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经注》在水文地理上的成就

《水经注》讲的是陆地上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全书记载大小河流 1252 条,名称有河、江、水、川、溪、渠、渎、沟、涧、伏流、峡、谷、瀑布等, 并按次序描述其发源、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流程、方向以及水量的季节变化,河水的含沙量,河流的冰期等。在给河流命名时,它有一定的指标,如河流的干支关系,长短大小,独流入海还是汇入大河等。如经水的指标是:“水出山而流入海者”;枝水是:“引佗水入于大水及海者”; 川水是:“出于地沟、流于大水及于海者”③。在描述河流的发源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紧紧抓住各个河源的自然地理特点作仔细描述。如卷九《清水》、

《沁水》和《淇水》三篇中,所记三条河流都发源在太行山东麓或黄土高原, 但在郦道元的笔下,这三个河源具有各不相同的河源类型。清水是一条以山麓分布的诸陂散泉为水源的河流,“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沁水是一条以山涧小溪为源流的河流,“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淇水则是一条以山崖断层瀑布为水源的河流, “水出山侧,颓波崩注,冲击横山,山上合下开,可减六、七十步,巨石磊砢,交积隍涧,倾澜漭荡,势同雷转,激水散氛,暖若雾合”。汝水的发源地,郦道元还对照地图和地方志,亲自进行野外查勘,然后写入注文。

黄河的流域范围和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郦道元大都引用历史文献予以说明,少数是他亲自调查的结果。如黄河支流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停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 方乃通注”①,这是道元调查以后的记录。

《水经注》中有不少运河和农田水利的记载。把先秦、汉晋以来各地泽渚、陂塘、堤堰的兴废状况作了较详细的陈述。以陂来说,共记载 109 个陂,

较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28 项。象都江堰、白渠、龙首渠、成国渠、灵积渠、郑国渠、六门碣等,都是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

《水经注》不仅记载有水河道,而且还注意记载无水旧河道。所记“今无水”的旧河道约 24 条。它可以为今天寻找地下水提供线索。

《水经注》记载的洪水,不仅有当时的,也有历史上的。这些历史水文资料是道元经过实地考察收集来的,非常宝贵。如穀水在魏太和四年(480) 发大水,“暴水流高三丈”。道元进一步考察,发现穀水千金堨的石人记载了“太始七年(361)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②。在伊阙左壁上,道元也发现了测水石铭上的记录:“黄初四年(223)六月二十四辛巳, 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齐比已下”③。

郦道元非常重视收集历代河水和泉水颜色的资料,水色不同,反映河水的所含物质有差异。黄河水色黄浊,因为水中含黄泥多,达到“一石水六斗泥”的程度。黄河、渭水的水色有时变赤,可能是含有大量氧化铁。有的河水呈黑色,有的呈绿色,而庐陵郡(今江西吉水县)南城中有一口井“其水

③ 《水经·河水注》卷一。

① 《水经·河水注》卷五。

② 《水经·榖水注》。

③ 《水经·伊水注》。

色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①。

《水经注》共记伏流 30 余处②,其名称有伏流、潜水、重源。但书中对黄河重源说的传播,对济水三伏三见的讹传,则是《水经注》的不足。所记30 余处伏流,大部分是可靠的。道元还把有些伏流周围的岩溶地貌作一番描述。有的伏流,道元还记有长度。

对我国北方河流的冰期,《水经注》也有记载,如黄河孟津河段的冰层厚度是:“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③

《水经注》记载的湖泊类型名称有 14 个,即湖、泽、海、坈、陂、浦、渊、潭、池、薮、渚、塘、淀、沼等。其中有非排水湖,如蒲昌海、卑禾羌海(青海湖)等;有排水湖,如彭蠡泽、洞庭湖、叶榆泽等;有的是人工湖, 如芍陂、长湖等。有的湖泊记载了面积大小,大的如洞庭湖,“湖水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④,小的如华池“池方三百六十步”⑤。《水经注》记载的湖泊,反映了分布不均的特点。广大朔北地区只有屠申泽;而在河南汝河流域的平舆县,安徽淮河流域的新息县则湖泊分布比较稠密,有湖陂 27 处。此外还记载了季节湖和沿海泻湖。

郦道元多次记载排水湖与河流之间的水文关系,表明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洪水期,河流将洪水排入湖泊;旱季,湖泊又把湖水补给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