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弹性和灵活性最主要地表现在“分纲”部分中国各段历史和世 界历史的“内容要点”上。

原大纲在“内容要点”上规定得较细、较死,而新大纲在这方面则表现出了较粗、较活的特点。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原大纲在“孔子”小标题下面规定有“儒家学派的的创始人。孔子兴办私学。教育方法,编订古典籍”等具体内容;在“百家争鸣”的小标题下规定有“思想家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军事家孙膑”等具体内容。显然,无论是编写历史教科书,还是教师讲授,这些内容都必须写到或讲到,而不应该遗漏或略去。新的大纲则不同,“孔子”和“百家争鸣”都各只是一个知识内容点,其下不再规定具体要求,这就给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历史教师以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你可以在“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小题目下多写几个具体内容, 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而少写一些,灵活掌握,不拘一格。

事实证明,新大纲的这个变化和特点,是它的很大优点,在初步的实践

当中,已经表明了出来。如,现在“一纲多本”的历史教科书,在同样的“贞观之治”这个标题下,如果按照原大纲的要求,就必须都写入“唐太宗用人和纳谏。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贞观之治”等内容,可是新的大纲就只有“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一个小题,其下便没有再做任何内容上的具体要求。于是,有的版本教科书写了唐太宗纳谏、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内容;有的增加了均田制、租庸调制;有的还写了上府兵制。显然,

各具特色,充分表现出了各套教科书的区别和弹性。

由于新大纲在内容要点上的弹性,各套教科书还有了更大的自由和余地,增删史实,突出重点或者适当地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如有的教科书以小字形式写入史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有的教科书加强了注释部分的“补史”功能、效果;还有的“五四制”教科书考虑到初中四年期间,学生有更多一些的课外时间,酌情编入了一点“阅读材料”, 供学生课外阅读,等等。

**第二,新大纲的弹性和灵活性,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体例上。**原 大纲在“内容要点”中,对于具体的历史知识是严格地按照编、章、节、子目的形式,进行编排的。以中国古代史为例,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三编封建社会。每编下面有章;每章下面有的设节;每个小标题下面有该题的具体知识点。其中,封建社会部分,在编与章之间,还专有以黑体字写的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标题”,用以概括出下面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如写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等等。这样算来,其内容要点部分,大体是六个层次,六种“标题”。这样的大纲内容体例,对于历史教科书编写来说,显然是限制得比较死的,它不利于“一纲多本”教科书的灵活编写。

新的历史教学大纲明显不同,它在内容体例上不再设编、章、节,而只是以汉字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符号加圈这样三个层次、三种“标题”加以表现,如,“一”、“1”和“①”。这就显示出了较大的灵活性,也给各套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留有了更大余地。事实上,现在已经按照“一纲多本”编写的几套历史教科书,有的以“课”为编写形式, 每册按“课”依时间顺序编排内容;有的则以章、节编写,每节一课时;当然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形式编写,如史话体等。这些不同体例,各具特点, 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毫无疑问,新大纲在内容体例上的变化和弹性,为我国历史教科书园地的五彩缤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