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林响起来的黎族乐器

你如果第一次见到一支完全用黎族乐器演奏的乐队,准会惊讶于这些乐器形状的奇异而音色又是那般柔和。这些音色纯正的乐器一响起来,简直会让一座山林都响起来了。这些乐器,无论从材料和工艺,从构造和发声,都有异于其它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纯朴、善良的秉性和靠山吃山的智慧。

黎族乐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主要的材料是他们生活区域内随处可见的树木和竹。最有名的乐器有以下几种:

黎鼓,黎语称“哢”,是黎族的大型打击乐器。据说,黎族祖先用篝火取暖时,把大木烧出了洞,击打时发出咚咚声,于是首领便以击打这种木头, 集合众人。后来将一段木凿通,把“丁”字形木签交错地穿进鼓洞内,两端蒙上鹿皮或牛皮,用木签钉固鼓面。现在的木鼓,大小各异,大的长 1 米,

口径 60 厘米。鼓面上绘有人物、鸟兽、树木或工具等图案,起装饰作用。用木制鼓槌,双槌、单槌击鼓均可。这样的鼓,击打起来,声音可传至五六里之遥。庆丰收,贺新婚,迁新居或举行宗教仪式,一人击鼓引乐,众人敲铜锣合奏,奏出“总乓”乐曲。人们可在铜锣的伴奏下跳“招福舞”、“平安舞”等民间舞蹈,鼓点声声,极是憾人心魄。

叮咚,又是一种木制的打击器。据说,黎族祖先在深山里种山兰稻,稻子成熟时,在山兰园里建茅寮,并悬吊起两根木杆,以敲击木杆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驱赶鸟兽保护庄稼,也作自娱打发孤寂。后人把这种击杆发展成了独特的乐器,就称作“叮咚”。这种乐器的材料是一种叫中平树的原木, 质地很轻,声音清脆。两根叮咚木杆各长 5 尺,口径约 5 寸,用藤条系每根杆的两端水平向悬吊,一根为“叮”音,一根为“咚”音,“叮”杆吊在上, “咚”杆吊在下,相距 5 寸。用木棒敲打时,可发出低、中、高音;同一根杆上,击打的位置不同,声音也会不一样:长而粗的木杆,发出的是低音; 短而细的木杆,就会发出高音。叮咚乐曲不但乐声清晰,而且节奏明快,活泼悦耳,轻时如溪水淙淙,急时如狂风撼山林,使听者如置身于山林之中。

口弓,黎语称“改”,是黎族民间古老的男子弹奏乐器。据说,黎族小伙子弹口弓向心爱的姑娘倾吐爱情,还有一个传说呢。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龙公”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叫“改”的“龙仔”。改是一个好歌手,龙公认为是改用歌声迷住了他家的姑娘,就把改的舌头割掉,改只能用竹制成口弓,以弹奏口弓传递情感。改天天弹口弓不止,把山寨里的 12 丛竹都砍光了,

改优美的口弓声,吸引了 72 峒的姑娘,她们不分昼夜地给改送山竹,使改优

美的口弓曲,随着清风和流水,陶醉了黎乡。口弓由竹片或铜片制成,长 12

厘米,宽 2 厘米,呈头大尾尖的扁形,中间有 4 厘米长的小活片,吹奏时, 左手拿着口弓的尾端,右手拇指弹撩口弓的头端,利用口唇吸吐气的技巧, 使口弓的小活片在撩动时发出振响,发出 1、2、3、4、5、6 几个音,运用音阶的高低,弹出优美动听的口弓曲来。在夜深人静时,黎族小伙和姑娘在“隆闺”里倾诉,小伙子弹口弓,姑娘吹鼻萧,你弹我吹,美妙动听。

鼻萧,黎语叫“巡”,是黎族古老的竹制吹奏乐器。在竹管两头保留住原始竹节,长 70 厘米,粗 3 厘米,管的上方 15 厘米处、管的尾端 6 厘米处

和底正面处各通 1 个音孔,形成 3 个音孔,吹奏时,萧管向右侧横斜,萧头压着右鼻孔,左手食指或中指按上方音孔,右手拇指按尾端上方音孔,食指或中指按底端音孔,利用右鼻孔吐气和按放 3 个音孔的技巧,来控制音调的高低。鼻萧的音量小而微暗,音色优美而独特。夜阑人静时,在“隆闺”中, 姑娘用鼻萧向小伙子倾诉衷肠,那声音能醉倒勇敢的小伙子。

洞萧,黎语叫“酌”,是黎族民间的竹制吹奏乐器。长约 4 尺,粗 1 寸

左右,头端开一个吹音孔,管下方 1.5 尺处有一个音孔,管杆上方有 3 个音孔。吹奏时,左手拇指按下方音孔,中指按上方第一个音孔,右手两手指按上方第二和第三个音孔。洞萧有两种吹法:一是竖吹,用篓叶套住萧头,控制音量的大小;二是用钢笔般大、约四五寸长的细竹管,插在吹孔处,并用篓叶裹扎萧头,吹奏者就是含着这根管子吹奏。洞萧的音色宽厚而优美,而且富有情调。

“唎咧”,黎语谐音叫“德垒”,是黎族民间的传统吹奏乐器。不知被谁译成了“唎咧”,人们只好将错就错了。唎咧长 7 寸左右,头小尾大,用山竹尾的细管制成。管杆以小管套接大管,共有八节。首节是吹音小管,如玉米粒大,含在嘴里吹奏,第二节的下方开一个音孔,第三至八节的上方各开一个音孔,共有六个音孔。尾管杆稍长,如拇指般大。唎咧的音色嘹亮粗犷,活泼有力,优美动听,极富欢乐气息和情调。黎族男子外出远途,上山砍柴或在守山兰稻的时候,都会吹奏唎咧来驱散寂寞,往往一曲既尽,心情已舒畅通达了。吹唎咧的能手,能一气吹上半小时,这种人最受办喜事的人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