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一、认识人类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这里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既有普遍的共同规律和道路,同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不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英、美、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国家, 无论是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还是它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道路、特征,都不相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人类社会不拘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民族,又都大致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这又是其普遍的规律和共同性的地方,如同哲学上矛盾的普遍性寓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特殊性之中。

因此,《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2 条中明确规定:“历

史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教学要阐明历史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揭示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

二、懂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和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生产力决定、制约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制约着上层建筑。关于这一基本规律和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⑨马克思的这段精辟论述,已经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

同时,还必须看到,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决不是消极无为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适合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能够对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只有这样,才是坚持了辩证法而避免了机械论。在西方,西欧、北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出现了“工业革命”,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促进生产力大发展,40 多年来取得了各条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0 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2—83 页。

战线的伟大辉煌成就,就都是这种“反作用”的最好证明。

《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最基本原理,在第 3 条中明确地指出:历史教学应该“阐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要阐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3 条,还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即历史上人民群众与个人的作用问题。

列宁在论述唯物史观诞生以前,“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之一时曾经指出:“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而“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①承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显然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分水岭之一。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也曾经十分清楚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

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创造作用,一般地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创造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事实雄辩地证明,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还是手工业的青铜、冶铁、陶瓷、丝织,无不都是奴隶、农奴、农民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生产斗争的结晶。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 更是广大工人阶级辛勤创造的结果。我们可以说,没有劳动人民,没有“劳力者”,就没有社会历史上的一切衣、食、住、行,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世界。

  2. 科技、文化的创造者。有些科技成果如我国古代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万里长城、大运河以及无数雄伟精美的宫殿、寺院、园苑、塔、桥等建筑,陶瓷、冶铸、纺织等行业的技术改进与发明,常常都是出于无名氏的人民群众之手。有些科技发明者留下了姓名,但是,他们也是劳动人民,如我国战国时的能工巧匠鲁班,河北安济桥的设计建筑师、石匠李春,改进棉纺织技术的黄道婆等。文学艺术上也有这种情况。《诗经》、《乐府》、南北朝的民歌,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的作品,其中不乏人民群众的杰作;白居易的诗所以优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每赋一诗先念给普通老妪听,待其听懂才作定稿。宋元的话本,直到明清的章回小说,不少也是先由民间说话人创作,而后才由小说家进行加工而成的。至于云岗、龙门、敦煌等一些艺术宝库,无论是其设计,还是雕塑、绘画更无不是经由多少劳动人民无名氏的艺术家创造而成的。我们不否认,历史上更多的科学发明和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些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劳动成果,但是,他们所以能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并颇有成就,首先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他们创造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同时,人民群众也为他们的发明与创作,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生产经验与生活素材。

  3. 阶级斗争与反抗外来民族压迫的主力军。如,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推动社会进步,出现一个又一个“大治”的根本原因;在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不论是“新模范军”、“大陆军”,还是巴黎人民一次一次的起义,以及林肯颁布的《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动员起来的农民、黑人奴隶投入南北战争, 都是决定这些革命最终获得胜利、成功的重要原因,等等。在反抗外来民族

①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586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26 页。

压迫和侵略的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比比皆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农村姑娘贞德的抗英壮举,中国中英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江浙人民的黑水党斗争,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抗日战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人民战争,对于反抗外来侵略、压迫所起的巨大作用等等,就是比较突出的例证。

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个别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正像列宁说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为构成的”。①这是因为人类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本来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人构成的;如果全部抽去个人的活动,阶级、阶层、集团不但不能存在,而且整个的人类历史也就会变成纯属虚无了,但是,对于个人的历史作用,又必须区别开他们活动的性质,明确他们的活动是在推动着历史前进,还是阻碍历史的发展。

推动历史前进的,如古今中外的革命领袖、英雄豪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阻碍历史发展的则是那些历史上的反动人物,如革命叛徒、民族败类、阿谀奉承的佞臣、小人、阴谋家,以及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社会渣滓之类。这里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看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是逆历史发展而动;是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是违背了人民群众意愿乃至压制人民群众的历史创举。孙中山先生说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两类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他们的结局,大致上说莫不如是!

因此,《大纲》明确地规定:“历史教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三、明确政治、经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组成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基本内容; 它们导源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谈论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要阐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首先,谈谈经济。关于经济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正像恩格斯所说的: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史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的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②。正是马克思的这个发现,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4 条中,明确地坚持了唯物史观的这一原理,指出:“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发展,主要是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教学

①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2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74 页。

应当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

其次,讲讲政治。政治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究其实质, 即是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问题。只有承认这种“反作用”,才是坚持了辩证唯物论,而避免了机械唯物论。

政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所要处理的关系,包括了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等,而其核心则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一个国家、一定时代的政治,无论是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是阻碍当时的经济发展,都集中地表现在国家政权的反作用上。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突出的矛盾是代表封建旧贵族利益的斯图亚特王朝,阻碍着方兴未艾的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便把革命的矛头,集中在推翻以查理一世为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上,并最后通过“光荣革命”,确立起保护、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利益的新的君主立宪制政权。在我国古代同样如此:当一个王朝政治清明、鼎旧革新、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时候,国家的经济就会发展繁荣,社会也会相对稳定,于是便出现诸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的国家大治局面;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对亚洲乃至世界影响较大的时候。反之,一个王朝政治黑暗腐巧、封建割据一方、内乱不已的时候,经济就会衰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凋蔽惨象。

我们还必须明确,由于国家政权是各个阶级或集团利益的最集中反映和表现,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阶级的矛盾和阶级的斗争问题。而这种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正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因此,《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5 条中,明确地指出: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两者的矛盾又集中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历史教学要用相当的篇幅讲述政治方面的内容,并阐明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大家知道,阶级内部往往又被分为不同的阶层或集团,而且它们之间也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斗争的,例如,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先进与落后腐朽之间的矛盾、斗争(如东晋南朝的门阀士族与庶族寒门,北宋中期的变法集团与反变法保守集团);表现为中央政权与地方封建割据势力之间, 以及地方割据势力彼此之间的矛盾、斗争(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也有的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相互倾轧、残杀的斗争(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明初的“靖难之役”)。这些也都是历史的事实。所以《大纲》在强调历史教学要用相当的篇幅讲述阶级斗争方面的内容后,紧接着指出: “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教学中也应适当反映。”

最后,说说文化。新《大纲》与原《大纲》相比,文化史部分有了明显

的增加,这是新《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 中,它专门用了一条阐述如何处理教学中文化方面的内容。

如前所述,按照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观点,存在决定意识,文化首先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关于“反映”,如我国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便是当时经济关系与政治变革时代的产物;世界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则是那时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资产阶

级向封建旧势力斗争的结果,等等;“相对独立性”,如,我国的文学由《诗经》体、楚辞的“骚体”到东晋南北朝的“田园诗”,再到唐诗、宋词、元代杂剧,直至明清的章回小说,就自有其内在的继承革新关系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其宫如科技、哲学、史学、艺术、书法等的发展,也莫不如是。

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如,战国后期韩非的法家思想对后来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奠定的重要理论基础作用;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卢梭、伏尔泰等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斗争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建立,所起的重要作用。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中的极其巨大的作用,则更是人所共知的。

这些内容在《大纲》的《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6 条中,都有明确阐述。《大纲》指出:“历史教学也应该重视文比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