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民生

武尚文

1990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11年开始在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任主任、党委书记。从历史文献中、从老同志的回忆中、从自己工作的切身感受中,滦河下游灌区建设发展历程,就像一幅画卷,穿越60多年的岁月长河,向我们铺展开来……

开渠引水 垦荒建场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身处京畿要地、滦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当时面临两大难题:一为粮食短缺,二为河水泛滥。水患来自于滦河水系。

由于滦河沿途输沙量大,河道淤塞改道频繁,历史上屡有洪水泛滥。“滦水大涨,禾稼尽伤”“岸坍屋塌,损庐舍无数”等记载不绝史籍。就在1949年,滦河洪峰流量还曾达到12800立方米/秒,使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为实现防灾、灌溉兼得,自1950年到1954年,经过9次对滦河下游、冀东滨海荒滩的地形、土壤和水文地质进行勘测。国家有关部委和河北省提出了“建立国营柏各庄农场”——开挖干渠引滦河水改良盐碱土壤,在柏各庄附近建立大型国营谷物农场,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1955年12月,“建立国营柏各庄农场”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一五”计划补充项目。翌年1月,河北省正式作出《关于建设国营柏各庄农场的决定》,计划开垦总面积48.2万亩,耕种面积34.6万亩。

按照《决定》,柏各庄农场建场委员会、建场灌溉工程局和各施工组织迅即成立,开垦建场各项工作大规模展开。一个月内,沿海33个村643户村民全部迁移完毕;40天内,300辆汽车、800辆骡车将全部物料运抵场区。1956年4月,建场委员会一声令下,各地抽调的150名建场骨干赶来报到;320名军队转业干部,星夜兼程奔赴农场;唐山专区所属的滦县、迁西、卢龙等10县4万余名民工迅速集结,分赴岩山渠首、海档大堤、输水干渠沿线等方圆数百公里的灌区工地。

作为开垦建场的第一步,水利工程艰苦卓绝。在位于滦县岩山的干渠渠首,花岗岩裸露,重锤打钎火花四溅。施工人员顽强苦干,硬是在岩磐上凿通了渠首引水道;在海档大堤工地,2.4万施工大军日夜鏖战,用7个月时间,筑起堤防72公里,将海潮阻挡在海堤之外;在输水干渠沿线,渠下土层或翻沙喷水,或卵石渗漏,施工人员采取砌石压沙、导水固河等工程措施,使干渠一段段向前掘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57年5月29日,岩山渠首开闸放水。被驯服的滦河水沿着百里干渠,横穿滦县、滦南县境一路南下,流向昔日风起沙飞、蒿草萋萋的海滩、荒地,流向柏各庄以南的东西灌区。

从1956年4月开工到1958年8月主体建成,整个建场工程提前半年完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总投资2808万元;全省共有5个专区、40个县的18万民工,先后投入建场开发大会战;开挖用、排水干渠、支渠、斗渠、农渠2852条、总长度达到4290公里;修建闸、桥、涵、渡槽、倒虹吸等水利设施4338座。1958年灌区建成当年,开垦种植水稻6660公顷。

鱼肥蟹美 稻花飘香

滦下灌区完备的自流灌溉渠系,将甘甜的滦河水引入唐山南部沿海荒滩,起到了改良水土的重要作用。昔日“斥卤不毛,蛎墙草屋,村止数家”的盐碱滩涂,变成了沃野百里、阡陌纵横的鱼米之乡,沿海人民幸福、优美的新家园。滦河水资源的利用,奠定了柏各庄农场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基础,也为灌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优越条件。

继开垦建场之后,改革开放又一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1979年前,滦下灌区种稻面积2.9993万公顷,年产稻谷18875万公斤。改革开放后的1982~1985年,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到1986年,全灌区总控制面积达到11.253万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4.8993万公顷,稻谷年产量33222万公斤,芦苇4944万公斤,鱼虾等水产品258.8万公斤。灌区粮食产量达到唐山市的五分之一,占全省稻谷总产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省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所产“柏各庄大米”,以其晶莹剔透、糯软适口而远近驰名。据唐山市水利局《灌区经济效益分析》记述,滦河下游灌区1958~1986年的28年间,累计引滦河水213.68亿立方米,将3.5333万公顷盐碱荒滩全部改造成为肥沃的良田,总产稻谷达到359.8万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滦河水灌溉,灌区农业形成北部畜果旱杂粮、中部稻苇鱼蟹、南部对虾养殖的三条特色产业发展带。在此基础上,以本地农副产品为原料,逐步建成了以造纸业为龙头,以食品、服装、机械、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农机、化肥、农药、啤酒、制药等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产业结构和经营规模上看,灌区已经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区域内交通四通八达,商业流通更加通畅,教科文卫等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一座座新农村改换面貌,以唐海城区为中心的小城镇群落逐步成型,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默默相守 一脉相传

滦下灌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滦下灌溉管理处干部职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灌溉管理处前身是原柏农引滦干渠管理处、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委员会、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局。60多年来,虽经多次更名,但一代又一代“滦下人”,在前辈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始终用青春和奉献守望着这片土地。

早期,滦下灌区在大的闸涵处建有几间管理用房,小闸涵只有一两间、甚至只有席棚草屋。在又矮又小的屋子里,值班人员既办公又住宿。夜间抄录水位流量,只能依靠煤油灯、蜡烛。由于地处荒郊野外,暑热冬寒、蚊虫叮咬,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滦下人”克服困难、默默坚守。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换来了灌区规模不断巩固、扩大,灌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业绩。继柏各庄西灌区、东灌区之后,又相继建成了滦乐灌区和滦南县群众灌区,形成了滦河下游完备的灌溉渠系。

1975年,潘家口水库开始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灌区水源条件。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全灌区干、支、斗、农四级渠系震毁严重,闸、桥、涵、渡槽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农业生产和灌区经济出现断水危机。滦下灌溉处在上级领导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从1976年10月至1980年2月相继完成震后恢复、扩建工程。经过改造,渠首进水闸引水能力由34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17.4立方米每秒;展宽、加深了渠首至东、西灌区输水总干渠,扩建了曹李庄、西灌区枢纽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到21世纪初,滦河输水干渠受益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唐海县、海港开发区、乐亭县、滦南县等沿海发展热点地区。

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河北省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用水日益紧张。滦下灌溉处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以节水为重点的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滨海盐碱土节水种稻试验研究”“智能水资源管理控制系统项目”“水稻节水高产栽培灌溉技术”“冀东盐渍化土壤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体系”等研究、试验项目相继获得成功,并分别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推广奖。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引领,整个灌区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效益、抗灾能力强的种植、养殖项目,逐步建立起高效节水型经济模式。同时,从1998年起,灌区相继实施了14期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项目67个,对输水干渠进行除险加固、排障清阻和渠道防渗处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灌区进行自动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水,杜绝跑冒滴漏,极大提高了用水效率。

融入曹妃甸 做好水文章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指示,曹妃甸区正在加快成为河北省的重要“增长极”。滦下灌溉管理处置身曹妃甸前沿,承担着引水、供水、管水的重要职能,在这场新的建设发展大潮中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主动融入曹妃甸、做好水服务,滦下人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

近年来,滦下人认真践行“水润民生”的服务理念,为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连续争取国家投资近3亿元,修建渠首潜洪坝1座,整治渠道117公里,清淤107公里,衬砌渠道84公里,改造建筑物333座,增加渠道调蓄能力1000万立方米;改善供水服务,坚持科学管水、依法征水、和谐用水,60座95孔闸门,31座35台泵站全部实现自动测报;做好“润”字文章,努力做到按需供水,不早、不晚,不多、不少,适时、适量,促进了灌区连年丰收。拓宽供水领域,面对曹妃甸工业区从陡河水库引水输水距离长、事故断水风险大的隐患,灌区修建了年供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的“新源”泵站,并多次向曹妃湖、曹妃甸湿地和双龙河生态景观带进行补水,在保障农业供水的同时向工业、生态供水,拓宽了灌区供水服务范围。充分发挥灌区工程的水资源配置和保障作用,加强灌区管理,开展以“依规巡查、及时维护,工程管理好;照令配水、准确计量,供水服务好;摆放有序、卫生整洁,所站环境好;爱岗敬业,团结守纪,职工风貌好;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安全生产好”为内容的岗位竞赛,促进了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更好地服务灌区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渠清清的滦河水,与灌区人民相伴,走过了60多个春秋;一批批默默奉献的滦下人,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为它幸福,为它增光。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奋斗中,我们依然要与灌区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奔向新里程!

武尚文,1966年9月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主任、党委书记。曾获河北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唐山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受聘为河北省评标专家、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唐山市减灾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