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白楞果

“白椤果、八月粮。海边人,从小尝。”这是流传于儋州市西部海边一带的一句民谣。一些当地的老人经常说,他们从小就年年吃白椤果,海边人是靠白椤果养大的。老人们的话是有事实根据的。因为那一带的海边人多以半渔半农为生,通常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耕作,一生辛勤劳动不停。在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长久的岁月里,海边人一年打的粮食不够维持全年,每到七、八月,青黄不接,市面上粮食又涨价,许多人就摘一些白椤果补充不足。

白椤果是白椤树的果实。在洋浦湾、新英湾的海滩上,一片片白椤树葱笼茂盛,迎风摇曳。白椤树从叶至根一片淡淡的灰白色,树干弯曲透迄,树枝蔓延,树叶疏疏密密。乍看起来,它们没有伟岸的树干,没有艳丽的花朵, 一点也不惹人瞩目。然而,海边的人却说它们是海边的宝树。常在惊涛骇浪中捕鱼的男人们总说,白椤树生命力特别强盛,不需栽种,不需培土施肥, 不需修枝剪叶。它的根顽强地扎在海边的泥土中,任凭海风吹、海浪打、枝不折,根不移,四时都是那样繁茂。男人们的介绍往往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讲白椤树的坚韧,也就是在向别人宣布:要做个好渔民,就得有白椤树那样的风格,才能敢在风口浪尖上行船。总在村边田野里耕作的女人们也说,白椤树春天开花,是星星点点的黄白色小花,一点也不起眼,可是一到夏秋,树上就密密麻麻的挂满了指头般大小的果子。白椤果能煮粥,半锅白椤果再加上一把米,就可以熬一大锅粥,够上一家人吃个饱。

海边人采摘白椤果的活常派孩子们去做,大人们要干更重的农活。所以, 每到白椤果成熟季节,早上天一亮,一群群的孩子们就挑着大箩小筐来到海滩。白椤树在海滩上一棵紧挨一棵生长,一片片林子又大又密,满树都是一串串白椤果,压在枝头沉甸甸的。

白椤果刚从树上摘下来时很苦很苦,无法入口,需要经过一番颇麻烦的加工才可以吃。白椤果皮灰黄色,里面包裹的果肉是一瓣瓣的,颜色青翠, 果瓣中间藏着个绛红色弯月形果芯。土法加工白锣果的程序是:人工用牙将白椤果一粒粒咬裂为两半,使其肉瓣松开,再将它用清水煮过,接着把煮好的白锣果放到海水中浸泡,一天后果子里的苦味才能全部除掉。这时候的白

椤果才能用来炒菜或者煮粥。用牙咬裂白椤果的活儿是件名符其实的“苦差使事”。白天,人们端着一箩箩白椤果坐在院子里、村口上,一粒粒用牙咬果子,晚上,家家点亮煤油灯,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还是一粒粒用牙咬。每咬一粒果子,嘴里就一阵苦涩涩的感觉。白椤果咬多了,人的嘴唇发麻且染成赤黄色,牙齿变为黑褐色,洗也洗不掉。村里那家摘得白椤果多,不用去打听,只看一下谁的牙齿是什么颜色就知道了。

最后加工好的白椤果味道独持。它可以炒,放些生蒜、食油、大火爆炒一番,再添点调料,香味扑鼻;它可以煮,放些鱼虾海鲜,一块清煮,脆甜甜,鲜美可口。一家动锅做白椤果,香气飘飘馋四邻。所以,每到白椤果成熟季节,在洋浦湾和新英湾一带的海边人家里,许多人的餐桌上,都堆着大碗大碟的白椤果。

随着洋浦港的开发建设,海边野生的白椤林也受到人们的保护。科学工作者也发现,过去仅被当作粮食补充物的白椤果有许多其它的有效成份,它不仅清香脆甜,风味独特,是海边的特产,又是一种大有开发价值的保健食品,白椤果可以降低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减缓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因而,白秽果可以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起辅助医疗保健作用。有的机构正在进一步研制和开发白椤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