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4 抵消实验条件设计的实例

处理

操作方式甲

操作方式乙

操作方式乙

操作方式甲

结果

试验一之观测值

试验二之观测值

试验三之观测值

试验四之观测值

这种实验设计在处理 XA 的情况下得到两个数值,在处理 XB 的情况下也得到两个数值。统计时就通过分别求平均数后,加以比较。这样的实验设计, 既安排了二种操作方式在程序上的均等,同时又提供了估计随机误差的可能

性。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1)能较好地控制被试者变量,这是单组实验设计的共同优点。单组实验设计不但比两组实验设计用的被试者数量少,而且由于两种实验条件使用同一被试者,从而较好地控制了实验变量。(2)能较好地控制顺序误差。在心理实验中有许多变量与时间有关,例如学习、练习、迁移、挫折、疲劳等等。这些变量特别需要用这类实验设计来消除顺序误差。如果一半被试者所作的顺序为 ABBA,另一半被试者所作的顺序为 BAAB,那就抵消得更彻底。(3)时间上比较经济。这类实验一般观测次数不多,上面操作方式甲乙的比较,也只要通过四次观测就能完成某一被试者的实验。因此,被试者较易配合,以顺利完成实验,同时也排除了某一些实验误差。

抵消实验条件设计虽有上述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有两点:(1) 反应变量在时间维度(轴)上的关系是线性时才能使用。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反应变量在时间维度(轴)上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例如单纯的前影响作用,无论是从试验一到试验二,还是从试验三到试验四,都是后者受前者的影响。但是,当这些变量的实际效果与行为效果的关系是非线性时,则采用这类设计也不能达到抵消实验的顺序误差的目的。(2)对有些实验不适用。例如用两种学习方法学习同一实验材料就不适用。若一定要用这种设计,就必须改用同一被试用两种学习方法,学习两种难度相等的不同材料,才能消除练习误差,同时还应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否则无法进行比较。以上我们介绍了三类单组实验设计,清楚了这些设计所具有的优点。在心理实验中确实有不少运用这种设计方法达到较好效果的例子。例如:杨治良等

(1979)曾用单组实验前后设计,对痛的成分进行心理学研究。采用这种设计的出发点是愿接受痛刺激的被试者不可多得,为了弥补单组实验和被试者数量较少的不足,实验采用单组实验前后设计。在这样的设计中,被试者变量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因为能消除由被试差异引起的误差,从而对自变量的效果作出更精确的估计。同时,为尽可能减少单组实验中的被试者在实验中花费很多时间,实验采用了心理量表法记分,通过被试者一次反应,记录较多的反应指标,而这些指标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见表 2-5)。从表2-5 可见,众多的生理和心理指标增加了对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被试者较少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