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 n 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 n(n-1)/2。如共有 10 个刺激则可配成 45 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如果有五种样品,A、B、C、D、E,则可配成 5×(5-1)/2=10 对。这10 对呈现次序如表 4-9 所示。

表 4-9 10 对样品呈现次序

样品

A

B

C

D

E

A B C D

E

- 1

5

8

10

- 2

6

9

- 3

7

- 4

-

(采自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1983)

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要消除空间误差(space error)——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现象。若第一轮以 AB 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中以 BA 形式呈现即左右颠倒。如果是相继呈现,则要注意消除时间误差(time error)——即相等的二个样品在先后不同时间出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若第一轮以先 A 后 B 次序相继呈现,则第二轮要按先 B 后 A 次序相继呈现。比较时,把比较的结果填入事先准备好的空表中,例如横 A 与纵 B 比较,被试者认为“A”更好,则在横 A 与纵 B 交叉处写上“A”;如果横 E 与纵 D 相比较,被试者认为“D”更好,则在它们交叉处写上“D”, 按此比较 10 次后,再倒过来比较,如纵 A 与横 B 比较,被试者认为 A 更好, 则在它们交叉处写上“(A)”,余类推。参见表 4-10。

从表 4-10 上可见对偶比较法数据处理的顺序。在全部实验做完以后,先把 A 行、A 列中“A”或“(A)”出现的总次数记在 A 列下面,余类推,并把第一轮与第二轮的次数加起来作为被选中的分数 C。因为每个刺激要和 n- 1 个另外的刺激相比,所以每个刺激和其他刺激相比的次数为 n-1。为了消除空间或时间误差,又要倒过来重比 n-1 次,因此每个刺

表 4-10 10 对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

A

B

C

D

E

A B C D E

-

A ( A ) A ( C ) A ( A ) A ( A )

-

B ( B ) B ( D ) B ( B )

-

C ( D ) C ( C )

-

D ( E )

-

第一轮

4

3

2

1

0

第二轮

3

2

2

2

1

总计 C

7

5

4

3

1

P = C

2( n − 1)

0.88

8

0.63

6

0.50

5

0.38

4

0.13

2

C ′=C+1

0.80

0.60

0.50

0.40

0.20

p ′=C ′/ 2n

+0.84

+0.25

0.00

-0.25

-0.84

Z

Z ′

1.68

1.09

0.84

0.59

0.00

顺序

1

2

3

4

5

(采自杨治良等,1988)激比较的总次数为 2(n-1),所以,在计算选中比例(P)时,要把选中分数 C 除以 2(n-1),但严格地说,每种刺激和它本身也应比较,只不过是不分胜负,故在每个 C 分数上都加 0.5,因其比较两次,所以要加(0.5+0.5)=1,把增加后的选中分数称作 C′,C′的比例 P′,可用 C′/2n 计算出来。根据选中分数或选中比例,只能得出被试者对刺激爱好的顺序,即根据数据可排出喜爱的顺序为 ABCDE。如果把 P 转换成 Z 分数,就可得出对各样品爱好的程度的相对大小。如表中 Z 行所示,因这个程度本来就是相对的,为了消除负值,可以把每个 Z 分数加上 0.84,使起点恰好从零点开始,结果如表 4-10 中 Z′行所示。

(二)对偶比较法 - 图1

(采自杨治良,1988)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这个被试者最喜欢“A”,最不喜欢“E”。根据Z′行数据,可画出此被试者对这几种样品喜爱的程度,如图 4-7 所示。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陈立等(1965)的研究,不同年龄的人都有类似的颜色爱好的心理量表,就红、蓝、绿、黄四种颜色而言,红最喜爱,其后的顺序是蓝、绿、黄(见图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