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应的控制
在实验目的明确、被试者已选定、刺激变量及操作也规定好了之后,如果把控制变量的控制方法也确定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反应的控制了。可以设想,对于一个刺激,被试者个体所进行的、或能形成的反应种类是无限的。例如,被试者在注视一个视错觉图形时,有时把这一刺激作为整体而观察,也有时只注视特定的一部分。显然,这就会导致不同的实验结果。于是,把实验中的被试者的反应控制在主试者所设想的方向上,这就是反应的控制问题。
以人作被试者,往往用指示语来控制被试者的反应,指示语乃是心理实验中主试者给被试者交代任务时说的话。使用指导语时,应注意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引起动机,激发兴趣。被试者来到实验室时,不一定对参加实验感兴趣。因此主试者必须利用言词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可能的范围内,告诉他们实验目的与应用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和合作的意义。
总之,指示语的内容与语调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近年来,指示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自变量,广泛地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内隐学习的创始人雷伯(Reber,1976)及其同事们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许多成果。他们的做法是:在内隐学习实验的学习阶段,向被试者呈现一系列由一套特殊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这些规则构成了指定各字母顺序的一种人工语法。给被试者的指示语,或是“学习并记住这些字串”(内隐学习),或是“试发现这些字串的内在规则,以便更好地记住这些字串”(外显学习)。换句话说,记忆指示语产生内隐学习条件,而规则发现指示语产生外显学习条件。在实验的测试阶段,向被试者呈现一些新的字母串,让被试者判断有哪些符合学习阶段所呈现的刺激的规则,又有哪些不符合。这种用指示语的新方法导致了记忆研究的新发现,即除有意识的外显记忆( ex-plicit memory)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