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教科书的内部结构

原历史教科书的结构比较简单,与之相比,新编各套历史教科书在内部结构上则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既要使得教科书的形式活泼些,增加可读性,同时,使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在学生的学习上发挥其不同的功能,提高教科书在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诸方面的实际效果。

新编几套历史教科书就其内部结构看,一般地都包括了教科书前的目录、全册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教科书中每一课(或是章、节)中,又都有文字部分和插图部分(含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其中,文字部分是主

要的,占据了一课(或章、节)的大部分篇幅,包含有“内容提要”、“正文”、“注释”和“习题”几个部分。有的版本教科书的文字部分附有一些历史原始资料。有的版本教科书还专门附有“阅读材料”,每隔三课一篇, 供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学习,如,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历史教科书在其《世界历史》下册中即编有“阅读材料”《詹西女王》、《凡尔登“绞肉机”》、《圣雄甘地》、《莱比锡审判》、《血战西班牙》、《诺曼底登陆》、《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伟大科学家一爱因斯坦》等。

如上历史教科书内部结构的不同部分,其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功能是不同

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地利用它和对之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俗话说,“开什么锁,须用什么样的钥匙。”

  1. 课文的文字部分

这个部分是历史教科书的核心部分,有关的历史内容主要是通过这部分的文字传递给学生。对于教科书课文的文字部分,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讲述和讲解。讲述是针对其属于史实的内容,讲解则是在史实讲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把握历史的本质及其规律。以前边引述的世界历史上关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为例,历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首先写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马丁·路德于 1517 年起来反对‘免罪符’,倡导宗教改革,得到广泛响应”;当时,“天主教会⋯⋯胡说买了免罪符,把钱投入钱柜中发出丁当响声时,‘罪’就得到了‘赦免’,灵魂应声飞升天堂。马丁·路德起草了名为《关于免罪符效能的辩论》即 95 条论纲,贴在教堂大门口, 揭穿说:教皇没有赦免任何人罪的权力,钱币入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对钱财的贪欲。路德的论纲,是向全德国‘放出的闪电’,一下子‘引起了燎原之火,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投入运动了’。后来,许多地区的教会特权被废止,建立了不受教皇管辖的新教会”。对于这段史实,教师显然就要使用叙述、描述和概述的“讲述”方法,向学生交待清楚,让学生仿佛又回到那个时代,了解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会、进行宗教改革、建立“新教会”的过程和它的某些细节。在这个基础和前提下,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地联系到课文中写的关于 16 世纪初期德国社会上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特别是广大的“市民阶级,也就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包括新兴起的手工工场主、商人、富裕的手工业者,处于无权地位”,以及罗马教皇把德国当作“教皇的乳牛”,肆无忌惮地掠夺德国的财富,因而教皇成为德国市民阶级十分痛恨憎恶的对象等事实,向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场斗争是以宗教改革形式出现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运动;马丁·路德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和领导人。这种方法即是讲解了。

考虑到学生的负担,现在几套全国通用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课文的文字部

分特别是其中的史实部分,往往采取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适当“分解”的办法。有的教科书(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广东、四川的三种版本)是用不同的印刷体或大小字加以区别;有的教科书(如北京师范大学版)则是用正文与注释来加以区别。其中的大字部分或正文部分,要求教师要讲授,学生必须掌握;而小字或注释的部分,只要求学生阅读,无需记忆。教师在讲授时, 对于这两个不同要求的部分,是应该予以区别对待的。有的部分(大字或正文)需要详讲,讲深讲透;有的部分(小字或注释)则可以略讲或者不讲。

但是,也必须看到,有的教科书的小字部分或注释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它们往往有助于很好地理解大字部分或者正文部分的重要史实,如,北京师范大学版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在讲到商朝的青铜器时,在正文中只是简略地写到:“商朝的手工业部门繁多,⋯⋯其中,最负盛名的还是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而在注释中则具体地介绍了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铜和一定比例的锡、铅做成的合金。在摄氏 1000 度左右的高温下,青铜被熔化为液体,灌入各式各样的陶艺里,制出种类繁多的青铜器。青铜器质地坚硬,表面闪烁着青蓝色的耀眼光芒。”在讲到那时候的青铜器精美绝伦时, 正文中举出典型的青铜器制品为例,说:“在商朝的青铜器中,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尤为著名,都是举世罕见的青铜珍品。”这段文字明显地过于概括, 于是在注释中对这两件青铜器珍品专门做了生动形象的补充介绍:“‘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鼎高 1.33 米,长 1.1 米,宽 0.78 米,重 875 公斤,是我

国也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高 0.583 米,重 34.5 公

斤,为现存商朝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方尊周身铸满龙、凤、兽面等花纹, 腹部四角分别铸有 4 只大卷角羊,是一件设计巧妙,造型精美的青铜珍品。”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还只是拘泥于就讲正文而不去顾及注释的话,显然学生就很难对商朝的青铜器有个确切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他讲述正文的同时,也要讲述注释的内容。当然,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或是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形式,也可以迳直地由教师自己给学生讲述。

前述,有的版本的教科书还在每课课文里,直接引用了少量的历史原始文献资料,让学生接触一点史料的原文。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二册“唐朝前期的繁盛”一章里,就引用了这样的三段资料。其中的一段是在课文正文中讲到“唐太宗治国,很注重纳谏。他认为,只有大臣敢于直言进谏,才能够弥补和纠正皇帝决策过程中的过失。⋯⋯魏征先后进谏200 多次,受到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时,征引的唐太宗著名佳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对于这些原始资料,教科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记忆,只是供他们阅读。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却可以在讲述正文时结合着征引这些史实,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人物的生动形象。有些原始资料主要是偏重于道德品质的懿言警句,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中引用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诸葛亮在《诫子篇》中说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在第二册中引用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等,教师可以不必非要结合着课文正文讲述,但是,由于这些原始资料的文言文比较深奥,让学生自己阅读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仍然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对一些难词难句给以释白,对引文的深刻涵义做出分析。

现在,全国通用的几套新编历史教科书,都在一章或一课的开头有一段

关于本章或本课“内容提要”的文字。它或是十分概括地勾勒出本章、本课内容的基本线索、重点知识,或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习本章、本课的兴趣。对于这部分文字,教师可以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 请学生念一下,当然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朗读,作为我们常说的“导入新课” 环节的一部分。同时,在讲完一课或者一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温一下“内容提要”,使之对本课、本章来个“提纲挚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内

容的线索和梗概。这时候,学生还会很自然地运用刚刚学习的本课、本章内容,顺利地回答“内容提要”中所设计的问题,得到一种获取知识后的满足和喜悦。

  1. 课文的插图部分

尽管还受着某些条件的限制,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历史课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现在几套通用的历史教科书都十分重视课文的插图,尽量地使之多一些、好一些,努力做到“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主要有图画和地图两种。

图画,按照其性质看,大致可以分成文物图和想象画两类。文物图,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北京人制造并使用过的旧石器

(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彩图)和四羊方尊,商朝武丁时代的卜骨卜辞和关于日食、月食的卜骨,湖北随县出土战国时的编钟(彩色),战国时各国的货币和秦统一货币后通行于全国的方孔圆钱,等等。想象画,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黄巾起义”图和第二册中的“黄巢像”、“曹雪芹像” 等。对于课文中的图画插图,教师于讲述、讲解课文文字部分时,应该充分地运用。文物图完全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如讲述商朝青铜器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课文中关于青铜器的文字内容,边让学生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插图,它既是教师讲述文字部分的史料依据,又使其得以形象化,图文配合, 相得益彰,完成学生对于商朝青铜器的认识和掌握。想象画,是后人概括史实加以想象而绘制的图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边讲述文字部分,边指导学生看,可以大大增强历史的形象化,有利于给学生再现历史场面或历史人物的风貌。

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文物图还是想象画,教师在指导学生看时,都需要把图画中的细节给学生讲解出来,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地观察每一幅图画, 而不是只在那里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似的进行浏览。

地图,也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重要插图。因为课文文字部分所叙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存在的, 而且这个环境如何,都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结果。这个地理环境在运用教学法则和符号系统处理并经过绘制后,便表现在了平面的地图上。

在教学中,使用地图插图,同样地也是要与教师讲述课文中文字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世界历史》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有一张“新航路的开辟”历史地图插图,上面标有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大小比例,西班牙、葡萄牙、中国、印度以及菲律宾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的位置,尤其是标明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分别探索新航路的时间和航海路线。这张插图十分准确、形象地再现了当时这一世界历史上伟大壮举的地理环境。教师在讲授该节“迪亚士和达·伽马的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三个题目时,便可以一边讲述课文中的文字部分,一边引导学生看这幅插图,并且使之完全融合起来,在插图上呈现出当时这些“航行” 的具体过程和情景。

在使用地图插图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古今地名的变更交待清

楚,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的“三国鼎立”地图插图, 上面有“夷洲”地名,文字部分还讲述了公元 230 年吴国的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的史实。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夷洲即是今日的台湾,当时的台湾叫夷洲;这条史实告诉我们,大陆和台湾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课文的习题部分

全国通用的几套历史教科书,在每一课课文后边都有“习题”部分,其类型或是“填空”、或是“名词解释”、或是“问答题”。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世界历史》上册在“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一课中就有“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名词解释和“简述德国农民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的问答题。“习题”是留待学生在课下去作的,可以是书面解答,也可以让其理解记忆,下节课时由教师提问,学生做出口头回答。但是,对于“习题部分”,教师也不能只是采取听任学生自己去做的态度,而是应该在课堂上加以布置和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告诉学生哪个题要求书面作答,哪个题只需要记忆,做好在下节课口头回答的准备;哪个题需要阅读教科书上第几页、第几段的文字或插图,然后才能答好等等。对于学生书面或口头回答的习题, 教师都需要给以书面或口头的批改,肯定其正确的地方,纠正不足或错误之处,并且综合学生在解题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全班同学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 目录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这两部分一个是在一册教科书的最前边,一个是在一册教科书的最后边,都不是就一课说一课,而是面对着整册教科书的内容,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最好是在复习课中使用。如,在复习一个阶段或者全册教科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边串讲历史内容,边让学生翻看目录,回忆这段历史是怎样一步步地发展过来的,体会一下这些历史事实的内在逻辑,从而收到把一个阶段或者全册教科书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的效果。对于“历史大事年表”也可以这样安排,教师一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讲,一边让学生翻看“历史大事年表”,使学生从时间的先后次序上,加深对于历史发展因果关系的认识,并且对于人类历史的进程有个清晰的印象。

最后,谈谈历史教科书的“阅读材料”部分。目前,在几套新编教科书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一套有这部分,这是因为此套属于“五·四” 制的历史教科书:由于学生初中有四年的时间学习,虽然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与“六·三”制的相同,但是,课余的时间却多于“六·三”制。因此, 在教科书中适当地编写一些“阅读材料”,可以满足这种学制的学生课外学习历史的需求。这些“阅读材料”,文字都不多(800—1000 字),每篇是一个通俗有趣的历史故事,还都蕴含有品德情操的陶冶意义。前边列举了《世界历史》下册“阅读材料”的篇目,现再举些《中国历史》的篇目,如《周公旦辅成王》写了周公旦的忠诚和勤于政事;《管鲍之交》写了管仲与鲍叔纯洁、崇高的友谊;《张衡十年成一赋》写了这位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勤奋、刻苦、一丝不苟于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加以讲述,只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时间阅读便行了。如果方便的话,教师也可以在讲授到课文正文的有关部分时,给学生作出适当的提醒,告诉他们本课后边有某某历史故事,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在课后阅读的

欲望。

关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还有两个问题是经常碰到的。一个是如何把教科书写得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一个是如何在创新中注意继承我国史书编写的优秀遗产。为了编写好北京师范大学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制初中历史教科书,我曾对之作过一些探讨,目的亦是希望能够为编写教科书及时地提供一点参考,很难说是全面和恰当,只能算作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过程” 的反映,现亦选录于下,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