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力部门工作的四十年

郑国刚

40年风雨如歌,40年岁月如河;40年征战弥多,40年激情磅礴。

自1971年,我进入柏各庄农垦区电工队当学徒开始,直到2011年退休。我在电力系统工作半生,亲身参与、经历了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见证了自1978年以来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巨大变化。

原柏各庄农垦区自1958年开始办电,当时电力系统干部职工,凭着一颗对新中国热爱之心,抱着建设一个富强的祖国,誓为事业洒热血、献青春,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感情和情怀,顶风冒雪、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战天斗地,硬是靠着人扛肩挑、马驮牛拽,不知身上脱了几层皮,掉了几斤肉,也不知流了多次血和汗,终于在1958年9月底,于四农场场部南边、七农场一斗北边建起了盐碱滩上第一座电压等级35KV、主变2台/2000kVA,四路10KV出线变电站一座,35KV输电线路10.4公里,10KV供电线路9公里,配电变压器四五台的小规模小范围的供电系统,虽供电距离小,供电可靠性差,但却开启了历史上灯火冲下(电灯)/结束了灯火冲上(煤油灯)的历史。这是当时唐山地区除乐亭李大钊故乡大黑坨变电站投运后的第二座变电站,也是唐山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有电网供电的县区。

此后20年的电力发展,因受体制、经济、政治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一直发展缓慢,到1977年底,全垦区共拥有35KV变电站1座,主变2台,容量6350KVA,35KV线路10.52公里,10KV线路329公里,配电变压器420台/40850KVA,低压线路175公里,全区工业用电负荷8920KVA,电力灌溉面积19万亩,居民年用电量6541000度,年人均居民用电量5.25度。

更严重的是,从1969年至1983年期间,因国家电力供应短缺,时常采取拉闸限电保重点供电方式,实行“停二开五”(每周停两天电、供五天电)或“停三开四”供电方式,勉强维持向社会、工、农、养殖各业供电。

特别是1976年遭受唐山大地震的毁灭性灾难,国家对电力发展投资又严重不足,发展速度低迷。面对这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设备和线路,无法正常保障社会各业电力需求的情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改革开放春风犹如一场“及时雨”,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电力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和希望。

尝试改革 收获甘甜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然而由于电力部门是个垄断部门,不允许外部资本的进入,极大地限制了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进国家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在上级实施细则还不十分明确,操作方法上还不具体、有关细节操作上尚有吃不透、拿不准的情况下本着执行政策的大方向不错的大前提,本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工作态度,我们谋划了1978年至1986年阶段改革工作思路,主要解决电源点少、供电能力弱、供电质量差,不能满足全县工农养殖业发展及人民生活需要问题。

我记得第一次改革尝试,是十里海养殖场的第一号变电站。当时的情况是,1983年撤农垦区建立唐海县后,对虾养殖成为我县的新兴产业。到1984年,十里海养殖场由于扬水站的供水能力有限,养虾换水能力不足,影响了养虾产量的提高,急需建设一座变电站。养殖场的领导找到我们电力局求助,但我们却无法实施。那个年代,想建一座11万千伏的变电站谈何容易,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审批也不容易。我当时作为办公室主任,就给局长提建议,按照上级的改革精神,我们可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面向社会公有制企业募集资金。用股份制、集资入股、还本付息、电价优待等多种灵活方式,开启了联合办电、集资办电,先行解决严重制约全县用电的主要问题。经报县委、县政府同意,按照十里海出一部分,电力局出一部分,县财政拿一部分的办法,初步落实了资金问题。事情也凑巧,我到市局在跑办手续的过程中,市局的一位主管三产的领导跟我说,听说你们十里海养虾场建变电站,我们入点股行不行啊?我说回去和领导汇报一下给你回信。我回到局里和领导一说,领导非常欢迎。当时的县委书记吴兆贤说,资产问题先搁置起来,变电站先建起来再说!最后,经协商同意,由十里海、电力局、唐山供电局实业公司和县财政共同出资建设十里海养殖场的第一号变电站。

变电站的建设是在1985年5月份开始的。由我带队,组织精兵强将,开始了建站工作。由于建站是在野外,当时住的是帐篷,没法做饭,吃饭只能派人到几里外的十里海养殖场场部去买;也没有挖掘机等先进工具,变电站的所有变台的基础就是靠人力挖掘,水泥浇筑也是靠我们手搬肩抬。到了7月份,天气太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干脆就光着膀子干。所有人的后背和肩膀都晒脱了皮,一出汗火烧火燎地疼,但大家都咬牙坚持。有一次县委书记吴兆贤到工地检查工作,看到工程进度和大家的干劲非常高兴,当场给予了表扬。当他听说我们要跑好几里路去买饭时,立即安排十里海的同志给我们送饭,好让大家中午多休息一会儿。由于上下齐心、干群努力,我们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变电站,为当年的对虾大丰收做出了贡献。

由于我在这次建站工作中表现突出,当年经组织部门考察,被提拔为副局长。职务的变化,让我的工作担子更重了。借鉴十里海变电站的成功经验,我们先后又与八里滩养殖场、垦丰造纸厂、兴海造纸厂、五农场、十一农场等有关单位达成由供电方、唐海电力局、电能需求方共同出资出工,大规模展开提升供电能力、扩大电源点的建设。

只用短短6年的时间,我们共募集资金2700万元,建成了十里海一号变电站(容量8150KVA),八里滩变电站(容量10000KVA),农药厂变电站(扩容6300KVA),五农场变电站(容量4950KVA),十一农场变电站(容量5650KVA)。以上五座变电站总容量达35050KVA,35KV输电线路46.62公里,增加10KV供电出口25条出线。这六年的发展成果,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0年总量的17.5倍。从此唐海电力发展跃上了一个新高度,初步改变了电力需求窘境。改革阵痛 负重前行

1985年,国务院出台了《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目的是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改革开放铺好路子,打好体制基础。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向旧有体制动刀。唐海电力系统,按照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求,从1987年到2000年期间,从自身做起解决:行政管理体系一家独大的问题,旱涝保丰收(财政拨款单位,人员工资工程经费等开支由财政支付)、吃大锅饭的问题,行使政府电力执法、管理职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政企合一、政企不分的问题。

1985年5月,县委、县政府按上级规定要求,依据唐海电力局自身改革方案的草案,做出了重大决定:撤销唐海县电力局,建立唐海县电力公司,同时取消行政编制、财政支付制。唐海电力公司正式纳入企业管理、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模式,开展经营活动。当时政府因一时暂无部门能承担电力管理职责,明确暂由唐海电力公司承担全县的电网发展规划、农村安全用电、工矿企业的计划用电、社会节约用电等职能,后于1998年才把这一职能移交给县经贸委三电办公室。

随之在电力公司内部,为适应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的需要,对中层以下机构进行改革重组,以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大拆大改,动了真格的。因人适才、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打破身份制、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县里取消编制、财政断奶、改革触及企业利益的同时,更多的是触及到了干部职工的个人切身利益。一些干部职工有想法,对改革不理解、不配合、有抵触。有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有上访要说法的,有要求调离现单位的,队伍不稳定,情绪激动,思想异常活跃。发现这种不稳定因素苗头后,公司班子及时因势利导,不论大会小会,还是党员干部会、职工群众会,宣讲国家政策,讲今后电力行业美好的发展前景等,从整体上稳定大家情绪。经耐心、细致、入情入理的思想教育工作,终将队伍稳定下来。

2000年,县里决定将经政审和业绩考核合格的290多名农村电工,以及各场电力站财物统一划归县电力公司统管,享受“四险一金”待遇。解决了基层供电条块分割,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问题。自此系统管理更专业、条条管理更精细,管理纵到底、横到边。这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起农村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这次体制改革,打破了政企不分的弊端,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打破了身份制、终身制,改变了等靠要、不思进取的惰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好处。然而,改革对一个企业和职工来讲,也确有切肤之痛。但经过解释和教育,并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公司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境界高、明事理、识大体、顾大局,从而使唐海电力体制改革得以完美收官。

从此唐海电力公司的体制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和阵痛,正式走上了一条政企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快车道。在2008年,我搞过一次收入测算,当时我们职工的月人均收入是5000元,远高于县直公务员的收入。我们每100名职工的轿车拥有量是24台,也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说到交通工具,我们的变化也很大。早在1984年,我们就开始给每个职工发一辆自行车,既是方便工作,也是方便生活,每三年一辆,不发交通补贴,大家都很欢迎。到了1990年以后,开始给基层站所配备了工具车,自行车也就取消了。时至今日,我们的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手搬肩扛,靠人力,现在主要是靠设备机械。现在我们有吊车、登高车等各种施工车辆十数台,同志们都说: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

大干快上 再创辉煌

解除了制约改革发展的羁绊,理顺了体制机制,电力职工轻装上阵,乘势而为,新世纪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到2000年,国家投资进行电网改造,我们又迎来了一次发展的重大机遇。

网改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被誉为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过去,因为供电电源点少、供电能力弱、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致使供电质量很不稳定。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大年三十黑着灯,刮风下雨黑暗中,没电没水没饭吃,读书学习点双灯”的顺口溜,对此我深有体会,也盼着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启动的农网改造工程,将彻底解决我们用电难题。我们在施工一线,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有的职工不顾父母病重,不顾妻子孩子,克服种种困难,知难而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和班子研究决定,多上队伍,多上人员,保质保量,早日完成。那时每天全县有18个工程队、1200多人奋战在农网改造第一线。

记得当年明确要求:进驻各农场和生产队的施工队伍全部自带干粮、自备锅灶。坚决做到不吃百姓一顿饭,不抽群众一根烟,不扰民、不伤民,带着感情为群众服务。夏天,挥汗如雨;冬天,顶风冒雪,加班加点干工作。在工程进行中,我们用热情和实干,感动了村里的百姓,有的村民主动拆墙砍树为工程让路,还有的村民主动放下自家农活前来帮忙,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有了群众的支持,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8年,国家在我区投入农网、城网改造建设资金,共21笔投资,总金额高达6.3028亿元之多。新建500KV变电站1座,主变2台/2400MAV;220KV变电站5座,主变10台/2040MAV;110KV变电站10座,主变14台/943MAV。以上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能力,是近十几年来电力建设发展的大跨越、新成就,是历史性的突破。它在该地区大电网配置,相当于国内一个中等城市骨干网架的配置水平,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聚集了能量,储备了强大的动力。

另外,我区境内现有35KV变电站14座,主变28台/378MAV,容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60倍;35KV输电线路17条,183.438公里,比改革初期增加了17.5倍;10KV配电线路148条,1670公里,比改革初期增加了5.07倍。0.4KV低压线路465条,507.983公里,比改革初期增加了2.95倍。配电变压器571台/114.325MAV,是改革开放初期总容量的3.5倍(不含社会产权容量)。

现在曹妃甸供电公司2017年度售电量13.5亿千瓦时,比改革开放初期的3209.3万千瓦时,增长了42.18倍。其中工业用电量6.15亿千瓦时,增长了34倍,农业、排灌、养殖业用电1.92亿千瓦时,增长了24倍,居民年用电量2.04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785千瓦时。增长了31倍,仅2017年度曹妃甸供电公司共上缴税金1194.37万元,为国家、为曹妃甸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曹妃甸区的农网、城网改造,跨越时空二十年,时间之长,又加之这么多人的大兵团作战,未发生一例系统内考核的安全事故,实属不易。国家这么大的投资,每笔开支、每项工程都要审计验收。这么多年来所干的工程,经河北省计委、省审计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组织,对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组织施工、技术标准、工程质量都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地审计和验收,并对工程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工程按质按量完工。实践证明:我们电力职工队伍,是一支懂规矩、守纪律、敢拼搏、能战斗、可信赖的优秀队伍。

2011年我从唐海电力公司退休,2012年唐海县撤县设曹妃甸区,电力事业又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总结我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半生,深感40年电力事业的沧桑巨变,是曹妃甸电力职工用心、智慧、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一幅布局超前、电源充足、供电可靠、用电安全、电网坚强的大电网架构美景;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次发展机遇,给我们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取得长足发展并一步步走向辉煌。

40年电力事业的发展变化,是广大电力职工心中最悦耳的音符、最陶醉的琼浆、最自豪的史诗。让这种吃苦耐劳、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精神,薪火传承,生生不息。愿曹妃甸电力事业的发展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

郑国刚,1954年1月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经理。曾任唐海县电力局副局长、电力公司经理,2012年退休。曾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