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三国魏人写的《水经》,记述河流 137 条,郦道元从小就喜爱读它。此外,他还喜欢读《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等。他觉得这些书写的不够周详和完备。他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与古代地理书籍对照,发现地理现象是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发展的。上古的情况已很渺茫,因为部族的迁徙,城市的衰亡,河道的变迁,名称的更异,都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不把这些变化了的地理现象及时记录下来,后人就无法弄明白。由此他认识到,把经常变化的地理现象尽可能详细地记载下来是非常必要的。于是他决定选取《水经》为蓝本,为之作注。他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从而达到“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①的目的。这样一来,

《水经注》在内容和文字上都大大超过《水经》,河流数目由《水经》的 137

条增加到 1252 条①,而文字则三十倍于《水经》,达到 31 万多字,成为当时一部内容空前丰富的地理巨著,是北魏以前中国地理的总结②。它在地理学上

① 赵贞信:《郦道元之生卒年考》,《禹贡》半月刊,7 卷 1—3 期,1937 年。王成组在《中国地理学史》中提出生于 455 年。

① 王先谦:《水经注合校》序。

① 《唐六典》工部·水部郎中注。

② 侯仁之、黄盛璋《<水经注>选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63 年。

取得的成就主要有四项,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