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势所未必然

综观历史,需要与发明间的关系,

一直是错综难解且不尽然令人满意。

迫切需要乃发明之母。的确如此。我们一再听到这句格言,而且是从小时候就一再听到,以致我们把这当作理所当然、不证自明的道理。但这一格言真正的意思为何?谁决定什么时候某样东西是迫切需要,而那需要又孕育出哪种发明?综观历史,需要与发明间的关系,一直是错综难解且不尽然令人满意。

拿罐头这个不起眼的例子来说。它于1810年在英格兰首度问世,用以为皇家海军补充营养,使他们有充沛体力与敌厮杀。比起过去水手所吃的那种粗劣、问题百出的食物相比,罐头配给品是一大进步。当然,每个解决办法本身,都会衍生新难题。就罐头来说,第一个待克服的明显难题就是开罐。在这里,我们无疑看到了一项迫切需要。但实用开罐器却要再等五十年才发明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罐头就这么堆着,等五十年后开罐器问世再打开。最初,水手用小刀、刺刀或锤子加凿子,尽管不是很好用,但管用。数十年间,没有人想过改善这一开罐方法。有部分是因为初期的罐头是又大又重、罐壁很厚的铁罐。作为战争工具,它们得能挨过艰困的环境,且能大量供应水手所需。买罐头者通常备有小刀,此外,他们是有力气用小刀刺穿罐头或将凿子锤进罐头的男人。

要使更为方便使用的开罐器成为迫切需要,得有两项改变。首先,冶金术改良,使质地更轻的马口铁罐头、钢罐头得以问世。其次,包装技术改进,使大量食物可以被安然制成罐头,而没有肉毒中毒或腐坏之虞。此后,愈来愈多家庭主妇愿意购买罐头食品。但她们手边通常没有刺刀或锤子、凿子,她们也不想用这些东西。直到1870年,才有美国发明家莱曼(William W.Lyman)替开罐器这个后来彻底改变食品经销业的东西申请专利。

有时,解决办法的出现早于需要。1880年代,伊利诺伊州的约瑟芬·科克伦(Josephine Cochrane),苦恼于仆人洗碗盘时常打破她的珍贵瓷器,于是发明了洗碗机。那是个大型铜锅炉,炉内平放一个带有数个金属格子的大轮盘,杯碗盘一个个放在格子里,马达驱动轮盘,同时锅炉底部往上喷出热肥皂水,洒在碗盘上。实验结果管用。

但这项新发明却未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技术问题无疑是一大原因。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热水来运作这一机器,且水质往往太硬(含太多无机盐),使肥皂无法起泡沫,碗盘无法洗干净。但洗碗机之所以要更晚才会成为“需要”,还有一个大概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难以跨越的观念障碍:当时女人并不反对用手洗碗。在还未有大批妇女进入职场的年代,女人大部分是专职家庭主妇。此外,洗碗盘被视为忙碌了一天后,纾解身心、联络情谊的活动,一家人往往是在这共同参与的家务中聚在一块儿。要到1950年代,女人进入劳动市场,有钱购买洗碗机,科克伦太太的发明才成为众所需要的东西。

有时,需要所催生出的解决办法快速却不好用,但因为它最先出现,虽不好用,仍幸存下来。打字机键盘就是个例子。第一部打字机由伯特(William Burt)于1829年发明,但打字速度慢。那是个笨拙的圆形装置,使用钢琴按键的原理制成,打字速度只跟速度最快的抄写员一样(1853年有人创下每分钟三十个字的最快手写纪录)。电报问世后,这就成为严重问题,因为电报传送信息的速度,快过任何人写下那些信息的速度。1872年,肖尔斯(Christopher Sholes)创造出能让打字速度加快许多的机器,并把那称作“type-writer”(打字机)。但这机器有个缺点,打很快时,按键会连续卡住。试用这机器的最早期速记员,毁掉一台又一台的原型机,考验发明者的耐心。肖尔斯想破头欲解决这一问题,一再地对这装置东修西改,就是无法让按键不致一起卡住。最后,他想出了脑筋急转弯式的解决办法:如果无法让打字机速度加快,何不放慢打字员的速度。经过多次试验,他想出了我们今日所熟悉的键盘。按键刻意摆在不合道理、不顺手的位置,强迫打字员放慢速度,机器随之不会卡住。即使后来经过几次改良,使按键往里缩,解决了卡住的问题,键盘格局基本上没变。电动打字机和今日的电脑,全采用刻意不顺手、不方便的键盘,只因为习惯如此。发明家未配合打字员的需要而改造键盘,反倒要数百万打字员耗费许多时间在寻找b或e或i上。

唉,需要不尽然是个好母亲。她有时不孕,有时善变,有时早慧。问题、解决办法、发明家、顾客,全是能够导向许多不同方向(或导向无何有之处)而共生并存的互动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