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人类思想的脆弱性来反对这一制度

扼要复述。——一反对意见的提出。——对这一反对意见的一般反驳。——具体的反驳。——舆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进行到这里,也许应该扼要复述一下已经确立了的原则。这

项研究,按照其各个部分是联系到人的平等①,还是财产的不均现象②,可以被看作是有关权利或义务的研究;在这方面,这一研究也是同我们在最初演述社会原则时③所处理的两大问题相一致的,我有权要求别人帮助;他有权不被强力迫使进行这种帮助。他有义务向我提供我所需要的供应;我有义务不侵犯他的决定范围内的事:首先,他是否一定要向我供应,以及第二,供应到什么程度。

平等的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得进步和快乐手段的平等机会,乃是正义对人类的严格指示。社会的一切其他变革,只有构成这一原则的组成部分或者作为实现这一原则的步骤时,才是好的。一切其他现存弊端,只有在他们助长并会使这种不平等的条件固定下来时,才是应该加以反对的。

然而,我们还获得另一个真理,而这是同上述同样明显的。平等的条件是不能通过个人强迫而产生的,也不应该以全体的名义甩强迫手段使之产生,因此,为了达到这项伟大的目标和社会的最本质的进步,只有一种方式, 就是使所有者向需要者的让与成为一种不受限制的自愿的行动。为了产生这种自愿,只有两种手段,觉悟和好胜心。

这种手段,一般被设想为全然达不到目的的。预期富人“倾其所有以助穷人”④,通常是被当作“最为空想的理论。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某一行为是最能促进普遍利益的,这是一回事,说服他们为了普遍利益的考虑而积极地抛开有关个人野心或快乐的一切观点,这是另一回事。工于心计的人常常怀疑, 让他来作这样的牺牲,从人性上考虑是否合理;活泼而轻举妄动的人,即使承认这是他的义务,也有随时背叛的危险,因为有一些诱惑是对于道德脆弱的人无法抵御的”。

这种说法当然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的确也有理由相信,虽然人类思想是可以容纳无私的动机的①,但是德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不过是一种不能付诸实践的教化:如果竟非如此,利己和爱人,不论其本身有何不同,严格地考察起来,就会提出同样的行为准则来了。

但是以上论点,并没有解决反对意见中所提出来的难题。“虽然,脆弱、温和和朴素可能是这两种影响的共同指示,但是,从人类思想的气质看来, 是更容易以现场的影响为转移的。在宗教事务中,我们常常发现人们不惜犯一些小错,尽管他们受着那么多有关永恒的惩罚的恫吓。在一个丰富的宴席上,你要想宣传节制饮食的乐趣,多半是白费唇舌;野心勃勃不能自己的人, 你要想向他宣传什么名声和权利都是空虚的,也是无用的。这种情况就好象是企图用哲理去安慰一个悲伤的人一样,只能增加他的痛苦,这已经是个众

① 参见本篇第一章和第三章。

② 参见本篇第二章。

③ 参见第一卷第二篇第四、五两章。

④ 参见《马可福音》第十章第二十一节。

① 参见第一卷第四篇第十章。

所周知的笑话了。”

对于这种说法的反驳早已有所安排②。其可笑之处在于想象用单独一次冷淡的劝告,就能治好一个人的弱点,其实,要想治好一个人的弱点,需要的是对于真理的热情的信念和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正规教育。

我们不妨采用稍有不同的方式来谈谈同一个问题。我们在本篇开始时, 曾经试图确立财产分配上的正义的各项原则。我们现在探讨一下那里提出的原则,能否得到富人的确信;能否在不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得到确信; 能否得到穷人的确信。

能不能使一个富人认识到,他所醉心的花费很大的享受相对他讲并没有什么意义,而通过前面列举的其他三个来源①,即生存手段、花费不多的享受和促使智力和道德进步的手段,他是可以得到对于幸福或快乐最关紧要的一切东西的,这是可能的吗?能不能让他领会这种计算方法,“从他所喝的每一杯酒中,从他戴在身上的每一件装饰品中,”计算一下“为了使他得到这种奢侈品的供应,有多少个人被陷于苦工贱役、流尽血汗、忍饥挨饿、艰难困苦,被陷于可悲的无知和麻木的境地?”②这是可能的吗?在一个人把这些观念反复思考以后,印象很深而且不断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的情况下,他能不能最后引导一个富人,在个人爱好上,象个穷人那样过活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必然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顺便说一下,一个富人现在想要过得象个穷人的动机,是远远不如在这个问题得到普遍理解和人们的觉悟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这样的动机的。

如果,一个富人仅仅由于认识到正义,就有可能自愿地乐意象一个穷人那样过活,那么,我们就更没有必要犹疑而不敢断定,在这种事情上的正义感是可以在不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得到确信的,也是可以使穷人得到确信的,毫无疑问,在这方面对于正义的要求的理解,具有煽起暴动和骚乱的一定作用,如果我们设想的这种印象的逐步深入,没有与之俱来的思想上其他方面的相适应的进步,以及没有一种缓慢的但是不断的社会制度和惯例的改革。根据这种设想,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是,随着社会的广大群众的偏见和无知的减弱,对财富的重视以及现在人们对于财富的那种崇敬的羡慕,也必然会减弱。随着财富在社会的广大群众中失去敬重之心,财富对于享有财富的人和有办法取得财富的人的思想的支配也会放松。我们已经看到①,对于获得财富的最大刺激来自好胜心。那么,假定富人的积累和垄断的行为为人们所真正认识,人类思想不再幼稚得光看到财富所反映在富人身上的虚假光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要求惩办富人,而会把他看作是一个没有受到正义的最朴素的感情的最初步的教化的人。他不会遭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但他会自己觉出来自己被看作是人类中卑鄙的家伙。他就会象他现在竭力炫耀财富那样,转而竭力去隐藏财富。人们不必以为他有什么可怕,因为他的行为看来过于荒唐可笑,没有人会想去模仿。此外,他的财富也大不了,因为人类那时的独立精神和健全审慎的态度使他不会有多少机会玩弄现在的手

② 参见第一卷第一篇第五章第三段。

① 参见本篇第一章。

② 参见本篇第二章。

① 参见本篇第一章。

法,象富人能够用人们自己劳动的成果的一部分反过来驱使人们为他服务。由此可见,在人们理解了财富是什么东西,人类思想都熟悉有关财富的正确观念以后,目前不平等的情况就必然能够不停顿地逐步趋于真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