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新校区成长“日记”
王育民
2015年大学毕业之后,通过招聘我入职曹妃甸报社,成为曹妃甸宣传队伍中的一员,主要负责曹妃甸新城的新闻采编工作。因为我的老家就在唐山市路北区,离老校区很近,亲戚朋友中不乏有人在华理工作或就读,因此,对于形同邻居的华北理工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我自始至终有着特别的关注。
首先说一下华北理工大学的历史。华北理工大学的前身河北联合大学,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河北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系成建制并入,曾沿用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校名;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26年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63年开始本科建制,曾沿用唐山煤矿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等校名,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所属唯一一所本科高等医学院校。
2010年完成合并组建后,华北理工大学教育资源和办学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另一方面,合并后的学校有6个校区,虽然隶属于同一所学校,却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校区分散也带来诸多弊端:学校资源不能共享;老师教学、学生上课犹如“打游击”,东跑西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等全校活动十分不便,比如为举行每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学校不得不调用几十辆大巴车,才能把全部毕业生都集中到主校区……此外,教学科研用房紧张、学生宿舍设施落后、管理难度加大、综合大学氛围育人的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日益凸显。可以说,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新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在2013的6月份,河北省委、省政府做出将学校整体搬迁曹妃甸唐山湾生态城(现在的曹妃甸新城)的重大决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具备港口、燃气、电力、土地、综合保税等优势,处于环京津冀核心地带的曹妃甸,必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前沿。这对于筹备搬迁中的华北理工大学,无疑是一个重大消息。
于是,怀揣提升综合办学水平、打造国内知名大学的梦想,肩负与曹妃甸发展共振、带动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新校园于2014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继之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
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园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设计,占地4500亩,总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共84栋单体建筑,校内景观用地167万多平方米。其设计理念坚持以“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为设计目标,充分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并重的现代化办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形成一个稳定、均衡、和谐的整体格局;以生态为基础,功能优先为原则,体现滨海地域特色校园、体现华北理工校园历史厚重性与传承性,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生长型智慧校园。
2015年2月6日,我来到曹妃甸报到,经过三个多月的实习培训,5月份正式接手采访任务。巧合的是,我的第一份任务就是采访华北理工大学工程进展情况。通过与工程部相关工作人员的联系对接,我踏入了当时已具雏形的新校址。第一次在他乡与这位故知谋面,感到了莫名的震撼,其体量之大远远超出我的预想。根据手中的导引资料,郑重地拿起相机,拍摄了记者生涯中的第一张照片——华北理工大学歌舞剧院的施工现场图,照片刊登在2015年5月4日的《曹妃甸报》上。那天是“五四青年节”,对于“90后”的我来说,这张图片新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即是收到的一份珍贵的节日礼物,又像是与老邻居的一次叙旧。
此后,不管从采访任务本身重心来讲,还是从个人情感来说,我都对华北理工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它依然像是我儿时的邻居,我始终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并把她付诸笔端,期待让外界更快更多地了解她。其实,2015年5月初,我第一次采访时工地上的建筑还只有最基础的骨架。到了2015年的7月底,短短的3个月后,新校园项目除会堂和教职工公寓外,其余单体建筑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其速度可谓神奇。经了解,因为会堂的结构独特、体量大,导致工程量和技术难度远远高于校园内其他建筑,所以在施工速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落后于其他建筑。2016年初,春节过后,工作日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曹妃甸新城(当时被称为“大学城”),彼时校园内84栋单体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正处于装饰装修阶段。据介绍校园内主干路、污水、电力、通信、燃气、消防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完工,教育配套也在陆续跟进。而我第一次拍照的剧院,已经呈现出了优美的造型,令人赞叹和向往。
2016年的8月30日上午11时45分,随着鞭炮声响起,六辆搬迁专用车组成的第一批物资搬迁车队,抵达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园校门,正式拉开了华北理工大学新旧校园搬迁的序幕。我和身边的人们欢呼雀跃,一起见证了华北理工历史上的这一重要时刻。此后,陆续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搬迁,到10月底,包括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人文与法律学院等6个学院,以及大学道校区12个学院的全体本一、本二学生实施搬迁,其中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建制搬迁,此时新校园学生人数达到23400余人。到2017年春节开学,除留守校区和部分实验室之外腾空校本部和建设路东校区,全校师生员工全部到新校园报到上班,此时新校园学生已达到了31000余人……
采访华北理工西邻文创商业街的商家,他们有些是附近的居民,据说几年前华北理工所处位置还是遍地蒿草,并常有野兔出没,变化之快难以想象。现在,每逢有采访任务步入校园的小径,别有一番滋味,我时不时地翻阅我采写的华北理工新校区的新闻报道,感觉就是翻阅它的成长日记,每一篇都记录着它的动向、变化。镜头记录下的施工中的建筑物——剧院、体育馆、图书馆等,很多都已成为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图书馆堪称经典之作,它的单体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位列中国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地上8层,可供阅读座位5000个,藏书达220万册。
2013年,当时我正在另一所大学里就读,从网上获悉华北理工大学搬迁到曹妃甸的消息时,对于“曹妃甸”尚属陌生,但早已心向往之。华北理工搬迁从消息落地到在盐碱滩涂拔地而起,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建设速度堪称奇迹。如今,能在美丽的曹妃甸工作、生活,特别是能够把关于华北理工大学的“日记”续写下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和幸福。
王育民, 1991年9月生,唐山人,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曹妃甸》报社记者、编辑,2017年1月调《河北日报》社唐山分社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