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课前的备课

这即是指的教师在上一节课之前的备课工作。它大体上包括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钻研历史教科书的本课内容。

钻研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实际上是历史教师自己学习、领会教科书的过

程。这对于使用新教科书尤其重要。因为如前所述,新的历史教科书对于原教科书来讲,无论是从观点、史料、历史分期及下限上还是从编排结构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地体会、掌握了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才可以很好地教给学生去学习、掌握教科书,以其昭昭启其昭,否则便真的会成为以其昏昏使其昏昏了。

教师要钻研好历史教科书的一课内容,至少应该做如下几件事:

  1. 把握住本节课与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就一节课钻研一节课,只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要同时考虑它与前边讲过的课的关系及钻研一下后边与其有关系的课,从全书所述整段历史的高度去掌握本课所占的地位,就整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上认识其与前后课的内在联系。

具体说,这种“地位”与“联系”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从整体历史发展上看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五四”制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的第十三章第三节《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一课。首先,就要联系到前两节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内容,认识到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主要大臣,许多人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军,有的还曾经是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他们经常讨论隋亡的教训和治理国家的办法。⋯⋯因此,他(指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开明措施”。从而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生产得到了恢复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民生活比较稳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并且,这种政治、经济局面经过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时期直到唐玄宗的开元年间,一直延续下来并向前发展,终于出现了如杜甫《忆昔》诗中所反映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全盛”局面。正是这种繁盛的局面, 为唐朝前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使得唐朝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当教师讲述《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这课时就会发现,无论是对东西突厥的打击、安置,安西部护府(包括其属下设置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还是回纪、吐蕃、南诏、靺鞨等少数民族与唐朝关系的密切发展,大部分的事件都是发生在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在位期间,这显然是与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局面分不开的。

其次,这节课与后边的一些课也有有机的联系。如,《唐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一课里就讲了当时的唐都长安城十分繁华,居住着不少“少数民族人

士”;《唐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一课中所讲的唐朝通往亚洲和欧洲的陆路交通线,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今新疆、再经波斯可以到达中亚和西亚,往南也可到达天竺,即是唐朝初年打败了西突厥后重新打通、控制的陆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中讲到唐朝的音乐时,也讲了唐太宗著名的 10 部乐中就有少数民族的音乐,这正是唐朝前期与少数民族关系密切,在经济、文化上频繁交往的结果。

另一种是从专题历史上看的。仍以《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盾朝的关系》一课为例,如果从中国古代民族史的专题看,它首先是教科书前边《中国历史》第一册里讲的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及西域地区少数民族关系的一个发展,在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再往后边的一些课看,隋唐时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则与其后一些王朝统治时期的少数民族

和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而发展的。如,第十七章《与宋并立的辽、夏、金》中在讲到“契丹的兴起与建国”时, 便追述到“唐太宗时,契丹族归附唐朝,同中原地区联系渐多。唐朝中期以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河北、山西等地的汉人,不断地逃到长城以北,定居于契丹人住地。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东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在《女真的兴起及与辽、北宋的关系》一节中,还迫溯了女真族源说:“女真族来源于唐朝时的黑水靺鞨。”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在唐朝时就讲了“回纥族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在元朝讲到回族的形成时,则提到其民族中亦融合有维吾尔族人。关于吐善, 后边的元朝、清朝部分中都讲了其与中央王朝关系的发展。元朝时,提到“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和吐蕾政务。宣政院的第一任长官是吐蕃宗教首领八思巴。元政府在西藏驻有军队,并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对那里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开始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在清朝时,则进一步他讲述了清帝对西藏政教首领“达赖喇嘛” 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赐予及其“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和认可,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等制度的确立,此时,“中央政府对于西藏的管辖, 大大加强。”

很明显,教师们这样钻研历史教科书,就不会把本节课孤立起来,就一

节课论一节课,而会做到讲一节课时“胸有全局”,既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本节课一些概念的分寸和度,又有利于在联系前边历史知识时“温故知新”, 同时为后边的历史知识做了“伏笔”,收到历史知识系统化,将全册教科书融会贯通地教给学生的良好效果。

  1. 真正弄懂、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文字部分和插图部分,都需要我们认真地钻研和掌握。

文字部分除去前边说到的“内容提要”和“习题”要很好地进行阅读体会,从中了解本课的基本历史线索和重点外,重要地是要真正地消化掌握课文和注释两个部分。因为这两个部分是组成文字内容的最实质部分。

所谓钻研与掌握课文和注释,主要地是指钻研、掌握这两个部分所表述的历史知识要点及其结构。历史知识要点包括了本课中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现象与历史概念。知识结构则指以上这些“要点” 在一节课中是如何编排的。

一般说,一节课文总有一个题目,其下设有三到五个子目;这些子目往往是一个个的历史知识要点,它们都围绕着这一课题目所表示的中心思想, 按其先后编排于下,这便体现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所谓钻研、掌握历史知识要点,就是要真正地弄明白这个子目所写的内容,包括其史实和对史实的分析、评论。如,重要历史人物就应该弄清楚其生卒时间(或大体年代)、主要活动、成就或业绩以及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则要掌握它的发生原因、主要经过(始未)及其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历史影响、意义;重要历史概念则要弄懂其外延、内涵和与近似概念的区别等。在这里, 史实尤其要重视时间、地点(地域)、人物和历史情节;分析、评价,则要注意课文是“寓论于史”,已经将其渗透在对历史的叙述之中,还是“夹叙夹议”,专有分析、评论的文字。

钻研、掌握历史知识要点,应该注意科学性而且要细致严谨,不可粗枝

大叶,更不能够想当然以致最后错误地理解了教科书的内容。例如,在中国

古代史的教科书里,讲到西汉武帝时派遣张骞通西域,就要准确地掌握当时“西域”的地理概念,它从狭义上说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今新疆地方”; 从广义上说,“西域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和更远的地方”,而本课所指的西域主要是今新疆地方。在讲《唐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一课鉴真东渡时,教科书写他在日本“传播佛教”,教师就应该明白,并不是鉴真把佛教传入日本的,在此之前,日本即有了佛教,只是尚无严格的授戒制度, 因而寺庙紊乱,许多人随意可以出家为僧,于是日本天皇才派高僧入唐,邀请中国律宗大师鉴真去日本为其佛教建立授戒制度并为日本天皇、贵族和一些僧人亲自授戒。为此,教师自己还可以阅读一些有关佛教的书籍,弄清楚唐朝时候中国佛教的宗派情况(包括净上宗、禅宗、律宗等八大宗)和佛教中“沙弥戒”、“菩萨戒”、“俱足戒”等戒律及授戒制度。再如,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中,在讲到历次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于“赔款”白银一项,只有中英《南京条约》的计算单位用“元”,以后各次条约中的计算单位均是“两”。在这里,它们何以有这个区别,以及元和两的含义,教师也都应该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数。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包括中英之间)集中广州,主要折算货币是用银元(当时为西班牙的“本洋”,主要铸于西班牙属的墨西哥),《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货物得以销往中国内地,无论缴纳一些税或在交易中,都以银两计算了。另外,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赔款”一项除给英国军费 1200 万元外,还包括有商欠 300 万元和赔偿鸦片烟价 600 万元,这些在当时都是以“商品”的面貌出现的,故而仍旧以银元折算。以后的不平等条约,绝大多数的赔款内容则主要为军费了。这可能也是改“元”为“两”的一个原因。两和元所含银量不同,按西班牙“本洋”算,1 银元约为清朝库平银 0.72 两(七钱二分)。

钻研课文的历史知识要点,还要特别注意新教科书比原教科书的“更新” 变化之处,因为正是这些地方体现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几套新教科书在讲到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时,都不是像以前那样,把匈奴仅仅说成是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与秦汉王朝的关系是强大的中原王朝与一个边疆民族的关系,而是讲清当时秦汉统一了中原地区,匈奴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秦汉与匈奴的关系是两个强大民族统一政权间的“对峙” 关系。至于课文中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价的变化和史料选择上的更新,在新教科书中更是举不胜举的。这些地方,教师在钻研课文时都应该着意体会,从而更准确地掌握课文的知识要点。

关于文字的注释部分,前一章介绍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结构时已经讲过,它不仅如原教科书那样是对课文中一些文字的注释(如注字音、古今地名对照、原始资料字句的释白今译等),而且起到“分解史实”的作用,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与广东版的历史教科书更是如此。例如,前边提到过的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关于商朝青铜器的一段,课文中叙述得比较概括,而要想深入了解青铜器的成份、冶铸和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艺术珍品,就需要参照、钻研页下的注释,等等,非此,教师是很难掌握商朝青铜器的知识要点的。

一课的插图,有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两种;历史图片又可分作文物照片和想象画。它们都是紧密地配合着课文内容而插入的,是加强理解课文文字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插图,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同样需要认真地给

予钻研。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六章第一节《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印有秦王朝“统一货币”的文物照片插图。上面有统一货币前六国的货币(韩、赵、魏三国的铲形币,称“布币”;齐燕两国的刀币;楚国的黄金郢爱钱;秦国的方孔圆钱)和统一货币后全国通用的方孔圆钱。对之,教师要很好地钻研,弄明白各种货币的形样和使用情况,甚至一个形样的货币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其轻重、大小等也有差异的情况,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文字叙述体会它的混乱、不利于统一国家经济交流的弊端,更好地认识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在广东版《中国历史》第二册中有武则天、黄巢、一行、李白、杜甫、白居易、黄道婆、毕升、郭守敬、辛弃疾、关汉卿、李自成、李时珍、曹雪芹等一些人物像插图,便都是后人的想象画(有的是后人想象的塑像或木雕像的照片)。想象画虽然不如文物照片逼真,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使用,但是,由于其为后人依据历史记载而绘画或雕塑的,教师仍要好好钻研,体会它所反映的人物风貌、气质或特点, 并与课文的文字部分相结合,加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感受。

历史地图插图更重要。它是表示课文文字部分所述历史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不可或缺的插图手段;认真地阅读、钻研历史地图插图对于理解课文有着重要的意义。钻研历史地图插图,应该细致,务求准确地掌握地图上所显示的历史活动空间观念。如,历史地图插图中的各种“形势图”(像《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等),其上表示的主要是当时各个政权的地域范围及它们之间在空间上的关系(接壤与否,远或近等),对之教师都应该准确地掌握;其他如“疆域图”(主要表示世界各国的疆域范围及变迁和中国历代王朝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区域等)、“战争图”(主要表示战争双方或几方进军、退却、攻击、防守等的路线及重要战场)、“交通图”(主要表示陆上或海上的交通路线)等等,亦都一样,需要结合着课文的文字部分, 很好地认识其在地域上的历史特点。

钻研历史地图插图还要注意图例说明,准确认识地图上不同图例所表示

的内容涵义,应该注意历史上地名的变化和行政区划的变迁,明白历史上某些地方相当于今天的何地。为此,除认真阅读历史地图上标明的古今地名外, 还可以参照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当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共八册)和关于中国行政区划变迁的书籍,保证在地理概念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1.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这是需要在钻研教科书本课内容后才能确定的。

关于历史知识的传授目的,前边在钻研课文内容、明确知识要点及其结构中已经述及,此处不再赘述。对于本节课培养学生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则要结合着“大纲”中有关内容和本节课的实际认真考虑、深入挖掘, 然后再予确定。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武昌起义”一课,经过钻研“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内容,教师便可以明确这节课里既有对清政府卖国、帝国主义掠夺、霸占中国铁路筑路权的揭露,也有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前赴后继进行革命斗争、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的

讴歌(如黄兴负伤指挥广州起义、革命党人喻培伦的牺牲和“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起义前夕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给父亲和妻子写“绝命书”等);既有时武昌起义成功、清王朝专制统治被推翻的叙述,也有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起义后软弱表现的伏笔(如“邀请踏议局议员和绅商代表举行会议,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等),从而确定本课的思想教育目的主要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包括从革命先烈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公而忘私、舍身取义的崇高美德教育;同时,通过中华民国建立和清王朝的被推翻,也向学生进行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本课在能力问题上,明显地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透过“四川保路运动” 内容,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清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等)和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历史的能力(如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和妥协性的认识等)。

确定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一定要从教科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

点、可接受性出发,要实事求是,同时亦要对全册教科书作通盘考虑,定的应该深浅适度,体现出教学目的的连贯性和逐步加深、循序渐进。

  1.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指的是本节课所涉及历史内容的重要部分,它与一般内容相对而言。难点则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接受本节课的内容来说的;他们对有些部分容易弄懂,有些部分较难理解。较难理解的部分便是难点了。

一节课总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但是,它不应该由人为主观地确定,而要依据于教科书的内容自身,事实上即是依据于历史发展本身的实际。如,有的教师把一次农民战争课的重点定为起义的爆发原因,认为这样才能够从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观点揭示农民战争的性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有教师认为一次农民战争的过程应该是重点,因为只有讲清楚这个具体的过程,才能够看到农民战争的革命活动怎样打击了封建王朝和地主阶级;也有的教师强调农民战争的意义,认为这才是表示农民战争伟大历史作用的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课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角度强调科技部分是重点;有人从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的角度认为唯物论思想家应是重点;也有人认为我们是历史课,古代的史学理应当作重点。不言而喻,以上的看法都是片面的,都给人一种主观臆定的感觉。

我个人的看法,大凡历史上一次战争或事件,都不能从其原因、经过、意义中去确定重点,同样,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某一历史现象如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文化繁荣等,也不能够只选择其一个方面确定重点;而应该从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影响大小或占据的地位上,确定其重点与非重点,这里包括了历史时期(或王朝)、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等等。如,西汉与莽新,五代与唐、宋等时期相比,西汉与唐、宋应是重点,莽新与五代时期不能列为重点;就西汉的历史说,汉高祖刘邦、文景和武帝在位时期,显然是重点,而其它皇帝在位时期与之相比应是非重点;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了政治变革,但是从彻底性和历史作用、效果上看,秦国的商鞅变法更为突出,因此,商鞅变法被列为“新兴地主势力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一节的重点,而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等只是作为一般内容提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是,相比较而言,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

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从“开端”,到“大大加深”,到“彻底沦为”,起到的影响特别严重。在历史人物上同样如此,一次大的历史事件往往要涉及到许多人物, 但是其中作用最大的、业绩或地位最突出的往往被作为重点,如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晋文公,大泽乡起义中的陈胜,官渡之战中的曹操,淝水之战中前秦的符坚和东晋的谢安,北宋中期政治改革中的王安石,南宋抗金斗争中的岳飞和抗元斗争中的文天祥,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等。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亦然,同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在隋朝重点是讲它的创立,唐朝重点讲其发展和历史进步作用,明朝“八股取士”则重点讲这种制度的腐朽,不同时期各有着不同的重点。

一定明确,一节课可能只有一个重点,但是也可能有几个重点(譬如每个子目有一个重点),因此,我们不应该人为地在一节课中刻意地去硬性规定一个重点。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版《世界历史》上册“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一课就是一个重点,即 14—15 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而在《中国历史》第二册明朝“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课,则包含着“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两个重点。

难点需要结合着教科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同样地在一节

课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难点,也可能并无难点,都要实事求是。同时,难点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仅是某一个专门知识点的理解或头绪较多难于理清, 有的则是涉及到理论问题,需要依据史实给予理论上的分析,方可解决。前者如中国古代史中,通过北京人的头部特征和下肢骨的进化,说明他已是人类但仍残留某些猿类特征;张衡发明、制作的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僧一行实测于午线的“子午线”含义和意义等等,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往往不好理解。世界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属于头绪较多的内容,如果不注意条理清楚,学生常常觉得乱,难于掌握。后者,如世界历史上的美国独立战争,有个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还有个美利坚民族的形成问题,这些都是这场以民族独立战争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其中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就有一个学生较难掌握的民族理论问题;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垄断集团、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究其原因和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也都是学生比较难懂的理论问题, 等等。

第二,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把教科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才能够算是真正地完成。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给予高度的注意。一些有经验的历史教师都有体会,所谓备课包括着“备教材”,同时也要包括“备学生”。“备学生”即是要深入地了解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 这样备出来的课才会是有的放矢的课。

学生的情况,指他们已经具有的与本课有关的历史知识,包括小学历史课中学习的,从其它历史读物、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戏剧中获得的; 也指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年龄心理特征,如学生遇到某些国内外时事问题不能很好理解,而又与我们将要讲授的历史课有着密切关系的,或是学生成长中在品质道德等问题上产生困惑而可以通过历史课帮助其明确取向的。再如,

初中不同年级间和初、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情感等年龄心理上的差异等。 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与个别生谈话或向历史科代表了解,也可以

有意识地设计“问卷”,请全班或部分学生填答,然后进行分析、了解。

第三,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般地,这步备课工作又被称作是“组织教材”。实际上,即是在教师钻研教学内容后,结合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课时限制,认真地考虑如何把这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这就好比是一个作家、剧作家或科学工作者在他收集了足够的素材或是经过反复研究已经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后,总是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或心得、成果,最后通过小说、剧本或论文、专著等形式表述出来。这里,自然就有一个思路、选材和组织表达的问题了。

首先,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思路上应该基本上依据于教科书,不要搞“另起炉灶”。这是因为编写教科书时已经经过了一番编者的“组织” 工作,它已经充分地考虑了如何把规定的历史内容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加以组织编排,通过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编写出来。如教科书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安排内容顺序,教师亦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也照样去安排内容;教科书多予着墨、写的多的地方,教师即多讲一些;教科书一笔带过、少写的地方,教师对之轻描淡写。这样做并不是“偷懒”,而恰恰是尊重教科书,顺乎规律,备课不离“蓝本”。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世界历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按照教科书的安排,在这课中“美国参战” 的内容是在“大战的结束”子目中,但是,这位老师为了突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大战结束的作用,便把“美国参战”的内容放在“大战的经过”中去讲。据这位老师说,这是对教科书的一个改动。很明显,这种“改动”结果是费力不讨好的。这样做,一方面打乱了大战的时间顺序,把后边的历史事实硬拉到了前边;一方面也没有能够很好他讲清楚大战的结束原因,因为美国参加到协约国一边,确实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对于战争结束起了重要作用,反之,只把大战的结束归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果便会给学生以片面的认识,造成看问题绝对化的错误思维方法。同时,不能够真正地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狡猾面目,对于认识美国在大战中和战后加强控制世界的事实也无法更好地给予解释。这个例子从反面告诉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随意地改动教科书的安排,是不可取的。

其次,组织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依据于教科书,并不是说不要教师对之给予加工、安排,相反,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是有许多组织工作可做的。

例如,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的教师提出对教科书的内容应该适当地“化繁为简”,或者“变简为繁”,即是一种组织、加工工作。“化繁为简”指的是比较复杂或头绪较多的内容,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酌情于“简化”的工作。像中国古代史的商鞅变法等战国时期各国变革运动的背景,要从春秋时候讲起,内容较多且杂,教师便可以“简化”成: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一私田大量开辟,井田逐渐破坏一私田上出现新兴地主与农民的新的生产方式→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不断壮大,要求在政治上有更大的权力,在各国掀起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建立封建制度的变革运动

→其中最彻底、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这样,既把这段历史内容的

前因后果简单地勾勒清楚,又由浅入深地告诉学生关于生产力发展必然促进

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迟早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规律。再如,世界历史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内容头绪多并且复杂,学生不好掌握,教师亦可以将其“简化”成以下图示:

三、上课前的备课 - 图1 法兰克人的氏族贵族→封建领主 封建制度下的公 元 5-9 世 纪 罗 马 的 隶 农 、 奴 隶 农 奴

(法兰克人的贫困、失去人身自由的农民 基本对立阶级

使用这个“图示”再结合具体史实的讲述,学生就会好掌握多了。 “变简为繁”是说在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课文写得比较概括,就需要教

师利用小字和注释部分的史实或适当补充一点教科书以外的史实,使之丰满起来,生动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如,前边讲过的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关于商代青铜器的内容,显然是反映商朝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本课重点,但是,正文部分的文字却比较概括,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结合着注释中关于青铜成份和冶铸特点,以及对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具体描绘,使之“繁”起来,让学生对我国在那时候举世无双的青铜艺术有个形象、深刻的印象。再如,《中国历史》第二册讲到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教科书只是说:“唐朝初年,东突厥骑兵经常南下骚扰,威胁新兴的唐王朝。630 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等率领大军在阴山大败东突厥,俘获颔利可汗。” 文字很简单、概括。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打败东突厥对于巩固新兴唐王朝的重要意义,在这里依据新、旧《唐书》的记载,补充了一段史实, 形象他说明在唐军大败东突厥的消息传入长安后,唐朝君臣为庆贺胜利举行了盛大宴会,已是太上皇的李渊奏起了乐器,皇帝李世民亲自跳起舞蹈,宴会通宵达旦,君臣们欢庆了一夜。这样“变简为繁”地组织一下教学内容, 很明显地就把原来教科书讲活了。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也有的教师很注意突出历史人物的形象,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前边已经提到,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是按照旧史书的纪事本末体编写的,除了文化部分外,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以事带人”的写法,即讲一个历史事件,其中“带”出一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姓名。这样的编写方法,事件非常清晰,可是人物的形象却不突出了。如,商鞅变法,一般的教科书都是写了它的背景、变法时间、主要的变法内容及其意义,而对于秦孝公和商鞅却大多一带而过,给人们一种“见事不见人”的感觉。有的教科书虽然补充了一些商鞅和秦孝公的活动,但是,也很不系统,不能较完整地给学生以这两个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商鞅)的形象。北京市特级历史教师陈毓秀讲这课时,在组织教学内容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她打破了教科书基本上“以事带人”的编排方法,改用基本上“以人带事”的讲法,依据《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以商鞅在魏国不受重用,适逢秦孝公发奋图强、招揽人才之机,西入秦见孝公,两人谈了三天三夜非常投机,孝公遂命商鞅变法;商鞅立木为信、颁布新法,又与守旧贵族进行了斗争,最终在孝公死后虽被车裂处死,但是由于新法使“秦民大悦”,已经深入人心,因而推行下去,秦国也随之富强起来;这样一条基本线索,“带”着讲述变法的内容和变法意义。她的这一课教学,既讲清楚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又讲出了栩栩如生的商鞅、秦孝公等各种历史人物的形象,给学生以历史有血有肉的深刻印

象。

有的教师则十分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总是先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然后再正式讲述本节课的内容,效果也十分显著。时宗本老师的课即是如此。他在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第一课“我国最早的人类”,讲到北京人时,不是简单地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从时间、地点上讲北京人的体型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情况,显得枯燥乏味,而是先简单讲述北京人的考古发掘过程,说:“北京人的发现者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裴文中教授,当然这个伟大的发现同当地人民也是分不开的。我国中药店有一味药材叫‘龙骨’,北京西南郊房山县周口店有一座‘龙骨山’就生产这种‘龙骨’。当地老百姓常在山上挖到‘龙骨,,卖给中药店。后来有的科学家发现,所谓‘龙骨’原来是一些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

1927 年,科学工作者开始在龙骨山进行系统的发掘,不久发现了一枚

原始人的牙齿;后来又挖出一个上颚骨,上面带着三枚牙齿;到了 1929 年

12 月 2 日,在裴文中教授主持下,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消息发表,

震动了世界。这就是距离现在约有 70 万年至 20 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人的头盖骨发现以后,科学工作者们在周口店又陆续发掘出北京人的肱骨(上胳膊骨)、锁骨(肩骨)、月骨(手腕骨)和股骨(大腿骨)。这些骨骼化石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分别属于 40 多个人的。从 1927 年到 1937 年的十年之内,在周口店挖掘出的人骨化石、动物骨骼化石、石器等共计十万多件。在一个地点出土这么多古代人类的化石及其文化遗存,这在世界上其它国家从来没有过。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周口店,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原先发掘出的那些珍贵标本,被装入木箱,藏到协和医院的地下室里。协和医院是美国人办的,在紧急情况下,标本将被送到美国‘保护’起来。后来,日本人占领了协和医院,‘北京人’从此下落不明:是早被送往美国,还是被抢到了日本?美国人和日本人都说不知道。但是,有一条是清楚的,‘北京人’是被帝国主义分子偷走的。

1949 年北京解放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又重新开始,人民政府在此兴建了中国猿人陈列馆,这里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宗本老师这样组织教学内容,对于刚刚跨进中学大门听第一节历史课的学生来说,不但使其饶有趣味、由浅入深地步人历史殿堂,而且能够自然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时宗本老师在讲世界古代史时,考虑到一些外国古老的历史对今天中国学生来说势必是遥远而陌生的情况,总是在讲这些国家的历史前,先从现实说起,然后引导学生由近及远地去追溯它们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如他讲“古代希腊”时,就是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吸收古希腊“廊柱式”建筑的某些特点,现代的椭圆形露天体育场与古希腊在山坡上建筑的剧场的关系,美国航天器用古希腊主神宙斯儿子、太阳神“阿波罗”命名,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干古希腊奥林匹克城四年一次的盛会(会上要表演一些体育项目),以及“喜剧”、“悲剧”、“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等现代人们常用的名词亦都来源于古希腊等事实讲起,然后告诉学生,虽然现在希腊是一个小国,在国际上的作用也不怎么大,但是,古时候的希腊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由古希腊文化开始算起,到现在有三千多年,可是,现在我们随时随地还可以看到古希腊的影响,不但在欧洲是这样,在全世界各处也都是

这样”。在讲完这段以后,时宗本老师才在学生热切盼望了解古希腊历史的气氛中,开始讲授古希腊的“爱琴文明和‘荷马时代’”、雅典和斯巴达“奴隶制城市国家的两个典型”,以及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直到古希腊衰落的历史内容。

当然,我们不是要教师们在组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都照搬照抄以上的例子,但是,我们却应该从以上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实例中,体会到他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是怎样地匠心独运,并且以工作为借鉴、启发,很好地完成自己在备课中组织教学内容的这一重要步骤、环节。

第四,编写本节课的教案。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它既是教师钻研与组织本节课内容的最终落实,也是教师上课时的具体蓝本。编写好教案,一方面必须牢固地建立在前面教师认真钻研、组织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注意编写的格式和文字表述。它本身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即是一篇凝聚着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杰作。

一份历史课的教案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采用如下格式: 1.本课课题题目,授课班级和授课时间。

  1. 本课教学目的。

  2. 教学的重点、难点。

  3. 讲授提纲(常常是课堂上的板书提纲;现在有的历史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编有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参考)。

  4. 教学方法。

  5. 教学手段和用具。

  6. 教学过程(这是一份教案中最主要的部分,常常是教师准备怎样教这节课,即怎样写,其中包括课题及板书提纲,每个小标题之下的讲授内容;

    也包括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何处穿插提问或让学生讨论,何处挂出历史图片或历史地图、使用直观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还包括一节课的全部环节如讲新课前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小结新课和课上练习、布置课下作业等)。

  7. 本节课小结(可以写上自己上课的感受,体会到的优缺点,学生的反映,以及其他听课老师或领导的意见,供以后提高教学参考;积累起来,也是自己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说,年轻的尤其是刚刚走上讲台、新教课的教师,教案应该写得详细些,以便上课时能够心中有谱;对于年岁大些、已经教学多年、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可以把教案写简单些,甚至只写一个较细的讲授提纲。但是,由于教科书总在不断地更新、变动,史学的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生的情况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原则上讲一遍课,就要备一次课,同时写一份教案,那种一份教案教下去长期不予修改、重写的做法,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