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追忆

孙武勋

2003年8月,唐海县委第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了“抢抓曹妃甸开发建设新机遇、建设临港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当时,首钢搬迁建设新厂在曹妃甸岛上已开始吹沙造地,港口码头也已选址完毕,并打下了第一根钢桩。唐海县人民以极大热情、空前的期待,支持和关注着渤海湾北岸即将到来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机遇的巨变。当时唐海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主动出击,内跑外联,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把唐海县纳入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发展盘子之中。因此专门开会研究融入和服务支持曹妃甸发展大格局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启动广泛惠及民生的“六大工程”,其中包括扩建和改造创业广场、新建唐海一中、拓展建设大街等。

到了2004年7月份,六项惠民工程基本告竣。县委县政府遂决定举办全民参与的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借此宣告工程竣工,扩大对外宣传,广泛招商引资,提升唐海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凝聚起全县人民建设临港经济强县的巨大能量和冲天干劲。

操办金秋文化艺术节的任务,交给了县委宣传部、文体局和电视台。由时任县委副书记的韩建民同志牵头总协调,我作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负责组织具体实施。我们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策划方案,主要活动有召开“六大工程” 竣工庆祝大会,各场镇建设成就巡展、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笔会等。这些大型活动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流程、高品质的活动效率和超高的人气聚集。据此要求,县里先后抽调两办和县直相关部门、场镇的有关同志,分成几个工作小组,各负其责,落实到人、定点到事,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当时根据县委的安排,邀请首钢艺术团来县演出是活动的一场重头戏。为此,我专程赴首钢总公司,代表县委县政府和首钢领导进行接洽,记得当时有首钢党委副书记姜兴洪,总工会主席郑章石、办公厅主任李鸿泰、宣传部长张文喆。经过商谈,首钢决定派出以韩会军团长为首的首钢艺术团赴唐海参加庆典活动并进行慰问演出。

“8·28”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当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意气风发的唐海人,把这一天当做了盛大节日,创业广场上张灯结彩,高大的气球飘荡在半空,一排排、一队队来自场镇、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万余人齐聚在广场上,一起见证“六大工程”和艺术节开幕的盛况。各界代表和嘉宾在参观各项工程后,召开了庆祝大会。时任唐海县县长的王晓谦主持大会,县委书记于冬青讲话。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飙、唐山市委副书记杨永山、唐山市副市长窦树华等致辞,他们盛赞六项工程短时、高效、高质的告竣,盛赞家乡唐海的巨大变化,并给予12万唐海人民投身建设“临港经济强县”这一宏伟目标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溢大会,热切期待洋溢在脸颊,喧天的锣鼓更是激荡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奋斗的壮志豪情。

首钢艺术团的慰问演出,又一次把艺术节活动推向高潮。在当晚的演出前奏中,唐海县委县政府与首钢领导进行了热烈友好的座谈。首先由我主持,韩建民致欢迎词,县委书记于冬青和首钢党委副书记姜兴洪互赠锦旗,共祝唐海“以港兴县”战略目标实现、依首钢崛起大业腾飞。韩团长偕孙宝贵等国家一级演员以独唱、歌舞、相声和器乐合奏等形式为唐海人民奉献了一台高水平的艺术盛宴。一时间,小小县城万人空巷,创业广场灯火辉煌,掌声、欢呼声、歌声乐曲声响彻夜空。人们在这激昂的气氛中凝聚共识、交流感情、表达心声、憧憬未来,充分反映出唐海县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的良好风貌。

首钢领导对唐海人民良好的精神状态给予高度评价,并衷心感谢对首钢建设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因为当时由于吹沙造地和建设通岛公路,唐海县第四、五、七三个农场和十里海养殖场,一切为首钢让路,平掉稻田、鱼塘和虾池1400多亩,支持首钢开疆拓路、将大型设备及时送上海岛、按时开工。这一壮举,是唐海和首钢互动交流的第一个实质动作,也是县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铭记在曹妃甸开发建设史上的一段佳话。在2005、2006年的艺术节中,我们又相继联手冀东油田等大企业,邀请了阎维文、克里木、关牧村等著名艺术家来唐海演出,极大提升了唐海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唐海的美誉度。

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十分注重文化交流和媒体宣传。我们先后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到唐海采访,省市媒体驻点跟进,形成了立体交叉、重磅轰炸,文化和媒体搭台、经济和社会交流唱戏的生动局面。张飙先生和书法名家张有清、田伯平、周志高、于曙光、吴震启等,先后深入到十一农场等地采风,并同当地书法爱好者进行艺术交流。著名演员张金玲、作家关仁山在唐海体验生活,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深厚友谊。这些艺术家的到来,为唐海文化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时尚气息。时任中书协办公室主任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吴震启先生,参加艺术节后写道:岁在甲申秋月,应唐海县之邀,与张飙、有清、曙光、志高、伯平成行,参加唐海县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笔歌墨舞,观光浏览,感受良多。尤以参观人造湖为最惬意处,水清风爽,鸟语稻香,尘念顿消,正可谓不虚此行也。握别之际,冬青、晓谦、武勋诸君嘱诗,归来草成此律,寄请教正:“冀东有明珠,被称曹妃湖。水清鱼共乐,风爽鸟相呼。唐海桃源境,京郊锦绣图。游人临此地,尘念顿时无。”

唐海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创造了唐海发展史上几个第一:第一次全方位对外宣传展示改革开放发展的巨大成就;第一次开启了和北京有关方面特别是与首钢的实质性接触,对曹妃甸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次有众多国家级艺术家云集唐海进行文化交流,粗略统计,参加文化节一周活动的群众不下5万人,本地和各地演员1000多人,各界嘉宾和媒体记者近500人。

唐海县金秋群众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区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初启阶段对外交往联系的实质动作,更是当时12万唐海人民万众一心,传承和发扬老农垦创业精神,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极大地提升和推动了唐海的美誉度,提升和聚集了超高的人气,创造了和谐欢乐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促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年,我曾写诗为赞,记录这一曹妃甸历史上的文化盛事:“金风送爽扫阴霾,天光云影为君开,城建喜添工六项,群星扮靓红舞台。百姓劲舞笑颜逐,宾客称羡乐开怀。全民奋斗建强县,高歌猛进向未来!”

孙武勋,1954年11月生,曹妃甸人,1970年参加工作,高级政工师。当过农民、工人、教师,从事行政管理和新闻宣传工作30年。曾任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山劳动日报》副社长、副主编,唐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曹妃甸文化研究会会长、区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心路》《海韵诗稿》《海韵歌吟》等。