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史教学的技能、技巧第一节 历史教师的备课

一、基本概念

备课,指历史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都有体会, 备好课是上好课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有人将备课比喻为军事家指挥战争, “不打无准备之仗”和“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等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过去有人对备课理解得比较狭窄,认为只有上一节新课前编写一份教案才叫备课;其实备课的涵义是很广泛的。

已故的北京市第一位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曾把备课分作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他在讲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经验过程时说:“二十多年前,一位同行说,她备一节课,至少要用八个小时,才能写出几千字的教案。我当时怀疑: 为什么我备课用不了那么多时间?是否我对教学不负责?但自思并非如此, 实际是平时素有积累之故。二十年过去了,前一阶段,我受东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委托,为世界史教师进修班讲课,第一讲是‘原始社会’。在备课中我发现:这一次我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当年那位同行。原因何在? 显然在于这一讲需要广泛运用地质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知识,而我在这几方面的知识又都很贫乏。平时积累不够,到时不得不先行‘补课’查资料, 翻有关书籍,挤掉了思考消化、组织教材的时间,弄得顾此失彼,自己对这次讲课的效果也不满意。在若干年的教学生涯中真是‘习焉不察’,而在后来才渐渐认识到:所谓备课,原来应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备课指的就是根据教学计划、教材和学生情况组织一节课,写成教案;所谓广义的备课,那就是教师要广泛地积累知识,包括历史专业知识和其它有关知识。

一些同志常说自己备课是‘现趸现卖’。这就是平时积累的各方面知识还不够丰富所致。所以不得不在临写教案时东查西抄。由于来不及将所接触的材料细细消化,变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有机部分,讲起课来必然露出拼凑的痕迹。既然没有融会贯通,也就很难得心应手。这样备课,即使费去可观的时间,写成广播稿式的教案,也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说一个新手这样做是不得不尔,那么随着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就应该尽快地摆脱这一被动局面,认真地把广义的备课提到日程上来,进而为提高狭义的备课的效率创造条件。”

如何做到“广义的备课”,“进而为提高狭义的备课效率创造条件”呢? 时宗本老师把它归结为“积累知识”上。他说:“积累知识,包括历史专业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前者是首要的,其理明显,本文不拟赘述;后者也极其重要,但易被忽视。我认为: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扩大知识领域,积累广泛的知识则是中学历史教师业务修养的必要内容。”接着,他以自己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经验,阐述了作为一位历史教师所应该“积累知识”的具体内容。他说: “语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其实史学又何尝不如此?有人说地理学与民族学是历史学的两只眼睛。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世界史教学一开始就会碰到‘古代埃及’。学生在学完这一节以后可能会产生疑问:埃及人是

非洲人,是否就是黑人?古埃及人是否就是存在的埃及人——阿拉伯人?创造古代文明的埃及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古代印度的达罗毗茶人和雅利安人又都是些什么人?在中国史上,春秋初期的南方蛮族诸国——楚、吴、越尚被中国诸夏所歧视,为什么后来竟出现吴公子季扎、楚大夫屈原这样具有高度华夏文化修养的人?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江南地区走过一条在经济和文化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的道路。我国今天的汉族与历史上的汉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不是应该引导学生搞清楚的吗?地理与历史的关系就更加明显。例如世界史教材就曾多次涉及法国。仅课文中提到巴黎市的地名就有:凡尔赛、巴士底、蒙马特尔、巴黎市政厅、圣克卢门和拉雪兹神甫公墓。再加上课本虽未提到,但学生在其他场台也可能接触到的就有塞纳河、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卢浮宫博物院、爱丽舍宫、艾菲尔铁塔等等。又如自从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分裂以后,经过奥斯曼土耳其的征服、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分割与争取民族解放的长期斗争,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众多‘阿拉伯国家’都有哪些?它们的各自特点与共同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的要在课堂上出现,有的当学生问起,教师也必须予以解答。看来,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地理常识,而且应该对某些国家、地区的文化传统、语言风尚、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现状和与我国的关系等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字作品更为重要。古人说:‘文史相通’,不仅《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一些文学作品也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杖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为了了解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历史面貌,杜诗就不可不读。进一步说,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则把‘安史之乱’这一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有凭借裙带窃居高位的杨国忠、心怀叵测的胡人悍将安禄山、赤胆忠心再造唐室的郭子仪以及大诗人李白、艺术家李龟年⋯⋯成批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当然,文学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参考性的材料也不一定直接拿上课堂;但从一个历史教师的修养的角度来看,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却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世界史的教学存在着特殊困难,它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都和我们存在着莫大的距离。以欧洲国家而论,与我们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由于资料的缺乏和语言文字的障碍,我们能够掌握运用的材料更为有限。以古代罗马为例,他们的奴隶制大庄园不同于中国商、周的井田制;他们那军事、行政帝国也不同于以基本单一性经济文化为基础的秦、汉封建帝国。更具体他说,古代罗马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对学生的知识来说都是一片空白。如何使人物的活动、地域的风貌、事件的过程、战斗的场面等形象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就相对的意义来说,文学作品却提供了这个可能性。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不仅描绘了这场伟大的奴隶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而且提供了丰富的古罗马的生活知识。通过这部小说,还可以了解到罗马奴隶主国家的元老院、执政官、独裁者如何进行统治;强大的战争机器——罗马军团如何进行证战;奴隶主达官显贵们怎样的骄奢淫逸,又怎样的灭绝人性。另一部历史小说,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则反映了早期基督教徒的斗争。早期基督教,作为‘被压迫人的宗教’,在罗马横遭迫害。早期基督教徒对罗马统治者的反抗斗争,构成了罗马阶级斗争重要的一翼。关于中世纪,例如英国作家斯各特的名著《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则反映 12 世纪英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征服者诺曼人与土著盎格鲁·萨克逊人之间的斗争;农奴、工匠对封建主的斗争;基督教徒与被歧视的犹太人之间的

斗争;狮心王理查与其弟约翰亲王等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以及间接反映出来的十字军与穆斯林国家间的战争。近代史阶段,以法国为例,则有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的大量作品。它们反映了法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七月王朝、1848 年欧洲革命直到普法战争等历史阶段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巴尔扎克;列宁曾赞扬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红楼梦》的社会意义。在国外(苏联和西方), 引用文学作品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我认为,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是历史教师的份内之事,而引导学生涉猎一些文学作品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也要懂一些自然科学,要读一些科普读物,要了解重要科学家的生平。在中国古代史上,农学和医学等应用科学的成就是突出的。在中学教材中就出现过农学家汜胜之、贾思勰、王桢和徐光启;医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逸和李时珍等人的成就和著作。其中《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都是常见之书,浏览一遍,对于讲课就大有裨益。另有一些教材则与自然科学常识有更密切的联系。在世界现代史上,讲到华盛顿会议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这一问题。要讲明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懂得:什么是主力舰?在 19 世纪,主力舰曾是在侮战中决定胜负的舰种,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用则大大降低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回避不得, 否则就弄不清楚华盛顿会议‘裁军’的虚伪性,也无助于对战后英美——日本矛盾作更深入的理解。当然,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旁及涉猎的还有很多。积累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电影,这种艺术在时空条件上所受的限制最小,所以比其他文艺形式更为形象化。近年来大量上映的中外影片,其中不乏历史题材的或与历史有某种关系的。这就为我们的教学和获得知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罗马尼亚影片《达吉亚人》反映了罗马统治者侵略达吉亚

(今罗马尼亚)遭到坚决地、持久地抵抗的一段史实。其中一些镜头如罗马军团的宿营制度、军事训练、围攻城堡等等都是与资料记载相符合的。埃及影片《萨拉丁》反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主要的剧中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情节虽然搀杂着传说,但却可以使我们看到‘圣地’巴勒斯但的风貌、阿拉伯军民的敌忾同仇、西欧骑士们的骄横以及封建贵族们的阴谋权术。至于《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则不仅反映了拿破仑生平最辉煌的战役, 而且也对拿破仑称帝前后的一系列史实作了集中概括。甚至影片《吟公主》、

《佐罗》,虽然内容不是历史,但它们既然都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前者反映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后者反映 18 世纪末委内瑞拉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那就对我们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与时代风貌有所帮助。我国的传统戏曲——京剧和地方戏,以历史为题材的占有相当的数量。这些, 也应该被我们利用起来。与电影相比,旧戏从语言到服装、从史实到观点都和科学的历史存在着更大的距离,但只要我们善于把‘历史’部分与‘演义’ 部分区别开来,还是可以从中吸取某些营养的。”①

当然,广义的备课并不仅仅局限于广泛地涉猎、采集一些历史的和其它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包括理论的修养和不断关心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等,这些我们在“教师的进修”章节中将专门阐述。但是,我认为,时宗本老师的意

① 以上均见《时宗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第 17—22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 7 月出版。

见、看法还是很中肯的。它不仅为我们全面地解释了历史教师的备课,拓宽了备课的涵义,而且把我们历史教师的备课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其实,就“狭义的”备课而言,也不是仅仅只是上课前编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应该是包括了学期(或学年)前的备课和上课前的备课两种。

关于“广义的”备课,上引时宗本老师的意见已经讲得很明确了,下面我们专就“狭义”的备课,进行一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