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结论
未分项分课,内容不多。
概论构成上册,中部、南部、西南部三个地方和部分北部地方构成中册, 其余北部地方和东北、蒙新、康藏三个地方,加上结论,构成下册。
邓氏所编的本国地理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科学性强,组织严密。他在 10 多年前,曾就中学地理教材选择的标准提出 5 条,其首条为“限定是纯地理的材料”。深入分析其自编的地理课本,对其所选的地理材料“纯”得怎样,可见分晓。其二,文字表述仅正文和作业题,正文运笔虽简练,不蔓不枝,但材料多,叙述详细,从而篇幅过大,如中册就达 240 页。
这里,摘录一段课文,以觇邓氏对教材选择、组织和表述的一斑。
第二讲 台湾(一)[民族成分]台湾人口,据民国三十年统计,为 625 万人。其中汉人达567 万,超过 9/10;余则日人占 37 万,番人占 16 万人。其他共 5 万。汉人以来自福建漳泉两州的最多,广东嘉应(梅县)各县次之。广东人多系客家,操客家语,集中新竹一带;福建人则遍布于南北各处。语言分闽南、客家两系,民性亦略有不同。此种汉人大都为台湾割日以前移民的子孙,过去日人称之为本地人或本岛人,以别于以后前往经商的华侨。番人系台湾土著, 以马来血统而杂有东亚各种族混血;原来栖息于西部平原区,迄明末闽、粤居民大批移入,乃退避于东部山区。其居于山区核心的,与汉人相隔绝,迄犹保持其种族特质,野蛮成性,是为生番,今多称为高砂族或高山族。其居于山区南部与山麓台地的,因与汉人长期接触,日渐同化;平日在山耕种,不时下山与汉人互市,是为熟番,又称平埔番,人数较少。日人入境,大都为台湾割日以后,多从事工商业及大规模的垦殖事业,光复前操岛上的经济大权。
邓氏把所谓“生番”,描述“野蛮成性”;把所谓“熟番”,描述“日就同化”,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盖国民党对待国内少数民族,背弃了孙中山“一律平等”的主张,而继承了以前统治者的衣钵,采取消灭的政策,不是剿杀,就是同化,或剿抚兼施,并把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少数民族,视为野蛮民族,加以丑化。中小学地理课本的编辑者,谈到国内少数民族问题,大都持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张其昀在其所编的地理课本中公然宣传同化政策说:“要之,我先民同化政策,固已完成十之八九,其余之一二分, 则所望于后起者之努力耳。”(见《初中本国地理》上册第 49 页,商务 1932、7、初版)
最后,介绍一下中小学适用的地图集。见到中外史地编译社编制的《战
后新编中小学本国地图》,上海新鲁书店 1946 年 8 月出版,供高小和初中学生教学之用。其“编辑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本图编制以省各一图为原则,惟热、察、绥、宁四省比较荒凉, 每二省合为一图。东北九省以原系三省,且因篇幅关系,每三省合为一图, 总计为三十图。
(二)对于外蒙古地方,今虽已成为独立共和国,惟其脱离我国版图, 究系外铄之原因居多,故仍附于图末,以资国人留念。(总图上,注明已经公民投票,决定独立。)
(三)本图用黑白二色印刷,各省区虽无彩色划分,而以有粗红线为界, 观看亦一目了然。盖以当此一般人购买力薄弱之际,少用几种彩色,亦即所以为经济计也。
本图集的地图只是以政区、交通、城市为主。
战后新编的《世界地理教科图》有两种:一为陈铎、葛烺合编,一为金擎宇独编,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亚光舆地学社于 1947 年出版。正中书局亦于
1948 年 6 月印行初中用《本国地理教科图》。这些地图集的内容和编制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