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确定了相当精确的圆周率值。中国古代最初采用的圆周率是“周三径一”,也就是说,π=3。这个数值与当时文化发达的其他国家所用的圆周率相同。但这个数值非常粗疏,用它计算会造成很大的误差。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π=3 就越来越不能满足精确计算的要求。因此,中外数学家都开始探索圆周率的算法和推求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值。在中国,据公元 1 世纪初制造的新莽嘉量斛(亦称律嘉量斛,王莽铜斛,是一种圆柱形标准量器,现存)推算,它所取的圆周

率是3.1547。2世纪初,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取用π= 730

232

≈3.1466,又在球体积计算中取用π= 10≈3.1622。三国时东吴天文学

家王蕃在浑仪论说中取用π= 142 ≈3.1556。以上这些圆周率近似值,比起

45

古率“周三径一”,精确度有所提高,其中

π= 10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但这些数值大多是经验结果,并没有可靠

的理论依据。在这方面最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魏晋之际的数学家刘徽。他

在《九章算术注》中创立了“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

论和完善的算法。他所得到的圆周率值π= 157 =3.14与π= 3927

50 1250

=3.1416,都很精确,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至今仍在经常使用。继刘徽之后,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 3.1415926 和过剩近似值 3.1415927,π 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

3.1415926<π<3.1415927 精确到小数 7 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 15 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Al—

)

kash1)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F.Vièta,1540—1603)所超过。关

于他得到这两个数值的方法,史无明载,一般认为是基于刘徽割圆术。通过现代计算验证,如果按照割圆术计算,要得到小数 7 位准确的圆周率值,必

须求出圆内接正 12288 边形的边长和 24576 边形的面积,这样,就要对 9 位数进行上百次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还要选择适当的有效数字,保证准确的误差范围。对于用算筹计算的古代数学家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掌握纯熟的理论和技巧,并具备踏踏实实和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才能取得这样的杰出成就。祖冲之的这项记录在中国也保持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还往往用分数表示常量的近似

值。为此,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约率π= 22

7

≈3.14,密率π= 355 ≈3.1415929。这两个数值都是π的渐近分数。其113

中约率 22 ,刘宋天文学家何承天及古希腊阿基米德等都已用到过。密率

7

355 是π的分母小于10000的最佳近似分数,则为祖冲之首创。关于密率

113

355 是如何得到的,今人有“调日法”术,连分数法,解同余式或不定方

113

程,割圆术等种种推测,迄今尚无定论。在欧洲,π= 355 是16世纪由

113

德国数学家奥托(V.Otto ,1550(?)—1605)和荷兰工程师安托尼兹

(A.Anthonisz,1527—1607)分别得到,后通称“安托尼兹率”,但这已是祖冲之以后一千多年的事情了。自从我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逐渐得到

世界公认以来,一些学者就建议把π= 355 称为“祖率”,以纪念祖冲之

113

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