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的才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率众攻魏将曹仁于樊(今湖北襄樊市),虏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时汉献帝都许,离樊城很近,曹操怕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欲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时为曹操的军司马,他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向曹操建议:“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 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这个建议,暗地里与孙权拉线搭桥,达成了联合进攻蜀军的密谋。结果关羽在魏吴的联合夹攻下,众叛亲离,一败涂地,荆州全部丢失,连他本人也落个身首异处。由于这一仗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对于后来的魏蜀战争影响很大。

魏明帝曹睿时,司马懿长期参与领导对吴作战,对战局有深刻认识。有一天,曹睿向司马懿询问对吴作战的方略,司马懿答:“吴以中国不习水战, 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堕,破之必矣。”

司马懿于太和五年(231)、青龙二年(234)曾两度领兵在祁山和五丈原抗击蜀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就双方的情况来说,蜀军有十万人,魏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魏占绝对优势。诸葛亮孤军深入,距离后方基地甚远,而且道路艰险,运输不便,所以军粮供应是一个大问题;魏军的背后就是自己的屯田基地,故粮食充裕。但诸葛亮善于治军,指挥若定,蜀军又经过长期北伐准备,训练有素,故从战斗力来说,魏则逊蜀一筹。在这种情况下,魏如与蜀采取速决战,失败的可能性不小,必胜的把握则无;但若据险坚守,以逸待劳,避免决战,不要多久就能把蜀军拖垮,可稳操胜算。曹魏朝廷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所以当司马懿领兵往拒诸葛亮时,魏明帝就向他下令:“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 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①。深谋远虑的司马懿当然洞悉那时的战局,所以他坚定地执行这一作战方针。尽管他的将领讽刺他“畏蜀如虎”,但司马懿仍轻易不与诸葛亮交锋。诸葛亮也千方百计地想引诱魏军出战,甚至把一套巾帼装饰送给司马懿,讥笑他像妇女一样懦弱。司马懿伪装大怒,向朝廷上表请求决战,实际上是想让朝廷出面制止作军事冒险, 以压服他手下求战心切的将领。果然,魏明帝迅即派大臣辛毗“杖节为军师”, 赶到前线,坚决制止魏军出战。在司马懿这种坚壁不战的方针下,使足智多

①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谋的诸葛亮竟一筹莫展,不能越雷池一步,他的北伐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司马懿的军事才略还表现在他对孟达叛魏和辽东公孙度的平定上。

孟达原是蜀汉的降将,曹丕任命他为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在诸葛亮的策动下,又欲叛魏归蜀。司马懿时领兵驻宛,他听到这消息后,一面写信给孟达进行假意安抚,一面立即倍道兼行,潜军进讨,仅用八天时间行军一千二百里,赶到了新城郡的郡治上庸城下。起初孟达给诸葛亮的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 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司马懿率领魏军提前二十多天迅速赶来,完全出乎孟达的预料,打乱了他的叛乱部署,使他陷于被动地位。当时“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魏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只有采取速决战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他一面派兵分拒蜀、吴对孟达的援军,一面亲率主力分八道猛攻上庸城。仅用十六天的时间,司马懿就破上庸,斩孟达,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魏明帝派毋丘俭率兵伐辽东,反为所败,公孙渊遂自立为燕王,并引诱鲜卑对魏进行侵扰。第二年,魏明帝改派司马懿领兵四万继续伐辽东。在出兵前,他们君臣之间有一段对话:

天子曰:“⋯⋯君度其(公孙渊)作何计?”对曰:“弃城豫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天子曰:“往还几时?”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 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步骑数万在辽水东岸的辽隧(今

辽宁海城县西)坚壁拒魏。司马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强渡辽水后,不攻辽东军的营垒,而直指公孙渊的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辽东军大惊,离开壁垒往堵魏军,司马懿纵兵迎击,三战皆捷,辽东军退保襄平,魏军进而围之。时恰逢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辽东军利用水势仍可樵采、放牧。魏将欲断其樵牧,司马懿不听,说:“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持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不久雨停水退,魏军遂完全包围襄平,并“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发动猛攻。公孙渊突围逃跑,被魏军击斩,辽东悉平。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病死。公元 265 年,他的孙子司马炎废掉了魏帝,建立起西晋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