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小学社会教材和中学地理教材

《小学社会课程暂行标准》在“教学方法要点”中明白指示:“社会教材,最好不用干燥呆板的教科书,而以活的社会为教科书。”马精武对此作出《社会课程到社会教科书》一文,①发表在《中华教育界》(1931,19∶4, 教科书专号)。文中提到教授社会,是不是要用教科书,当时有两种主张:

  1. 不用教科书,因社会是活的,时时刻刻在变动着,可以不必用什么教科书;(2)用教科书,以为不用教科书,教学时没有根据,还是有书的便利。

他在“结论”中说:“现在一般的社会教科书大都干燥呆板,所以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但是我们认为这不是社会教科书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教科书的编辑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教科书的使用问题。我们以为如果一部社会教科书能够编得很好,而教师又能活用它,那么,社会课程可以和社会教科书打成一片,再也不会有什么‘死’‘活’的问题发生了。”

再看当时小学的教学实际。厦大实小在试行时,坊问尚未按《暂行标准》编印教科书,“对于小学各科的教学材料,必须由教师参考,藉以编造应用。惟因参考材料和时间的关系,于编选时很感困难”(《报告》中语)。有的学校由教师编写讲义,印发给儿童学习,但油印模糊,有损目力,零散发给, 不便保存。由此可见,没有社会教科书给教学所造成的困难和不便。

《暂行标准》颁布后,各大书局都没有及时编印新社会教科书。迟到 1931 年秋,商务才发行计志中的《初级小学常识》(8)和《初级小学社会》(8) 两套根据新课程标准编辑的基本教科书。中华尚在悬奖向全国征求编辑新教科书的意见。事实上,暂行标准期间,各书局没有新编高级小学社会教科书。造成这种情况,与“最好不用干燥呆板的教科书”的指示有关。

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出教科书以前,小学使用的教材,仍是新学制和暂行条例期出版的常识、社会、地理等课本。值得特书一笔的,是北洋政府时期未见出版学生用的地图册,此时由丁詧盦、葛绥成合编、教育部审定、中华书局彩印的《新中华小学本国地图》(分省)、《新中华小学外国地图》

(分国)各一册相继问世。

与小学缺乏新编社会教科书相反,中学各种新编地理教科书却大量涌现。据前述王锦福一文所载:“此时期各地小书局出版之教科书,如风起云涌,编纂体式又出奇而竟胜。”的确,就所见当时出版中学地理教本的书局, 除商务、中华、世界外,有正中、开明、大东、钟山、北新、立达、建设图书馆、神州国光社等兴起。私家编印教本,目的是牟利,非“出奇”就不能“竟胜”,问题是“出奇”的教育价值有多大,值得深入研究和恰当评价。

就上列书局出版的中学地理教本,作不完全的统计如下:

① 全文包括:(一)社会课程和用书问题;(二)一般社会教科书的缺点;(三)理想中的社会教科书;

(四)怎样使用社会教科书(五)结论。

阶段

初中

高中

合计

书名

本国地理

外国地理

本国地理

外国地理

套数

8

5

4 4

21

另有两种高中教本未列入表内,是暂行课程标准期末设置的科目:(1) 邬翰芳的《最新中国人文地理》(北新 1931 初版);(2)杨文洵的《新中

华自然地理》(中华 1932 年 9 月初版)。

限于篇幅,不能将所有教本一一介绍,特从其中选择含有某种意义的教本作扼要的分析。

初中地理教本:

葛绥成、喻璞:《新中华本国地理(语体)》(2)中华 1930、7 初版1933、9、11 版

朱文叔:《新中华外国地理(语体)》(1)中华 1930、7、初版 1934、12、10 版

张国维、董文:《初中本国地理》(4)世界 1930、1、

董文、高松岭:《初中外国地理》(1)世界 1930、8、初版 1933、5、4

上列诸书,是遵照《初中地理暂行课程标准》编辑,经教育部审定的。

共同体现《标准》精神的,除贯彻三民主义的根本思想、采用游历和乌瞰的编辑方法外,外国地理还注重与中国最有关系的六国。

葛、张两家的《本国地理》教本①均先分论,后总论,都采用天然区域, 兼顾政治单位。但区域划分不同,兼顾办法不一,如葛本分“鄱阳洞庭两湖灌域”和“江汉平原”为两区,张本则合称“大湖区域”(即张其昀的分法); 兼顾办法,葛本是把省级政区与天然区域并列,天然区域如前列两区,省级政区如“四通八达的河南”、“青海和甘肃”。张本全书以天然区域为叙述单位,以政治区域为统计单位。两书有一共同点:都用语体文叙述。在功能结构上,葛本把“注”、“备览”、“提问要点”等材料,认为是弹性的编制,以便教师有伸缩的余地。

朱、董两家的《外国地理》教本,编纂体例非常近似:先分论,后总论; 分论用游历法,在游历一洲之后,用乌瞰法概括一洲;总论是在游历全世界之后,再用鸟瞰法概括全世界。这样,即使学生易于了解,又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知识。朱本提出“选材用约取法”,董本提出“除了总括用纲要式外, 其余都用读本式,叙述详尽,没有枯燥无味之弊;除了总论略取博观法外, 其余都用约取法,使学生不致泛泛记诵,有食而不化之弊。”两书叙述都用语体文。

董本独特之处,计有两端:(1)注意弱小民族,因中山先生说过:“要达到中国之自由平等,必须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所以对一切弱小民族,应视为与六国有同等关系。⋯⋯弱小民族的土地,为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殖民地骚动,足以使帝国主义者不安;殖民地独立,更是使帝国主义者崩溃。所以注重弱小民族,也即注重日、美、英、法等国家。

① 配合教本,编印教师参考的图书有葛绥成、喻璞的《新中华语体初中本国地理详解》(2),中华 1933、2 出版;马精武的《初中本国地理指导书》(4),世界 1930、7 出版。

  1. 欧亚两洲,本为一个大陆,称为欧亚大陆。本书打破以前欧、亚分叙的成例,并在一章叙述。此于讲述天然区域,固易明了;即于讲述苏联、土耳其等政治地理,也多方便。此外南北美洲,他的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山岳带,本相连续,本书也为一个大陆。

另外,杨文洵与葛绥成合编的《新中华外国地理》(1930 年初版,1934 年 11 版),用文言文叙述,未见教部审定字样,也未言明是根据《暂行课程标准》编辑。但在“编辑大意”中有表明《标准》之处,如“本书取材的分量,于约取法之中,仍采博观法,俾读者富于地理基本知识,而仍得世界大势之乌瞰。”全书编制是:首为绪论,叙述地球表面自然区划(大陆和海洋之分布)和政治状况(人类之生活区域和国家之组织)之大概;中为分论, 分述世界各国最近之状况及列国相互之关系;末为总论,就世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各重要事项,为总括的概述,以阐明人地相互之关系及现代人类进化之诸相。”

高中地理教本成套的,有下列两部:

葛绥成:《新中华本国地理》(1)中华 1931、9、初版 1932、10、5 版郑昶:《新中华外国地理》(1)中华 1932、8

葛书刊有教部审定字样,虽未明言遵照《高中普通科地理暂行课程标准》编纂,但含有《标准》中“教材大纲”的部分地理问题。全书由下列编章组成:第一编自然地理,包括中国地史述略,山脉的构成和分布、河湖的成因与分布、海岸的变迁和现状、气候的要素和区域、土壤、自然区域 7 章;第

二编政治地理,包括中华民族、政体和政治区域 2 章与文化、边疆、国防、

外交等问题 4 章;第三编经济问题,包括食、衣、住、行、水利等问题 5 章

和国内外贸易的趋势、富源的开拓、结论 3 章。编者定出如上的编章,其指导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点:

“1、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凡生物的改形、生物的进化、经济文比的发展、民情风俗的异同,没有一项不跟着自然地理为转移。所以本书特立一编,使读者得解释其因果,探索其系统,指示今后应当怎样去适应和改造的途径。

2、我国近数十年来,一面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面因国内生产还没有发达到相当的程度,致使国民经济濒于绝境。所以国人对于目前切要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不能不加以彻底的研究。本书对于此点,特加注重。

3、我国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一切交涉,无不酿成国耻,尤其关于边疆方面的种种纠纷,本书都根据事实,广引典籍,详细叙述,藉以激发读者的爱国心。”

本书讲我国东部的山脉,已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如课文叙述秦岭山系、南岭山系并不是昆仑山系的支脉;南岭山系的走向,系据法人戴普勒

(Deprat)氏的调查,说是从东北走向西南,美人彭伯利(Pumpelly)曾名之为震旦向(Sinian Derec-tion);叙述东部断层山系是:“秦岭以北重要山脉,大概从西南走东北,几和秦岭相垂直,他的构造是许多断层,最著名的,象山西的太行山脉,山东的泰山山脉。”“泰山山脉和长白、太行、秦岭都不相连,独立自成一系,他造成山东半岛的无数断块(Block),德人徐斯(Suess)氏曾称之为断层地垒(Shatteredhorst)。本书在功能结构上, 象葛编《初中本国地理》课本一样,有如次特点:“凡遇主要处,都用方体字排,务使醒目而便记忆。正文的出处及其他有应说明的地方,都加以‘注’:

一以昭信实,一以开读者读书的门径,使可进一步作自动的参考研究。又有与正文相发明的材料,或者材料有存在的价值而无须加入正文的,则加‘便览’。每章的后面,特别‘提问要点’,以便教学时候的研究。”(“编辑大意”语)

为了便于与葛书对比,特选录白眉初编、高中用、未经教部审定的《本国地理》(建国图书馆 1932、3)内容提要①于下:

此书著者感觉中国之大患,在边疆人口稀少,强邻逼处,环绕蚕蚀,国民不悉国疆具体之概况。故此书之编排,不取通常之惯例,采圆轮集中法,由外侧向内叙述,引导青年重视边疆。全书分上下二编。上编为国疆概要、地势体用、海岸、山脉、水道、地势、湖泊带;气候区及天产等章。下编分藩属撤废、国界蹙地、边疆八省二区、内陆高原九省、中陆低原五省、沿海六省(辽宁于边疆八省二区章叙之)及结论。叙述详明,议论扼要,对于撤藩及失地材料叙述特详,为其他教本之所无。下编分论中,加述国耻材料之要节,藉以激发国民发奋图强之志, 养成异日恢复失地之决心。并且随地说明建设要项,造就学生为实行建设人才,用意良深。

郑昶的《高中外国地理》也未见教部审定字样。象篇短文的“编辑大意”, 阐明编制的意义和步骤:

“地理之学,实人类现在的历史。在原始时代,人类活动受地理支配, 讲地理者自当以地理之自然状态,为人类地理学区分。一入帝国主义者活动时代,则人类地理学即不当以地理的自然状态的区分为区分。盖属于一地理学范围以内的一切山川、人物、都市、港湾等,已皆因人类的活动而各异其形势、用度、以及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情形。若仍以地理之自然区分为编述地理之区分,未免失之呆板,失之割裂,不足以表现活动的地理意义和情形。(注:圆点系郑氏自加)

本书编述以现在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结果——政治的、经济的势力范围所及的地区为区分。分别叙述(1)某区分的人类活动所占有的自然地理的现象,与其人类活动的关系。(2)某区分的人类活动,与其自然地理的支配与改造作用。如此比较容易表现世界各帝国主义者、或各弱小民族、或各帝国主义者与帝国主义者、或各弱小民族与各弱小民族间,在现在地理上整个的情形。以前以自然地理的区分叙述极感困难的地方,例如,纷拢的巴尔干、破碎的非洲、列强争逐下的太平洋诸岛等,现在都可以人类活动的情形为其相当之主轴,作有情致的编述了。

根据以上意见,故本书编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编述现世界地理舞台上的主角之本国地理以明了各主角——帝国主义者,在现世界的活动能力, 与其本国地理有若何之关系。第二编即进而叙述各帝国主义者表演其活动能力,以扩张其势力范围,明争暗斗,而造成现世界地理的实际情形。第三编更进而叙述各帝国主义者支配下的世界地理的各种情形,综合起来,以明了整个的现世界地理。”

全书除绪言外,分 3 编 25 章,未立节。大小标题虽活泼,但目录纷繁, 如第一、二、三编依次标为世界地理舞台上的要角、列强竞争中的世界、综

① 摘自王锦福一文。王系白眉初的学生,对其师所著的教本未作批评。白眉初,河北省卢龙县人,前清北洋师范历史地理科毕业,学部奖励举人,曾任东南大学教授、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另编《新建设时代初中本国地理教本》(2)(建国图书馆 1931、7 出版,1933 年版大加修改)。

合观察下现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第二编分 13 章,前 4 章标题依次为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发展、国旗不夜的英国及其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的向外发展、美英日对立中的前途;章以下的子题,如第二编第四章是:国际资本主义竞争下的太平洋地位、太平洋的竞争者及其位置、英日美在太平洋的竟逐点。

该书编者虽未明言遵照《暂行标准》编制,但所立编章与其“教材大纲” 有些暗合。该书介绍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情况,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世界眼光,但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如把列宁缔造的苏联,与美、英、日、德、意等国,同列帝国主义者;又如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外侵略的根源,不从帝国主义本质上分析,而说成土国土地狭小,物产寡薄,人口却很拥挤,在人民经济上的分配,不能不向外发展以图补救,”从而先后夺取琉球、台湾、朝鲜、东三省等地。

此时高中普通科中外地理,结合《暂行标准》的“教材大纲”和葛郑两氏所编的教科书来看,打破了“方志式”的惯例,开创了“问题式”的新局。可惜,这种新局只是昙花一现。

这里所说地理教材,除教科书外,还包括地理教学图册,趁此说明教学图书的审查。

关于教科图书的审定,自国民党政府成立以来,迭经颁布审查法令,并做了一系列工作。1927 年 10 月,大学院公布《教科图书审查条例》16 条, 主要有:(1)中小学教科图书,非经大学院审定,不得发行采用;(2)审查图书以不背本党的主义、党纲及精神,并适合教育目的、学科程度及教科体裁者为合格。29 年 11 月,教育部公布《教科图书审查章程》,三项审查标准是:(1)适合党义;(2)适合国情;(3)适合时代性。国民党政府宣传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关于适合国情的规定,实际上是以反共为主要标准。

1929 年上半年,教育部通饬禁售本国旧图及旧史地教本。次年,部令各书坊嗣后本国地理图书,均应采用格林威基天文台的经线为起点计算;禁止采用文言文教科书及除外语教本外不再采用原本。21 年,世界舆地学社出版的实用世界挂图修订本,未遵令呈送覆核,取消其审定结果及审定执照。

坊者出版的教科用地图,向由教育部编审处负责审查。其经审定者有世界舆地学社出版中学用“中华最新形势图”,东方舆地学社的“最新中华一览图”,中华书局彩印的《中华小学地图册》、《新中华中等本国地图册》、

《新中华中等世界地图册》、“最新世界改造大地图”等,但无审查标准。到 1930 年,参谋本部、海军部会同呈准《水陆地图审查条例》。次年 6 月, 由内政部召集参谋本部,外交、海军、教育各部,蒙藏委员会商讨此事,均以舆图审查,极关重要,纠正方法,尤贵统一,乃将 30 年呈准公布条例,扩

充修正,于是年 9 月,呈准国民党政府公布施行,是为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并由参与单位派代表组成审查会,各负分配审查的任务。(详见郑鹤声《检讨》一文)

这段期间,张其昀写有《中学地理科挂图第一辑说明》(刊在《地理杂志》1929,2∶2),但未阅读,情况不明。唯一见到中小学使用的地图集, 是葛绥成编著、中华书局 1930 年 4 月出版的《最新本国地图》。本图集供高

小和初中地理教学之用。首列墨卡托投影的世界政区图 1 幅,次列我国地势、

地质、商埠、天产、交通、沿海各总图 6 幅,再次列多属几省联合的分图 11 幅。有如次一些特点:(1)各图上下框均注上世界通用的格林威基天文台为

起点的经度;(2)各图均附有小图;(3)除世界全图外,各图均列有比例尺;(4)图后均无文字说明。

从教学需要来看,有的图没有必要,如地质总图(又叫“地质约测图”), 用不同彩色表示太古界、下部和中部古生界、上部古生界、中生界、第三纪五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分布,以及花冈岩、斑岩、玄武岩、辉绿岩四种岩石的分布,高小和初中地理没有这些内容。反之,有的必需的图却没有,如气候总图。

从反映的主要地理事物来看,表示山脉、高原、河流分布的地势总图上, 不但把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认作高原,分别注在蜀滇黔高原和陇右高原内,而且把天山南面的塔里木盆地注为天山高原。在制图方法上,不但表示山脉仍用老式、象松毛虫样的山纹线,而且天产分布图上无图例,凡矿产、动植物均用文字在主要产地注记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