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花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海南一些地方的民众便欢度一个色彩艳丽的节日

——换花节,其中尤以海口市的庆典热烈而令人难忘。换花节的高潮出现在当日夜晚,最壮观的场面出现于海口市海府路至琼山市府城镇地段。

换花节前夕,琼山市府城镇就变成了一个鲜花装扮的迷人乐园。那里的各式建筑物前面摆满了五彩鲜花,街道两旁一个花坛连着另一个花坛,连楼馆上面的空间也悬挂着五光十色的花灯。连接海口市和府城镇的海府路上同样到处花团锦簇,卖鲜花的商摊一家接着一家。朵朵鲜花散发出阵阵浓烈的香气,使那一带空气芬芳袭人。

随着夜幕的降临,换花节渐渐进入高潮。在海口市的海府路上,人流如潮水般涌向琼山市府城镇。几十米宽阔的大道上,走的全是脸上荡漾着欢笑的人:姑娘们头上扎着彩花,小伙子胸前别着鲜花,中、老年人手中拿着鲜花,儿童们举臂挥动着鲜花,一行行前进的人群如同花海里一道道涌动的花潮花浪。海内外游客若有幸赶上换花节,一接近这条鲜花“河流”,就会兴奋、激动起来。他们哪知,更精彩、更激动人心的场面还在后头。

换花节最富有浪漫情调的是换花的具体过程。一个人若是遇到称心的异性或朋友,或者看中了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鲜花,这个人就可以提出与对方交换各自手中的鲜花。在一般情况下,一方是不能推辞另一方的换花要求的。互换鲜花之时,双方都彼此互道祝愿之词。祝词的内容因人而异。遇上年轻的小姐,赞美她的青春美貌;遇上英俊少年,夸奖他气度不凡;遇上步入中年的妇人,赞她丰姿绰约,阖家幸福;遇到老板模样的福态先生,道一声恭喜发财,新春大吉;遇到年迈的长者,说一句福星高照,永享天年。换花人

所持的花大都是鲜花,也有人手持自己做的绢花。大家一路走一路换花。人群如流水,后浪推前浪。许多时候换花人仅能彼此匆匆一笑,匆匆而过,只留下一声衷心的祝福,感受到一缕美好的情趣。

在茫茫的人海中,在无边的花丛中,每个换花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 坦诚地向所中意的先生或女士换花。大家彼此都不用思索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手持的花是否艳丽。只要你真诚地向对方换花,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因为,换花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沟通,外在的形象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与自己所喜欢的人在一瞬间交换的不仅仅是花朵,还有微笑,还有祝福,还有清雅,还有情趣,还有⋯⋯你即便有自卑感,即使手中没有好花, 但只要不断大胆地寻找你悦目的人,说几句祝福的话,你手中的花就会被换得越来越好看。你会发现,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几乎每个面孔都是那么友善, 那么温柔,那么美丽,几乎张张面容都荡漾着幸福与满足。

当然,在这热烈欢快的换花之夜,每个人得到的东西并不仅是鲜花一束。一些有缘份的异性男女总会得到情理之中的第一次约会。展现着的是人性完美的本能。

海南的换花节是从一种传统的习俗中演化而来的,它是黎族和汉族习俗的融合。每年春天的一定日期内,在一定地域内居住的黎族民众便相聚在山林中,大家载歌载舞,相互祝福,例如“三月三”节庆。相爱的黎族青年男女在欢聚日期内交换象征爱情的信物,其中就有采来的鲜花。这种习俗已经流行数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了。农历正月十五观赏灯会,这是汉族民间流行千年的习俗。在琼山市府城镇一带,每当一年一度花灯竞辉之夜,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老少妇人便出门观赏灯。在没有电灯的年代里,为了夜行方便, 人们手里都拿着一把点燃的香烛。一个人若遇到没有香烛的朋友便送上一根,用以照明;若遇到熟人手中有好的香烛,总要交换一根。换香烛时,大家互相说几句祝福话。最初,换取香烛的行为是很随意的,祝福词语也是即兴的。后来,换香烛祝福渐渐成为一种人际间交流感情的方式,不同的人对它赋于不同的说法,有祈求子女富贵,有祝愿老人万安等等。那时,府城镇周围住的多是汉人,大家习惯穿木屐走路。正月十五日夜晚,出门上街赏灯的居民脚下跋着新木屐,手里拿着燃得亮亮红红、香气四溢的香烛,边走边口不停地喊着“换香烛啰,换香烛啰!”由于,大家都走来走去的玩耍,观赏街景,只看见黑暗中无数个亮点在移动闪烁,只听见四下里响着木屐叩地发出的清脆“咯达、咯哒”声响,还有高低粗细不等的换香烛叱喝声。这就是直到本世纪 50 年代都盛行的“换香烛”习俗。

换完了香烛,不少人感到心中的宿愿已经得到佛祖和先人的保佑,开始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一些兴致勃勃的人还特意从路边折些青枝绿叶带回家,寓意自己也会像树木一样蓬勃向上,永藻年华。有的人专门摘折宫府、庙字门前的树枝,期盼得到更多的“神气”和“灵气”,这就是旧时“摘青” 习俗。慢慢地,黎族人民情侣间交换和赠送鲜花的习俗传人汉族人民中间, 许多汉族人也在换香烛的时候赠送鲜花,特别是一些想找个如意伴侣的青年男女,认为鲜花更能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意。

海南建省之后,政府和民间组织做了许多工作,大力提倡用鲜花代替香烛和青树枝叶,大力宣传不分民族、年龄、地域,人人参加换花,这样古老的黎、汉族习俗变成了一个高雅的换花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