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乡歌海醉中秋

苏轼被贬谪儋县(今儋州市中和镇)自盖草屋穷居之际,老先生心情异常悲愤,夜不能寐。此时,他常常听到山野里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令他愁消闷解。老先生惊喜万分,以至时常起床击掌和拍歌声,亦痴亦醉。能使一代文豪沉醉到如此地步,此乃“儋州民歌”也。而儋州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非常响亮的雅号,叫“诗乡歌海”。

儋州人爱唱民歌历史悠久。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春梦婆家居儋城之东,年七十余,常负大瓢,行田野间,口歌哨,遍方馌食。”村妪带瓢乞食,都一路行乞一路唱歌,可见民歌在儋州人中流行之盛况。

儋州民歌有山歌和调声两大类。山歌俗称儋州歌,唱词多为古体诗,七言四句,带有古风曲调,旋律低沉婉转,甚似吟唱。儋州州府衙门原设今濒临北部湾的中和镇,是外通南洋诸邦国,内联大陆各城镇的海上交通中转站, 中外文化交汇于此,兴学习礼盛行,能诵古诗文者遍及乡里,固而儋州歌词讲究坑平厌韵律,连苏东坡听了都惊诧不已。

调声是从山歌演变而来的。它的歌词有三言、五言、七言不等,十分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又通俗易懂。它的曲调种类有 100 多种,音乐旋律流畅抒情,节奏明快活泼。它的演唱形式随意欢快,场面热烈,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近代有人认为,调声是一种白话体的儋州民歌。例如有首流

传久远的调声《藤缠树》:“哥爱妹如藤缠树,妹爱哥如树缠藤,藤死树生缠到死,树死藤生死也缠。”这首调声的歌词为七言句,借物抒情,以物喻情;曲调起伏变化,旋律优美,乐曲在重复中不断升华;演唱时可单人唱, 可双人对唱,也可众人合唱。它不仅表现了青年男女缠绵的情爱,也表明了两人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

自古以来,儋州人都把唱民歌作为一大娱乐,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唱几首民歌。不论是喜庆佳节、友人聚会,还是去田间海上劳动,或是安居休闲,人们都喜欢唱歌助兴抒情。青年人更是把唱歌作为择友的好方法。在乡村,青年人唱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青年馆——专为青年人开展文体娱乐学习而盖的房子。农闲或夜晚休息时,一个村的小伙子们便结队到别村的青年馆,找女青年对歌调声。人少时,大家便三五成群地闲坐慢唱;人多时,男女就摆开阵式赛歌。男女青年分别列成横队,每队青年相互伸出手指勾连成一列,随着节拍,相对而列的男队和女队青年一起原地踏步,摆身甩手,齐声唱歌。场面壮观欢闹,情趣浓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一片地域内各乡村的人都汇聚于一地,举行大规模的全民赛歌大会,使民间平时的唱歌活动达到高潮。久而久之,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儋州中秋歌节。

最早的儋州中秋歌节始于宋代末期,至清代发展为一个有较大规模的民间歌节。《儋州志》载:“八月中秋,男女少年郊游,对歌嬉乐。”歌恋是青年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中和镇是儋州市中秋歌节的一个最著名的场所,规模盛大,传统习俗中又增添了现代气氛。中秋节上午,中和镇对歌场里就汇集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俊男靓女,人人脸上青春神采飞扬。对唱的歌手们按不同乡镇分为男队和女队。对歌开始后,男女歌手队按顺序一次出场两队,大家分队各自用手的小手指勾着小手指,面对面排成一字或半圆队形,尽情亮开歌喉对歌。双方唱出的歌词像诗一样美妙,曲调悦耳节奏明快。对歌时,随着调声的顿挫, 歌唱者们手舞足蹈,腰肢有节奏地摆动,声情并茂。这边,男队落落大方, 领先而唱,豪迈粗旷,犹如波涛腾跃拍岸;那边,女队轻盈自然,应声对唱, 体态婀娜多姿,恰似荷花临风起舞。满场调声响彻云霄,此起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