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农场文化站

孙玉卓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0年来,曹妃甸区经济、社会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在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

四十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农场职工群众的心田。在垦区板块,富有农垦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我父亲今年80多岁了,是上一代的农场老职工,也是一个文化活动爱好者。他亲眼见证了建场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场、村队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父亲经常跟我们回忆说:建场初期,各项农田作业艰苦繁重,清晨下地、晚上收工,还经常不休节假,加班加点“打夜战”,职工、家属业余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单调。除了早晚能听到场队广播站的有线广播,就是隔段时间能看上一场由总场、分场电影队放映的露天电影。每当听到电影队要来村队放电影的消息,大人孩子们都要激动好几天。放映场地冬不避寒、夏不避雨,泥泞沾脚、蚊虫叮咬,但群众却乐此不疲,像过节一样高兴。改革开放后,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各种新颖的文艺形式不断走进农村。那时候村里刚有12吋黑白电视机,人们为看电视节目挤破了门;每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家老小、邻居亲友也要围坐通宵,其乐融融。谈到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父亲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现如今真好啊,农村和城镇没什么两样了!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饭煲……各种电器走进了农工家庭,还有电脑、手机、音响,也属常见。从过去的半导体收音机到现在的电视机、电脑;从过去的书信交流到现在的随时随地手机微信聊天;从过去春节扭几天大秧歌,到现在各村可见的广场舞、健身操。想听就听、想看就看,想唱就唱、想乐就乐。老百姓真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啊!”

是啊,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各种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日臻完善,职工群众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文化生活也有了极大的进步,科技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作为一名农场文化工作的干部,对此深有体会。农场文化站作为职工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文化建设方针,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主导开展了多种文体活动,使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锦上添花、多姿多彩。为了建设好农场思想文化阵地, 2009年4月,农场党委决定投资40万元,建设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四农场文化站,并调配得力干部加强管理,体现了党委对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新建的文化站,是四农场有史以来第一座正规、固定的文化设施。站内设有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展览室等,各活动室内配套的设施设备齐全。楼西侧,是文化站的室外文体活动场地——秋实广场。广场上建有标准篮球场、门球场,安装有体育健身器材一套18件。广场周边绿树掩映,摆放了休息座椅,方便人们娱乐、锻炼后的休息和交流。农场文化站还设置了农家书屋,现藏书1675册,500多个种类;阅览室还配备了专用电脑,用于职工群众查询各种信息,了解学习种植、养殖、经营等科技知识。同时,农场下属7个村队(居委会)也分别建起了文化书屋、健身广场,在农场文化站指导下,组织开展服务农工的文体活动。

我是2010年调入农场文化站工作的,担任站长至今。在农场党委的关怀指导下,本着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的工作理念,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做法。按照农场村队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几年来各种活动坚持经常,常办常新,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每年春节,农场文化站都组织编排优秀的文艺节目,参加由曹妃甸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区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2016年参演的节目歌伴舞《青春修炼手册》、舞蹈《燃烧的火焰》,获全区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2017年参演节目舞蹈《亲亲美人鱼》、新疆手鼓舞,2018年舞蹈《舞动的梦想》,分别获当年不同的奖项。

每年组织金秋之夜文艺会演。邀请唐山市洪影评剧团、唐山市歌舞团等专业文艺团体来演出,迎国庆、歌盛世、庆丰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观众还自发登台互动表演,台上台下一片欢乐。每年元宵节举行全场秧歌展演,参加区元宵节秧歌会演,展现了农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表演技艺。

搭建文艺创作平台。通过活动,为农村文艺新人崭露头角提供机遇和舞台,吸引和鼓励职工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用身边素材讲好身边故事,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活动中来。2010年8月,我们农场举办“健康四农场”文艺会演,职工创作的小品《健康幸福是一家》生动新颖、获得好评;2011年7月1日,在唐海县举办的“七一文艺节目会演”中,我站自编自演自导的小品《老屋的变迁》,得到县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认可;2011年12月,唐山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健康唐山幸福人民系列文化活动中,获市委市政府颁发“先进集体”奖,首次获得市级奖励。同年,文化站编写的歌曲《四农场欢迎你》,被确定为四农场场歌。2012年3月8日,在创业广场,唐海县政协和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联合举办企地青年联谊会上,我站选送的歌伴舞《魅力无限》作为第一个节目出演;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时,我场举办“庆祝十八大开幕”文艺演出,向全场职工群众宣传了十八大精神。2013年,在曹妃甸区举办的贯彻省委要求为主题的节目会演中,我站编排的节目荣获金奖;2014年7月25日,在《舞动曹妃甸——全民舞蹈竞技展演决赛之夜》活动中,我站获组织奖;2015年7月25日,在“幸福舞起来”河北省广场舞大赛唐山赛区曹妃甸分赛区比赛中,我场健身队获优胜奖,农场文化站获优秀组织奖;2016年6月28日,我们文化站以精彩的节目参加“曹妃甸区非遗文化遗产展示月”巡回演出活动;2017年10月18日,在庆祝十九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我站举办了专场文艺演出,宣讲十九大精神及历史意义。文艺爱好者纷纷登台演出,表达自己喜悦之情;2017年11月8日,在“喜庆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曹妃甸区十九大精神文艺宣传下基层巡回演出”中,我场职工王秀琴的评剧选段《三春杨柳》和顾艳红的评剧选段《绣罢红线绣绿线》参加了表演,受到群众欢迎。

农场文化站多年坚持开展迎两节(国庆节、春节)职工文体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提振干部职工“建设文明和谐四场”的精气神,凝聚同心同德建设家乡的精神力量。文体活动包括群众喜闻乐见的拔河、跳绳、踢毽子、颠乒乓球、羽毛球、跳棋比赛、猜谜语等项目。自2011年起,农场确定每年8月为本场“全民健身月”,其间举行健身舞比赛等活动,每天的下午都要在秋实广场进行全民健身成果交流展示。

组织全场书画比赛,为书画爱好者们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2015年11月17日,文化站组织了全场人员书法比赛;2017年7月20日,文化站组织了农场群众钢笔、毛笔字大赛。在区举办的“百姓摄影大赛”“书法之星”“百姓十大绘画之星”评比活动中,我场选送的作品也多次获奖。由此,不断培育群众对高雅艺术的鉴赏水平和学习兴趣。

农场文化站还特别关注老年群体,每年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扑克牌、象棋、门球比赛,使他们老有所乐、陶冶情操,欢度幸福晚年。

农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和职工群众的欢迎。农场职工、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科学文化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场部居民许庆林高兴地说:“过去村队上人们吃饱喝足,打麻将、扯闲篇,无正事可干。现如今农场长年组织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男女老少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文娱项目。参加文化活动既愉悦身心,又增长了见识。老百姓喜欢参加,我们真心欢迎这样的活动!”

从工作实践中,我深切地认识到,农场文化站是集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中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是密切联系广大农村群众、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主旋律的前哨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以农场文化站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打造服务基层的“十里文化圈”,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公共文化服务的幸福感。农场文化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道阵地,不仅能挖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更能提高村民文化知识水平,引领乡风民俗、社会正气;不仅要带起一支基层文化队伍,培育村民文化骨干,更要吸引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参与,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全面激活、提振和发挥农场文化站的各项功能,全面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农场文化站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行。我们见证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也以自己的努力为百姓幸福生活增添了欢乐。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化惠民工程将进一步增加群众获得感,让文明之花在曹妃甸城乡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孙玉卓,女,1972年9月生,曹妃甸人,大专文化。199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四农场文化站站长,曹妃甸区文化研究会理事,唐山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曹妃甸区第一届政协委员。曾获唐山市社区教育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