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懂得规律,展望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带有普遍性和重复性等特点。一般来说,人们通过学习历史所认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地适用于认识现实。按照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层次性特点, 有的规律只适用于某一个社会历史阶段,而有的规律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对于后者,如果能够通过历史教育予以认识的话,那么它对于洞察现实社会的发展规律,意义就更为重大。

通过学习历史,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然后将其用于观察和指导现实的活动,古人已经懂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朝代的更迭是人们尤其是封建统治者们非常关注的大课题。不少人都在寻求这其中的规律,以求为当代找出能够长治久安之道。

④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708 页,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6 月版。

⑤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499 页。

⑥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759 页。

⑦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498 页。

⑧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498 页。

⑨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772—773 页。

⑩ 《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170 页。

西汉初年,刘邦的谋士陆贾即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在奉命说服赵佗归顺朝廷,接受赐封南越王并回朝后,被刘邦任命为太中大夫,接着,便与刘邦讨论如何才能得以长治久安。“(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刘邦)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以并天下, 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有惭色,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①在《新语》中,陆贾集中地阐述了历史上统治者如何处理好“德”与“刑”的关系:“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并把它上升到规律,解剖“秦所以失天下”的道理:“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 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正是据此,他建议刘邦“尚德”,针对当时的情况采取“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的“无为而治”的方针与治道。

唐初,唐太宗与魏征等“君臣论治”,亦是很好的例子。从总结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中,唐太宗君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在封建社会里君与民的关系,以及民心归向才是统治稳定与否之关键的规律。“贞观六年,(唐)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②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帝王创业与守成的历史规律。一次,唐太宗询问群臣:创业与守成何者更难?魏征回答说: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唐太宗自己也得出结论:“(房)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魏) 征与吾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③魏征和太宗所总结的这条政治规律,正是从无数王朝兴衰的历史中得出的。

君臣们认识到以上这些规律后,便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唐初现实,追寻如何使唐王朝得以长治久安的道理。关于君、民关系,唐太宗就明确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纵逸。”④ 为此,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关于如何守成, 魏征说得好:“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⑤君臣不骄不傲、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基本上与贞观年间相始终,

① 《汉书》卷 43《郦陆朱刘叔孙传》。

② 《贞观政要·政体》。

③ 《资治通鉴》第 195 卷,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④ 《贞观政要·君道》。

⑤ 《贞观政要·政体》。

正是因此,才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里少有的大治局面。

当然,真正全面深刻地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①其中有些属于人类社会的根本性的规律,不但适合于人类历史的某一个发

展阶段,而且适合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适合于现实。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规律,即是如此。“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②这条规律,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十分适用。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践,即是这一规律的绝好体现。

“述往事,思来者”、“彰往考来”、“总括前踪,贻海来世”等,一直是我国古代史学和历史教育所阐述的目的、宗旨之一。正是由于人类历史“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线贯下来的”,③历史规律带有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因此,学习历史就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过去,熟知现实,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人类的未来,预见将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孔子说过: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④这里,孔子只是从“损益”、增删的很肤浅的层次上来预见将来的“百世”,同时也带有孔子对历史的发展只看到量变而忽视其质变的思想印记,但是,他毕竟认识到学习历史,从历史演变的“规律”中, 可以展望未来,“虽百世可知也”。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从此,人们通过“鉴往” 而“知来”便真正地能够成为现实。“马克思丝毫没有陷入空想主义,他没有虚构和幻想‘新’社会。相反,他把从旧社会诞生新社会的过程,从前者进到后者的过渡形式,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①“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当前的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②

通过历史教育,让人们尤其青少年能够认清人类社会的前途,如李大钊说的“即不应该悲观,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地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世界。这是现代史学给我们的乐天努进的人生观”。③这对于树立人们和青少年的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有着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