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83 年 10 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在洛阳举行学术年会期间, 同时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决定成立六个地理教学专业研究组,并确定每个专业研究组负责人,其中地理教育文献研究组交我负责。嗣后,没有会员参加这个研究组,我只好单干。1983~85 年,除在湖南省、湖南师大两图书馆外,两度去北京,一次去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查阅旧中国地理教育文献,并将查得的文献目录整理成辑。目录分文件、书籍(包括教科书、教科图、教学参考书、复习丛书、教学法等)、文章三部分,按时间顺序排列,打印成册,于 1985 年 8 月在昆明举行年会时作为交流资料,自以为任务完成了。
1986 年春,由上述研究会确定、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委托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举办地理教学法助教进修班,应聘去该班讲授“中国近现代普通地理教育史”。为了教学方便,须备有教材。于是在已获得地理教育文献的基础上,一面继续蒐集资料,当年趁参加学术会议之机,曾去重庆市、山东省图书馆,一面整理资料,撰写成篇,赶在 1987 年 4 月讲课之前完稿,并交付打印。
讲课任务完成后,重读自编的教材,发现一些不妥和错误,于心不安, 深恐读者引用其中资料,以讹传讹。遂图认真修订,正式出版,以资补救, 兼可流传于世,填补缺门。但又顾虑当前我国私人学术专著,出版发行,困难重重,以致迟迟没有动笔。
1988 年秋,去函美国办的“中国改革和开放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申请出版资助。11 月间,该处复函索取书稿审阅,但由于书稿未修改好,没有及时寄去。正在修改期间,1989 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政治风波,美国政府公开干涉我国内政,实行制裁,该基金会随即撤销,申请资助之望成了泡影。但不管怎样,书稿还是修改好,以待时机。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褚绍唐、陈尔寿两位教授给予很多帮助;修改开始, 又征求他们的意见。依据他们的建议,既要保留得来不易的资料,又要突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在不变更原教材的结构和体系下,修正错误和不妥,补充必要的内容,将书名定为《中国近现代中小学地理教育史》。
以下作几点说明:
1、建国以来,一般史书根据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时期作出如下的划分:上起 1940 年鸦片战争,下迄 1919 年“五四运动”, 是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即中国近代;赓续下来,止于新中国建立前夕,是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即中国现代。当前流行的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国现代教育史,其分期亦复如此。本书打破这种历史分期的断限,从新确立 1940 年至
1949 年 9 月为中国近代期,包括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自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诞生之后为中国现代期,即从新民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从严谨的科学意义上讲,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并非等同。按照现在一般的说法,普通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地貌学、气候学等,既属于地理学,也属于地学,而地质学、气象学等,则纯属地学的范畴。但从历史的实际来看两者是通用的。有的把人文地理学亦称人文地学;小学自然科(清末叫格致,民初叫理科)含有地质学、气象学等的
地学常识,亦认为地理内容。本书所叙,虽以地理为主题,但也涉及纯属地学的部分内容。
3、百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遗产非常丰富,但旧中国文献资料星散各处,搜求不易;有些或成佚书,无从发现;有些徒知书名,未见原著; 有些成套的地理课本,册数残缺。即使接触的文献,除文件外,大多走马看花,匆匆手摘,挂一漏万,固属难免,尤可虑者,可能精华未取,有损光辉。而革命圣地的延安和曾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未去查阅。至于新中国地理教育文献,大部分属编者所备有,少数来自我校和我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馆藏, 有利于反复查对方便,因而保真性较强。
4、1933 年鲁迅说过:“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编者试图从一个侧面作点努力,以副先贤的厚望,但限于资料掌握不全,学识水平不高,所得的成果,不足以体现鲁迅所说的精神。至于书中剪裁欠妥, 分析失当,议论乖误,则期读者有以正之。
兹值本书出版之际,除感谢褚、陈两位教授的帮助和指教外,还应感谢褚亚平教授和张六政副教授。编者撰写本书的动力来自褚亚平教授。1983 年洛阳学术年会时,他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分组研究就出自他的主张;1986 年办地理教学法助教进修班时,他是该班的导师和实际的主持人,编者到该班讲课并写出教材,也由于他的推荐和要求。本书现在得以出版问世,则归功于张六政副教授的鼎力相助。去年 8 月间,他获悉拙著在寻找出版渠道时,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主动代为联系出版单位,签订协作出版合同,并承担校订及其它繁重工作。还有一些给予帮助和鼓励的同志, 恕未一一列举,在此统致谢意。
编 者
1991 年元月于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