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修正课程标准期(1936.6~——)

(甲)《小学常识和社会课程标准》的地理内容和分科的小学地理课本

《小学课程标准》正式公布之后,施行了四年,各方又有请求修改的建议。1935 年 10 月,教育部邀集小学专家多人,商议修订小学课程办法。1936 年 2 月,又请专家起草初级小学常识科课程标准,同时修订其余各科课程标

准。是年 6 月,全部小学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同年 7 月,由教育部公布。在这次修正标准中,最大的变更就是规定常识为初级小学正规科之一;在此以前几次标准,常识部分,可分为社会、自然二科教学,现在是确定合并为常识科,不能再行分科教学。至于常识课程内容,以生活需要归类,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乡土生活、民族国家生活、世界人类生活五项,打破以前各种分列的形式。惟在高小阶段,仍分社会、自然二科。每周授课时间,初小常识科分别为 150、180 分钟;高小社会科为 180 分钟,地理占 60 分钟。

(Ⅰ)新订的《小学常识科课程标准》

第一 目标

(一)指导儿童了解个人、家庭、学校、乡土、民族国家以至世界人类等环境和内容的大概,并明白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① 民初全国有 6 所国立高师,即北京、南京、武汉、广东、成都、沈阳。只有北京高师经过力争,得以保存。抗日战争发生,河北女子师院合并,北平师大西迁陕西,再庆独存。

(二)指导儿童发现和解析环境中所有最重要最显露的问题,并培养儿童检阅自身、改造环境和复兴民族的愿望和能力。

(三)指导儿童探求知识的基础方法,并养成其自力研究的志趣与能力。第二 作业类别

(一)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生活劳动、人体生理及保健、社会关系、团体生活) 的认识,研究、实验、实践、记载、记载、发表等。

(二)乡土生活(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现象观察,内容调查、源流考查、问题检讨、实际活动的设计参加,以及各项研究活动结果的记载、发表等。

(三)民族国家生活(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现象认识,源流考查,问题检讨, 应行实践事项的设计、实践,以及各项研究的记载、发表等。

(四)世界人类生活的认识、比较、探索、记载、发表等。

(五)时事的分析、调查、研究、记载、发表等。第三 各学年作业要项——地理部分

“各学年作业要项”原是一个整表。表内左上角的分类间隔处,只标类别、要项、学年三项;学年项内,并列第一二学年和第三四学年,其下混合排列各科内容。原表形式不便于排印, 特作如次的改变:(1)以“要目”表示地理内容;(2)用(A)表示第一二学年,用(B)表示第三四学年,构成如下的形式:

类 别

要 项

要 目

家庭学校生活

自然环境的省察 ( A ) 1 、昼夜长短、四季时间等及其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认识。 2 、方向位置的辨别。

乡土生活

乡土自然环境的研究

( A ) 1 、本地地形、地势、山川名称和自然区域等的认识。

2 、气候(冷暖、燥湿等)的省察,本地气候变化(晴、雨、风、雪、霜、露、雾、雹)现象的观察研究,并开始记载温度气候等。

( B )本省地形、地势、重要山川名称和自然区域等的研究。

乡土经济的研究

( A ) 1 、本地物质生活资料来源(注意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的认识与研究。 2 、本地主要农产品种类、形态、生长情形的观察与研

究。 3 、本地主要交通路线和道路桥梁等各种类和材料的认识与研

究。 4 、习见交通用具(水、陆、空)种类,用途等的观察与研究。

5 、本地农田、工场、矿山、渔场、牧场、盐田、林场、商市(根据

实际情形)、各种生产运输方法的观察与研究。 6 、本地水旱风虫

等灾害的认识和防御方法的设计研究。 7 、本地和邻近重要市镇的观察或讲述研究。

( B ) 1 、本地土地关系的认识调查和改良的设计研究。 2 、本省

物产产销关系的大概认识和本省重要城市的讲述研究。

乡土政治的研究

( A )本地人口状况(数量、分布、职业别 等)的观察与调查

( B )本省的人口状况的认识以及省会的讲述研究。

乡土文物的研究

( A ) 1 、本地风俗和宗教的观察研究。 2 、本地名胜古迹和纪念物的实地观察及其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讲述研究。

( B )续前年 1 、 2 两项。

民族国家生活 本国自然环境研究

( B ) 1 、本国位置、地形,地势、山河等大概的研究。 2 、本国气候和生物分布大概的研究。

本国经济研究

( B ) 1 、本国农产资源和农业生产供给以及水利情形大概的研究。 2 、本国矿产、 渔产、盐产、牧产、林产资源和矿渔盐牧林各业生产供给情形大概的研究。 3 、本地工业(机械工业、手工业)

大概状况和各地工业特产情形的研究。 4 、本国商业、金融业

以及国际贸易(注意出入超情形)大概状况的研究。 5 、本国

水陆空交通及交通建设现阶段大概情形的研究。 6 、本国重要

都市的讲述研究。 7 、东北在全国经济位置的研究。

本国政治研究

( B ) 1 、本国人口状况、民族分布和政治区域的研究。 2 、本国边疆大概的研究。 3 、本国国防的设计研究。

本国文化

研究

( B )本国名胜古迹及其所包含历史故事的讲述研究。
世界人类生活

( B ) 1 、地球形状、昼夜运行、四季变化、日蚀月蚀、地震、火山等原因简单的讲述研究。 2 、大洋大洲名称、五带气候和生物分布

大概情形的研究。 3 、现代世界人种分布和重要国家位置大概的

研究。

时 事

/

第四 教法要点

(一)常识的范围,非常广博,本课程标准的编订,除了把民族的需要和民族意识的指导

做总纲,把儿童知识领域扩大顺序做范围外,并顾及以下四项原则:(1)现代性的(与现代生活有关并适应现阶段时代需要的);(2)一般性的(与多数人生活有关的);(3)生产性的

(能够指导生产鼓励生产的);(4)实践性的(能够指导行动和从儿童行动中探索问题的)。教材的选取与实际教学的进行,应时常顾及这些原则,并不得涉及非儿童所能了解的深奥理论。

(二)各学年作业要项的范围,分家庭、学校、乡土、民族国家、世界人类等,依次扩张, 实地应用采取教材时,可以把下列图解做支配的标准。

四、修正课程标准期(1936.6~——) - 图1

(三)乡土生活在经验范围内扩张步骤中,极关重要,大部分的常识教学可以从乡土问题出发,又归宿到乡土改进的研究。乡土的区域范围,可以把所在的城市或乡村及其附近地域做标准,如其这些区域不能赅括研究问题时,可以把“县”或“市”做单位。

(四)为充分发挥常识教学的现代性起见,时事研究的位置极关重要。作业要项里虽仅列一项,但实际从三年级起,应每周抽出一部分时间讲述时事。

(五)常识教学应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教师应当指导儿童搜索问题,引起教学的动机;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常作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以使儿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常识教学应以具体的活动为进程;如探索的对象是自然界各种知识,应常作实地观察和搜集标本实物等工作;探求的对象倘是社会界各种知识,应常作社会考察和参加儿童的实际社会活动。

(七)常识教学应时常利用环境,利用偶发事项;尤应与各科联络教学(和劳作、公民训练的关系更密切)。

(八)常识教学的教材,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以免陷于支离破碎。

(九)书本应视为参考性质,不能把读书科教学的方法教学常识、也不应为了书本文字的关系,妨碍知识研究的进展。一二年级大部分的教材,最好由各地方(如县、市)教育机关编辑要目应用。三四年级一部分的教材,最好由各省、市教育机关编辑要目应用,均以不用教科书为原则。

(十)常识教学应充分利用教具,对于标本、模型、地图、图表、年代表、词典等用法, 都应详加指导,以便儿童自己学习。

(十一)常识教学应有相当的设备,陈上列教具外,如学校园,沙盘⋯⋯以及观测气候用的指风针,雨量计、温度表、气压表和参考应用的图书等,均应于可能范围内酌量置备,以便应用。

(十二)上列设备,无论学校经济充裕与否,务以充分利用儿童自行制作、搜集或以廉价购置为原则。

上列新订的《初小常识科课程标准》,直到近代行将告终之际,才见有人作出中肯的批评。

小学教育专家魏冰心,在其所作《小学常识课程之演变与简化》(《教育通讯》1948、5∶4)一文中,认为其中的弊病是:“规定的教材范围,不仅作业要项的条目,有一部分比较抽象、内容繁简,大有出入;有一部分比较艰深,初小儿童,不易了解;有一部分与其他科课程重复;而且各学年的作业要项,仅分为第一二学年及三四学年两个阶段,似欠周密。”

在王志成、韩斐合著的《小学地理教师手册》(中华、1949、2、7 版) 一书中,指出这次《修正小学课程标准》的缺点:(1)理想太高,非一般小学所能普遍实施,即优良小学亦未必能切实做到;(2)内容太深,非一般儿童所能完全接受;(3)分量太重,非在规定时间内所能教授完毕。过些缺点, 以新订的《初小常识科课程标准》最为突出。

(Ⅱ)修正的《小学高年级社会课程标准》

只摘录与《正式标准》不同但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内容于下: 第一 目标

(一)指导儿童明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并增进儿童参加社会活动、发现社会问题、改造环境、服务国家等的知识和能力。

(二)指导儿童明了国家民族的现状和其历史、地理、文物制度的大概,并培养儿童救护国家,复兴民族的信念。

(三)指导儿童明了人类文明进化的情形和世界大势,并培养儿童协同以平等待我的民族,自求出路,并促进世界大同的愿望。

第二 作业类别——关于地理的

本国地理状况,世界地理概要和我国民族地位,世界大势等的研究、比较、记载、绘制、发表、参考图书、解答问题等。

第三 作业要项——关于地理的

(一)我国疆域、地势、山脉、河流、气候、物产的讲述研究。

(二)我国各省市区和蒙古、西藏各地方政治区分的讲述研究。

(三)我国重要都市的研究。

(四)我国人口分布,各地人民生活状况和移民侨民的研究。

(五)我国交通事业的研究。

(六)我国水利的研究。

(七)我国农工商等实业的研究。

(八)实业计画的大概研究。

(九)我国边界失地及租界、租借地等的研究。

(十)我国国防(海、陆、空)要塞等的大概研究。

(十一)我国邻接各国地理大概与我国地理关系的讲述研究。

(十二)世界重要各国的地理大概和世界大势的研究。

(十三)地球两极、赤道、五带、经纬线、水陆分布等的大概研究。

(十四)各大洲和世界人种的大概研究。第四 教学要点——与地理教学有关的。

(一)社会教学,应常和公民训练及劳作、自然、美术、算术等科联络,最好打成一片, 作大单元的设计教学。

(二)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与地理,以混合教学为原则,也得分科教学,但分科教学时, 应注意相互的联络,对于作业要项,并应斟酌变动,重加组织。

(三)社会教材的选择。应适合儿童程度为儿童所能接触或想象所能及的。

(四)社会教材的选择,须能启发儿童思想,不但注意过去和现在的情形,并注意将来的进化趋势和改良计划。

(五)社会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所能接触的本地社会环境为活的教材,从本地出发,推及国家、世界,而以本国为中心。

(六)教材如应用单元编制,可不必顾及地理系统,但教学时,教师仍宜引导儿童使用区域概念。

(七)社会科教科书或参考用书的编制,须内容充实,插图丰富,文字生动浅显(较同程度的国语教科书略浅)叙述具体周详,而有文学趣味,并附有简单的地图等。

(八)社会教学,应使儿童寻求因果关系,培养儿童的思考力。除最低限度必须记忆重要事实和名辞外,无关重要的零碎的事情和琐屑的地名等,无须儿童记忆。

(九)远足旅行是研究地理的最好方法,应利用机会引导儿童在实地游历,至少每学期举行一次。

(十)社会教学不但灌输儿童知识,启发儿童思想,并须培养救国图存、御侮睦邻、促进世界大同等的理想。

(十一)应常指导儿童练习看报,并养成儿童留心时事的习惯。

新订《初小常识科课程标准》规定以不用教科书为原则,但中华出版、蒋镜夫新编有《初小常识课本》。标明“修正课程标准适用”、中华出版、马精武等新编《高小社会课本》和“俞守贞等新编《高小地理课本》。钟山也出版王维屏、吴永成、汪德和合编《小学地理》。据钟山书局宣称,王维屏等合编的《小学地理》,取材新颖,富于兴趣,深合儿童心理,且与本书

局高初中地理教本一线相承,收循序渐进之效,为海内唯一善本。以上诸书, 均经教部审定,但未见到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