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封建的旧式学校
清代封建教育制度是经过历代长期演化而成的,学校分官学和私学。官学方面:(1)中央有设在京师的国子监,属于大学;专科学校有数学馆、阴阳(天文)学和医学;另有为清皇族子弟设立的宗学和觉罗官学,有为旗民
(满人)设立的八旗官学;(2)地方有按行政区域设立的府学、州学和县学, 总名儒学,不相统属。这些旧式官学有两大特点:(1)既没有启蒙的阶段, 也没有中学阶段。①后世有人认为地方儒学性质与中学相似(见陈青之《中国教育史》,1925 年版)。(2)清代教育以科举②为重,不但地方儒学为“科举入门”,即中央儒学——国子监也以科举为归宿。清初各级地方儒学设有教官,按清廷所定教学书目课习生员,迨后渐变成不负实际教育的责任,等于具文,到了清末,名存实亡。
私学方面:(1)有专教儿童的低级私馆,叫“私塾”是基础教育的场所;
(2)有专教成人的高级私馆,叫“经馆”,是科举的准备或补习机构。这时期的私学,还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聘请教师来家坐馆,一类是教师自行设学, 第三类是地主、士绅以“捐资兴学”为名,聘请教师在公共地方设学。各级各类私学,既无统一的规制,也无监督的机关。
就官学、私学意义而言,还有两类性质互现的学校:一类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书院,始于五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四朝,成为封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于蒙学阶段。清初以前,属于私学或半官半私,注重讲学。乾隆以后,全国大小书院多由官办,以考课举业为主,与地方儒学合流;只有极少数还保存钻研学问的空气,类似现在的科学研究所。另一类是社学和义学, 既有属于地方官学,又有属于捐资兴办的私学。前者设在各省府州县的大乡
① 清代以前,只有小学、大学之名。清代虽有过小学、中学、大学之名,但不是就学生程度说的,而是指学额说的,“ 每县学额,按文风高下,钱粮丁口之多寡以为差,分为大、中、小学。”
②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606 年),至清末 1906 年完全废除,历时一千三百年。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 并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权力再分配。历朝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清代考试方法最主要的是作八股文。自隋迄清,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都以科举为转移。
巨堡,年 12 岁以上,20 岁以内有志学文者入学肄业;后者多设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免费的私塾,主要为贫苦子弟而设。
与本书所讲中小学近似的,是当时普遍设立、影响最大的私塾。它是所有能受学校教育的人的启蒙阶段,所以私塾又叫蒙馆。私塾的学童年龄,一般是 8 岁到 15 岁,相当于后来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年龄。
当时私塾的课程不外读书和习字,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称“三、百、千”,属识字课本①)、《四书》为教材。读完后,预备进入士族阶层的,则加读《五经》、《千字诗》;不预备进入士族阶层的, 则加读《幼学》及各种实用杂字书。这些教材中,《三字经》、《千字文》、
《幼学》,以及《五经》内的《诗》、《书》,都含有一些地理、地学常识。
《三字经》,相传为宋末王应麟作,是流传最广的识字教材,兼备普通常识。全书 376 句中,只有如下 8 句带有地学意义: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千字文》,梁武帝时周嗣兴或肖子范所作,由叶韵的四字句编成。全
书 250 句中,带地理、地学常识的有下列一些句子: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嶽山宗泰岱 禅主云亭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幼学》,清程允升著,原名《幼学须知》;后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幼
学琼林》,共 4 卷。全书是自然、社会、地理、历史、伦理等方面的典故, 用骈语编纂。第一卷首讲“天文”,接讲“地舆”。地舆教材约有 1/3 可算不大准确的沿革地理常识,摘录于下: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是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浙江系武陵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地,又曰吴西。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 乃广东广西之域。河南在华夏之中,故名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 此为天下之五湖。
《五经》是孔子(公元前 551~479)整理或编写的。原只称为《易》、
《诗》、《书》、《礼》、《春秋》,至西汉时独尊儒家,才一一加上“经” 的称号。
《诗经》收集各国列代诗歌 305 篇,几乎有半数的篇章提到大小河流, 较少的著名山岳,以及镐京、歧下、牧野等若干地名。“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名称,就起源于《诗经·荡》的一首“文王咨,咨尔殷商,汝炰休(即自豪,炰音疱)于中国,⋯⋯”,又《民劳》一首“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① 识字课本虽不是儒家经典,但在内容上贯彻“三纲”、“五常”、忠君尊孔的说教。如《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千字文》中“孝当尽力, 忠则尽命”;“乐珠贵贱,礼别尊卑。”
当时这一名称所包括的范围,大致是商、周王朝直辖的地域,类似后代所称的中原。
《书经》是一部上起唐尧(约公元前 22 世纪)下迄秦穆公的《秦誓》(公
元前 624 年)的通史。其中的《禹贡》是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作品, 甚至长时间采用它的九州作为一种超时代的地理区划。全文只有 1,200 字。主要特点是穿插说明大禹治水有关山水分布的部位,和九州贡赋有关的生产发展情况,同时还设想到输送贡品的贡道,和由近及远发展情况的差别。根据分析,《禹贡》的地理内容,有虚有实,瑕瑜互见。
《春秋》是部春秋时代(公元前 722~479)简略的列国编年史。另有《公羊传》、《谷梁传》,申论孔子所记史实叙述方式的用意;还有《左传》一书,大致与《春秋》平行,偏重在详细叙述重要的史事。《春秋》一经,连带《三传》,也包含许多地理资料。(关于《五经》的叙述,均取材于王成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上述各种儿童读物虽有一些地理材料,但多局限于中国历史地理,以地名为主;光有文字叙述,缺少地图;而且最基本、最普遍的教法是课读(只点读而不讲解)和背诵两种,儿童死记一些脱离现实的古地名,在生活中起不了多少作用。顺带考察一下:那些由科举出身、所谓有“学问”的文人, 史地知识又如何呢?请看清末维新人士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痛切陈词:
“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析》)
“自考官及多士,多有不识汉唐为何朝、贞观为何号者。至于中国之舆地不知,外国之名形不识,更不足责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析》)
为什么中国旧式学校地理教育如此薄弱呢?主要原因:(1)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简单,加之闭关自守,与世隔绝,毋须学校向儿童传授广泛的地理知识。(2)科举制度的毒害,应试之士被禁锢于空疏无用的儒家经书中,且养成鄙视外国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在青年时间卖田读书,不仅读了大量古籍, 而且读了许多如数学、地理的新书。1905 年是科举考试最后一年,宣布废八股,改考经义、历史、地理。28 岁的徐特立欣喜若狂,赴岳州应试。他在考场上答出地理试题:汉之安息即今波斯,条支即今阿拉伯。而当时考场内却一片喧哗——我们堂堂大清帝国的臣民,为什么要考洋人的地方?⋯⋯
应当指出:极少数书院注意到算学、天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这类似高等教育的性质,不属基础教育的范围了。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 书院中广泛设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这使书院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起了很大变化,后来许多书院改办为新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