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记忆广度法

记忆广度法(memory span method)乃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kobs,1887)创用的,它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法稍加改动形成的。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 3 到 12 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被试者的反应,度量他能正确记忆多少项目。刺激内容可以是数字、符号、单词等等。为了避免误差,研究者一般得准备多套等价的材料,每个刺激只对被试者使用一次。表 9.2 是一套材料的样本。

实验一般从一个短的刺激开始,逐步增加长度,直到被试回答发生错误为止。关于记分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设每种刺激长度为三个项目,每一个完全记住的项目得三分之一分。假如被试者通过 6 个和 6 个以下长度的全部刺激,记 6 分。他还通

过一次 7 个数目的刺激,一次 9 个数目的刺激,但 8 个数目的刺激

表 9-2 研究记忆广度的数字表

972

641

1406

2730

39418

85943

067285

706294

3516927

1538796

58391204

29081357

764580129

042865129

2164089573

4790386215

45382170369

39428107536

870932614280

541962836702

(采自 Woodworth

et al., 1955)

没有通过,那么总分是 6+(2/3)。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有问题,于是引出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若被试者做对了 8 个项目的刺激,但没有通过 9 位数的刺激。我们知道他的“广度”至少为 8,但不够 9,于是取两数的中点记分。实验可以进行几轮,算出每轮的平均值再平均计算得分。这种方法就像心理物理法计算阈值那样在理论上有依托,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改良的方法。

对此,奥伯利(Oberly,1928)的一项研究常常被人引用。他的刺激系列的长度以 2 到 14 个数字不等,测量被试正确回忆的数目,结果如图 9-13 所示。图中 50%的正确率对应的实际广度量约为 8.7。

由于记忆广度的实验程序比较简单,因此一经使用就开拓出许多方面的研究,从较早的文献中可以见到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例如,记忆广度因年龄而变化;经过训练能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超广度呈现刺激材料,会使被试者降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