界地理》(1)、1924、8

王、缪、丁三氏的《本国地理》都分三编,但内容迥异。第一编,王本叫“人和地理”,包括人的位置,人与地的关系、地球、太阳系 4 章;缪本

叫“地理概要”,包括绪论、天文地理、地文地理、人文地理 4 章;丁本叫“绪论”,讲中国国名、位置、面积和区画。

第二编,王本名“本国地理概论”,下分名称的由来,疆域的沿革、鸟瞰中的地势、山川的大概、海岸和长城、气候的差异、重要物产的分布、民族的精神、交通的情形、现代政制下的状况 10 章;缪本名“中国地理总论”, 下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两章;丁本名“地方志”,章数多,章目也杂,如北平及其附近、黑龙江与松花江、渤海湾与黄河沿岸、西江上游及广西边界, 云贵之交通与实业等等。

第三编,王本称“中国地理分论,分全国为 12 区,每区一章,章名依次为畿辅平原、关东平原、蒙古高原、秦晋山地、江楚平原、江浙平原、闽粤

① 谭编上册,陈编下册。他们声称:“本书编辑方法、根据《新学制课程纲要》之规定,注重人文地理。” 实际上,《课程纲要》并无此明确规定。但就商务编印的中、外地理课本册数看,仍是 8 学分的课程,各教一年。

海疆、苗疆山地、滇蜀高地、康卫高原、天山高原、陇右高原①缪本称“中华民国分论”,下立首都、中部七省、北部六省、南部五省、东北三省、西北一省、新增六省、热河、察哈尔、绥远、西康、宁夏、青海、蒙古西藏 8 章。丁本称“总论”,下分境域、山系、水系、地势、海流与潮流、气候、天产物、生业、住民、社会、宗教、教育、政体、军备、财政、外交、交通、结论 18 章。

以上情况表明:缪氏体制是承袭前期的,地方志仍以省区为单位:王、丁则标新立异,最突出的是地方志。王氏自谓:“分计划的单位不拘人为的单位,只就自然形势的联络关系,酌量分开——如江浙平原、康卫高原等—

—俾由原有的概念扩大一部,为较细的领会。所以分头叙述的时候,只以能够代表该地的精神为主,或举城市,是以牵动一地或竟影响到某一地带的; 或举名胜,足以表现某地的文化的;或举风俗,足以代表某地状况的;或举特产,足以表示某地特色的,随地而定,并不板板地把某项为叙述的中心。” 丁氏也自谓:“地方志之编纂,打破以前按省分区挨次特叙呆板之法,本游记体之精神,组织重要教材,排列于一线,使干燥无味之地方,为有情之联络,其关于位置、形势有总叙述之必要时,则用鸟瞰法描述之,务以措词明显,趣味横生为主旨。”

王氏的《世界地理》,谭、陈的《外国地理》,都是分洲、分国或分区叙述,无甚特异。但丁氏的《世界地理》却有可纪之处,其编制为“首地志, 次总论。地志先叙世界与人类,继分叙世界各国改造后之形象。总论则合世界之地文、人文,为总括的说明,并附列各表,以资比较。”结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分洲立编,“每编之末,加以概论及重要异同之点,为相互之证明,而于次编衔接处,更为有系统之联络,以期镕成一片。”情形如下所示:

亚细亚洲概要

亚洲概论亚洲之特色欧罗巴洲概要

欧洲地势与亚洲地势之比较地中海南北两岸阿非利加洲概要

非洲概论苏夷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之比较亚美利加洲概要

美洲概论美洲与太平洋问题大洋洲概要

大洋洲概论澳大利亚与阿非利加比较

丁詧盦的《本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在功能结构上做到多样化:“凡遇正文有须加说明者,则加注;有与正文相发明之材料,则加备览;材料认为有存在之价值而无须入正文者,则加附录。正文中重要关键所在,则旁加圈点以助记忆;或上栏加眉标,以便练习及整理。”(以上引言,均取原本“编辑大意”)

张其昀也编有《现代教科书初中世界地理》(2),未见原本,内容不详。

① 每章包括的省区多少不一:如天山高原只包有新疆;畿辅平原则包括京兆(民国的京都,即明清时顺天府),直隶、山东、河南;蒙古高原包括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外蒙古。

关于高中选修课,商务印行地理和相邻学科地质、天文教科书的,有下列几种:

王华隆:《人文地理学》(1)1925、8、初版 1928、6、3 版张其昀:《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地理》(2)1926、8 俞物恒:《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地质学》(1)1924、

顾元:《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天文学》(1)1926、

高中地质学与天文学教科书,以及周汉章所说高中选科采用的英文世界地理教本,内容不详。王、张两氏的高中地理教科书,简介于下:

王华隆之书,1922 年即已编出,由白眉初作序。初版时,标明“新著”, 自谓“本书于人类生活各端,叙述极详,以为实地利用之资,并博采东西地理名家最新学说,藉以增进学者之知识。”

该书内容分人类、种族、语言、宗教、国家、交通 6 章。以宗教材料最多,占全书 206 页的 1/4。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婆罗门教、佛教、喇嘛教各立一节,以基督教和佛教最详。前者内容除基督小传、基督教之略史外, 还编入基督教 22 个派别:罗马宗(天主教)、希腊宗(东教)、马丁路德宗

(新教)、赛休以脱宗、爱马利亚宗、克并宗、英国教宗、英国非统一派、苏国教宗、蒲立司比太良宗、独立宗、怕颇太特宗、卖基宗、冒邦比让宗、快卡宗、犹太浪宗、蒲尼冒斯布立自林宗、犹尼挂沙立司脱宗、自运顿不固尔宗、亚并将脱宗、瓦尔登斯宗、救世军。后者内容,有释加小传、传教之传播、佛教东来及 13 宗:三论宗、律宗、成实宗、湟槃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又分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摄论宗、天台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真名宗(一名密宗)。

该书不宜作为高中教材,一则非地理内容多,再则大多匪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三则行文艰涩。

张其昀一书,由竺可桢作校,载有长篇“自序”。开始云:“高级中学吾国改革伊始,于地理课程,尚无明文规定。”序文着重指出地理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接着说明编书的精神:“顾高中学生大致可分二类:志愿升入大学者居其少数,卒业后服务社会者居其多数。故高中地理教育,应有两重目标:一为学者之修养工夫,一为公民之修养工夫。质言之,科学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而已。余今编辑此书,原其精神,亦有二焉:一曰科学方法(讲中外地理学家的学说和中国天然区域的草创),一曰政治思想(讲地理知识经世致用)。”

关于中国天然区域的科学价值,序文是这样说的:“以前治中国地志者, 皆以政治区域为单位,不知省界因历史沿革而变,于地理上之天然形势,支配多不适当。其弊将如史家不究心于文化史上之‘时代精神’,而规规焉以王朝兴废为起讫,则必至昧迁革之源,失会通之旨。本书破除省界,惟就地形、水利、地势、物产、人口、语言、都市、交通、风俗、历史种种要素, 参伍稽考,分析综合,厘定中国为二十三区,是乃天然区域①以其简要明确, 可谓地理上之真正单位。然草创之业,疏漏尚多,当‘渐进而愈明,论久而后定’,然非如此,决不能上科学求真之轨道也。”

① 讲中国天然区域,《小学地理课程纲要》即已提及,但分区如何,并未昭示。23 个区,在《初中人生地理学》已经出现。王钟麒分全国为 12 区,亦属天然区域。但按初版时间,王本较张氏初、高中本均早。故中国地理分论始创自然分区,应推王钟麒。不过这种自然分区,非纯据自然要素。

全书除“导言”(叙述中国之地势、水利、气候、物产、民族和人口、都会和交通、政治区域、天然区域)没有主章外,余按天然区域分 23 章:

1、黄河三角洲 2、大湖区域 3、大江三角洲

4、东南沿海区 5、珠江三角洲 6、岭南山地

7、海南岛 8、云贵高原 9、西南三大峡谷

10、四川盆地 11、秦岭汉水区 12、陕甘盆地

13、黄河上游区 14、山西高原 15、滦河流域

16、东北二大半岛 17、关东平原 18、白山黑水区

19、塞外草原 20、外蒙高原 21、准噶尔盆地

22、塔里木盆地 23、西藏高原

分章叙述的材料,地形、水利、气候较少,物产、交通都会多。每区之首,皆有山川风物之提要。每区之尾叙述风俗,意在更好体现人地关系,特举“荆楚之风俗”课文为例:

大湖区域①通称楚地,或曰荆州。其人地关系,略如下述。

(一)大湖区域最称闳衍,良田美池,禾稻丰登,耕事男女合作,民多乐业。又有茶麻竹木陶冶之利,众货毕给,不假外求。居民优游乡井,不事远游。

(二)地滨大江,民习于水,善操舟,虽暴风怒湍,弄轻艇如驶。渔于湖泽,网■之具, 备极其巧。馔容以鱼蔬为常品。至于龙舟竟渡,角黍投江,凭吊古烈,亦见土风。

(三)江山明秀,气候淑美。虽竹篱茅舍,皆清雅淡远。远近舟楫,无不入画。民生其间, 往往清慧而文。所志唯书香,所业多文艺。虽农工商贾,趋向不同,然贵士尊贤,有同好焉。江西诗坛,相城文派,源远流长,卓绝于世。

除上述三点外,概述荆楚人文风气之变化。要之,大湖区域为近世中国文化之最纯正者。阻山带江,风气清美。学者勤于礼,耕者动于力。朴而不陋,刚而不屈。无旷士,无游民。衣食足故知廉耻,习俗厚故罕事争角。数十年前,无有极贫者。

据统计,该书上下册合计 764 页,均小字排印,有约占全书 1/10 的参考材料,插入地图和风景照片 100 余幅。地理教科书如此巨厚,无与匹敌。迄后,张氏有云:“地理教科书不出于下述两类:(1)纲要式,以数十页之书, 总括大意,此不便于自修;(2)读本式,详细而明白,学生能自阅读”(见

《中学地理法之商榷》。该书系用读本式写成,可见张氏编书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